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明朝好可惜


可惜個屁,都276年了,你還想讓他繼續爛下去?

沒了滿洲,下個對手只能更要命更兇殘!

明朝擊敗後金的最後時刻恰恰就是在薩爾滸

薩爾滸之後,入關就是必然事件了

要非得從上帝視角來看,遼東李家跟建州眉來眼去的那一刻起

就打下了女真滿洲崛起的基礎,加上努爾哈赤,那就是要你命的節奏


客觀講,努爾哈赤真的水平不咋地,他的一系列操作完全是自損元氣,如果他不是皇太極接班,十有八九要亡國。就算挺過來後金就是加強版西夏,最多也就是削弱版的遼(有朝鮮,沒入關)。


燒香拜佛即可。從皇帝開始,到小民。天天燒香拜佛,還要心誠,時間稍長,比如有個十年八年的。努爾哈赤就一點機會沒有。這可不是迷信。

科學的推論如下:因為長期的,誠心的燒香拜佛(拜道教的三清也可以),必然「心生善念」。只要「心生善念」,昏君也就不那麼昏了。貪官也就不那麼貪了。酷吏也就不那麼酷了。小民也就不那麼苦了。李自成們也就安心的從事快遞職業了。饑民們也就得到朝廷的救濟。關外的女真人,多數也嚮往天朝的美好,根本不想反了。就算有幾個冥頑不靈的,也成不了大事。

努爾哈赤不可怕,可怕的是王朝那些活不下去下去的泥腿子。大明朝就是那行駛二百年的大船,而萬民就是載舟的水,建州說到底不過是一條叛亂的小舢板而已,眼前是看著滋潤了。不過僅此而已!


袁崇煥雖然爭議很大,不過擊退野豬皮已經做到了。

至於(徹底)擊敗後金(滿清),其實也很簡單,不讓滿清入關搶劫,滿清就沒有崛起的機會。


只要武器質量好點,糧餉多一點。總得來說,只要國庫多一點錢就行了。


大明真不用開上帝視角,幾億人被幾十萬人滅國。。。你稍微讀讀晚明和義軍和清軍的那些事,就知道如果不是崇禎和那幾個小皇帝的各種神操作以至完美地走錯每一步,想走出這種結局真的很難很難。。。


攘外必先安內。把解決人民的生活問題作為根本,減少不必要的戰爭和不必要的財政開支,打擊東南豪強,加強西北扶貧,懲治官場腐敗,提高行政效率,想辦法充實國庫。


在努爾哈赤小時候去把他殺了


換個能力高的皇帝就有機會。

能相信圓嘟嘟的五年平遼也是沒誰了。再怎麼好大喜功愛面子不擔責任也沒崇禎那麼搞的。


大明亡於天命,只要別自爆,一切都好說。

不會以為滿清是擊敗了大明才建立的吧?不會吧不會吧?滿清撿了大明國內李自成起義的漏。


主動進行戰略收縮,固守淮水至大散關一線


薩爾滸之戰把精銳敗光了其實也不怕,畢竟體量大的嘛,最後解決朝廷得不還是叛軍嘛


無解,努爾哈赤在北京朝中有內應。要先解決內應。


很簡單,讓李成梁把那個家奴給剁了


保證土木堡天子親征成功即可。


最終打進北京城的不是滿清,而是義軍。

從李自成進京的表現來看,李同志和另外一位李同志不一樣,李自成在誘惑面前容易迷失自我,對於一統江山做萬世聖君的意志不強烈。那就先腐化李自成:

崇禎下一道撫慰詔書:朕理解你們,你們也是要口飯吃,你們不是打下來一些地盤了嗎?那就讓你們在這裡安心種地,李自成封你當異姓王(當個土司吧)

先砍掉自己中毒的一隻胳膊。

另一隻胳膊可就比滿清兩隻手還粗了,遼東人煙稀少之地,先不要也罷,遷民入關。

其他義軍首領也如此,軟骨頭招安,硬骨頭打軟為止,農民軍不是revolution軍,大家都是為了混口飯吃,皇帝都發話了,面子和飯碗都到位了。

另外借農民軍之手把各地藩王都收拾掉,大明國庫省下來一大筆錢,這些錢發北軍的軍餉。

另外就是特殊時期要做到文武平衡,薊遼總督和宣大總督不一定非讓文官擔任。武勛封爵,世襲罔替。

文官有意見?互相扯皮?不難,變六部內閣為虛職,另設機構,可以叫軍機處(誤),皇上親自選人,文武各半,特殊時期兼領全國政務。內閣六部馬照跑舞照跳,該有的待遇還給你(明朝官員俸祿才多少,笑)。

江南的人可以少用了,這些人免不了和東林黨有關係。多用北方人,這些人是最不希望滿清入關的,畢竟先受荼毒的是北方。

實在不行,培養下一個魏忠賢,借大太監之手殺一些假清流,畢竟特殊時期能打仗是eng道理。當然這是下策。

最後來個奇招,向東洋西洋借兵,許以通商封疆。

不過我想問個問題?

明朝延續下來了,然後呢?

再過幾十年北面沙俄就來了,沙俄這個時候佔領東北易如反掌,而且佔據了這麼一塊寶地,沙俄實力大幅度增長。山海關外沙俄將東北各民族武裝起來,山海關內大明越來越爛,義軍之後還是義軍。

沙俄入關,易如反掌。


沒有內亂,不需要上帝視角大明也是分分鐘擊敗後金。農民起義牽制了明朝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所以明朝是被老百姓推翻的,和後金關係還真不大。


理論上,這事不可能。明朝當時的情況看,跟清朝講和,然後集中兵力滅了李自成,估計還能多活幾十年。這樣的話,入主中原的可能不是順治、多爾袞,而是在康熙和噶爾丹中間選一個了。畢竟15世紀小冰期,游牧民族迫於氣候壓力開始攻擊周邊的農耕民族,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很多游牧民族政權。從西往東數,奧斯曼土耳其、波斯、莫卧兒、大清。所以說,就算清朝滅不了明朝,噶爾丹還在後邊排隊。


並不是很難。皇權集中,殺掉一大批文臣以減少內部爭議扯皮;重用武將,並給以封官封候加爵。堅信鐵與血可以磨平,堅決不存和議念想,同時拉攏分化他們就行了。。東林籠罩,忙於黨爭,都不知道天下變化,滅亡也就不遠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