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物专业出身,虽然现在不搞科研,但从事科研方法论的教育工作,接触大量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还算有点发言权吧。

在全世界范围内,生物医学是科研经费最丰富的领域,也是产出专利成果最广泛的领域,如果想以科研为职业,当scientist,最差做个technician,在高校做做老师,享受寒暑假,那么生物科研是个不错的方向,可能在所有专业中是选择机会最多的,出国做博后也非常容易。

可能正是因为学生物的人出去在实验室打工太便利了,我每次去美国签证都要check,生物背景博士几乎都check,我问了很多同行朋友也是如此。所以全世界范围内混口饭吃貌似挺easy。

然而,如果你想赚大钱的话,还是不要入行了。科研本身就跟赚钱相违背,能够通过研究转化赚大钱的科学家比买彩票中大奖的还少,在高校研究所一待饿不死但也谈不上出色的职业成长,想占据科研事业的巅峰,成功概率跟当网红明星一样小。

我在生物医学行业创业,深深感觉如果不是行业限制,我可能早就赚够退休的钱了。当年的口号: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我们都错误的以为在世纪初,但看起来可能在世纪中或者世纪末才有无比的辉煌。

因为进入生物行业,我错过了互联网,错过了手游,错过了p2p,现在正在错过区块链,未来还不知要错过什么。生物科研最好的机会做创新药,难度跟上月球差不多,最简单做一款临床诊断用的分子生物学试剂,投入1000万,耗时3-5年,真不是来快钱的地方。大部分人只看到成功后赚大钱,没注意到成功之前的苦逼和熬过的漫长岁月。

围墙里的人想出去,出不去;围墙外的人想进来,也进不来。这行业比互联网门槛高得多,学到深处必然是终身吃这碗饭,慎入。


学科前景非常好,但大部分从业者过得很不好。

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不是中好,是大好


一片大好,老板们总是说科研的冬天来了,经费很难申请,可还是大把大把的钱申请下来了。不过对于苦逼的搬砖农民工来说,区别可能就是你能多一些尝试,但依然生活在底层。


建议看看现在的招聘


科研形势一片大好,从大佬到肉盾应有尽有。
学生物,享受世界上最低的就业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