女生,脾虚,湿气重,肝火旺,肾气不足,气血不足,这些要怎么调理?有什么方法?食疗的话吃什么比较好?本人不胖~


我。曾经严重脾肾阳虚,寒湿重。

至于湿气重到什么程度?用群友的话来说就是,齿痕严重到如狗啃过的一样。一般的湿气重,其实对身体的影响不会很大,大多数无非是大便不成形,轻微齿痕,舌苔发白啥的,吃吃辣,煮个薏苡仁水喝喝,可能就没事了。

我当时的齿痕是真的齿痕,快成锯齿状了

但是,当时的我,却不是如此。失眠严重,精神萎靡,脑子一天到晚都是混乱的,总是想睡觉,晚上又睡不著。

火力正旺的年轻小伙子为啥会脾肾阳虚,寒湿严重呢?

这是一个教训,奉劝夏日喜欢喝冰水的同学一定要有节制。我就是连续喝了2个月冰镇饮料导致的。

像我这种情况,光靠食疗其实已经很难调理了,毕竟是出现了「病症」。当时在区中医院找了老中医调理,期间换过3个医生,吃了大半年中药,症状却一直无法缓解。

为了早日恢复正常,各种听过没听过的方式都有试著去接触。包括,打坐、站桩、练八段锦。

好在,自己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习惯性的在网上检索有关湿气有关脾肾阳虚的信息。

还好。努力没有白费,第一次在网上了解到艾灸可以祛湿,我就去试了。

因为对中医有一定的兴趣。我毫不怀疑中医的博大精深。

对于不清楚艾灸是什么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一下。

对于当时又要吃药,又要费力练功的我来讲,用艾绒烤一烤穴位就能治病著实是吸引我的。加之网上对艾灸祛湿疗法的热烈推荐,让我一度认为艾灸才是祛湿补阳最好的方式。

随后,趁周末在社区旁边的中医馆,做了一次艾灸,当天就感觉到身体许久未有的舒适感。冰封的身体似乎有了热量。当天晚上就感觉到头脑清爽,湿气重最影响的是大脑,思维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是我当时最痛苦的一点。

当时,仅仅艾灸了一次。脑子就有清爽感。说实话,我当时是兴奋的。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解脱了。

然后持续在中医馆艾灸了一个疗程(7天)。花费560元(2015年的费用,现在中医馆艾灸一次一般在200左右)

我知道艾灸时一个持久的过程,中医馆老板也说,至少要艾灸3个疗程。当时的我,想了想,一次近100的花费,主要是人力成本,艾柱的成本其实很低,于是有了后面自己艾灸的想法。

在淘宝上,普通的艾柱一般一盒在10-100元左右

南阳艾条艾柱家用无烟正品同仁堂盒手工纯艾熏艾灸条淘宝¥ 19.80去购买?

艾条艾柱108粒装陈家用正品纯艾熏宫寒祛湿艾草艾绒淘宝¥ 13.90去购买?

蕲州李大夫蕲艾柱三年陈艾条蕲春艾段手工准黄金艾绒淘宝¥ 46.00去购买?

价钱主要取决于艾柱的年份(一般认为三年艾绒比较好,但是实际上真正3年艾的卖家少之又少)

当时在中医馆艾灸,老板用的是小的艾灸筒,需要配合一人手持操作,一人手持的灸法属于悬灸,机动性强,效果最好。

手持式葫芦灸温灸艾灸盒防烫器具艾条夹子艾炙工具淘宝¥ 18.60去购买?

新款手持式艾灸悬灸器支架家用艾条夹子工具仪器淘宝¥ 31.20去购买?

对于自己艾灸这件事。首先是通过一个疗程的艾灸,已经很清楚关于艾灸的注意事项和具体的穴位情况。然后从第一个疗程结束后。自己就张罗著买材料。

艾柱或者艾条其实很好买,一般都是买三年黄金艾,但是这里面的水比较很深,店家都说是3年陈艾,但是具体是不是并不好说。

从我个人使用情况来看,十几块的用过,一盒70多的也用过。哪个更好一些,其实也说不清。

如果是一个人自己艾灸,最关键的其实是艾灸器具。既要方便自己操作,又要有效才行。

最开始艾灸的时候,因为不知道那种艾灸器具合适,几乎市面上有的基本都尝试过。有艾灸盒,有艾灸棒,竹盒等等。

最方便的是艾灸铜盒,点燃一粒艾柱固定在盒子里,外面包裹一个防烟防烫袋,就可以直接绑在穴位上。

随身灸艾灸盒艾灸铜盒家用不锈钢盒厂家直销艾灸器具淘宝¥ 22.90去购买?

这种随身艾灸盒,虽然方便,但是非明火悬灸,效果会有影响。后面又买了悬灸竹盒

竹制艾灸盒竹制木制单孔双孔三孔六孔家用加厚随身灸淘宝¥ 25.40去购买?

再到后来几年则一直使用无烟控温的明火艾灸盒(一直用到现在)

明火无烟可控温艾灸盒随身灸家用小神灸熏蒸仪家庭式淘宝¥ 98.00去购买?

当年的一个夏天,几乎每天,我都会在下班后艾灸约1个小时,艾灸穴位和中医馆艾灸穴位一样,主要就是8个保健养生穴。

中医上认为,艾灸能治百病,但是艾灸最大的功效就是,祛湿,驱寒,补阳。对于像我这种寒湿重,又阳虚的人来说,最合适不过。

一个夏天的时间,明显的感受到身体的恢复,且在艾灸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列的排寒排湿反应。

从刚开始的起红疹(表湿),到中期半夜咳嗽(排寒),后期大便中带粘稠鼻涕状(身体里的年久寒湿外排现象),大便也从稀塘,慢慢成型,到香蕉状。最关键的是精神状态的恢复,失眠状况也开始好转。

总体来说,艾灸对于寒湿有明显的效果,当然除此之外,中医馆还会利用艾灸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如果有寒湿以及阳虚,建议可以试一试艾灸。如果症轻,可能几次就好了。

以上。


湿气重太笼统,您应该是寒湿重。

脾虚水滞,运化失良,胃火炽盛,这相当于病根,至于肝火旺,肾气不足,等于是附加问题。

治疗顺序,先健脾祛湿,后面再补气血不足的问题,因为您现在想补也补不进去,一喝就上火。很多人喜欢用补来祛湿,从临床病例分析,寒湿需先泄后补,这样才有可能调理好。至于肝火旺、肾的问题,在健脾的过程中自会缓解,用不著大惊小怪。生理期也不正常吧?

十人九湿,一寒难除!

推荐一家,绿色天运旗舰店的麸炒小薏米枸杞粉应该适合。其它大多数卖的食补粉炮制工艺都没有,就是普通的焙干,您也别去上当了。


谢邀。

首先,你说的这些情况是自己看的,还是别的医生告诉你的。

中医认为病在半表半里,已经是半生半死了。你这里居然肝脾肾都出了问题。近代许多中医动不动说别人五脏生病,而病人居然还信了。这样问病只会担误自己,这样看病的中医只会担误病人。凡病人问病,尤其是问中医,要把自己哪里不舒服说清楚,而不是弄一些似是而非的名词。

这些名词都不知道从哪儿扒出来的,全都是黑话,一点都不接地气,症状都描述不出来还怎么判断治疗方案。你能把这些名词说的让人看懂吗


先声明下,作为一名专注于提升儿童免疫力的博主,我本身不研究中医,这篇回答是综合了我们团队专业的营养医护人员,与一些论文整理的,是中西医视角的融合,题主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我想说的是,很多人连「脾」这个器官到底是干嘛的,都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一个「脾虚」,又说不上来自己到底哪里「虚」。

其实,中西医中对于「脾」的定义,是有一定差别的。西医概念中的「脾」指的是淋巴,主要功能包括:(1)人体的血库,负责血液的存储和输送;(2)是人体的过滤器,把血液中的病菌和异物处理掉;(3)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的制造工厂。我们之所以无需边插氧气管边输液边刷知乎,就是因为在这个充满了病菌的世界,脾和它的免疫战士们一直在保护我们。

而中医中「脾」的含义,是西医中的脾+胰腺。功能包括消化+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首先,中医理论认为脾气虚弱多因饮食不节、过度劳累,久病耗损脾气所致。脾虚会导致运化功能失调,也就是影响我们的脾脏把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需要的部分,支持人体这台精密仪器的运转。

而在给人体输送养料这件事情上,脾是需要和人体其他器官「精诚合作」的,而不同器官对于「湿」与「燥」的需求不同,所以一般脾虚的人湿气也重;中医说的气血某种意义上可以约等于脾所运化的人体养料,所以脾虚的人气血不足也很常见。

但不是中医还是西医,脾都和免疫器官有关,所以也有研究发现脾虚会影响人体免疫功能的表达,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例如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RRTI是指小儿一年之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发生频率过高,达到7~10次以上,已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也有研究发现,脾虚会导致免疫蛋白IgA、IgG水平低下,重要免疫器官胸腺缩小(如果大家还记得高中生物知识的话,应该还记得,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能够储存和分泌免疫细胞与免疫因子)。

好在题主目前只是感到身体方面有一些不适,并开始关注如何通过食疗改善,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之后,这些问题会得到改善。

在一些论文研究的小鼠实验中,益黄散和参苓白术散对脾虚都是有效的。具体怎么服用,我还是建议听从专业医师的指导,以下提供一些我们日常的提高免疫建议:

1、均衡饮食,注意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避免「隐性饥饿」;

2、注意睡眠,社畜实在做不到的话我之后补充一些具体的tips;

3、适当运动,这一项社畜要是也做不到的话我下次补充;

4、保持好心情,对免疫力的影响还是很多大的;

5、注意环境,避免吸二手烟,疫情期间把口罩戴好。

以上。想到再补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