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他講的許多地方都不太對……

三代世表,五帝本紀,

貶低衛霍,吹捧李廣陳勝項羽

自打司馬遷起,弱者就是需要同情和感動的,幾千年來都是如此。


在秦漢以前的敘述很多都不太對 春秋史和左傳不合如烽火戲諸侯趙氏孤兒 戰國史無法看到竹書紀年使得在魏國世系的敘述中憑空多了哀王一世 最嚴重的是秦漢大一統認識使得司馬遷認為自古地域一民族一源 這已經被從古史辨派到考古學所否定了 但是史記本身是一部在先秦史方面整合六經諸子和史傳的集大成著作 而且是未定稿 所以有些小疵病不足為怪 而書中體現司馬遷的人文關懷 對人生社會的反思和警醒 纔是史記的可貴之處 所謂小疵不掩大醇


把項羽、李廣這樣的悲情英雄吹的太過,把劉邦、衛青、霍去病的功績大大貶低了。

項羽打勝仗的部分寫的特別精彩,劉邦獲勝的部分草草略過,給人的感覺是項羽一直在打勝仗,劉邦一直打敗仗,最後劉邦勝了,讀者:????


太多了。建議樓主去看清代梁玉繩的《史記志疑》。


韓信之死。

韓信忠心耿耿,但是沒能功成身退,以致被呂后所殺,高祖劉邦「且驚且憐」。

罪名恐怕是捏造的,但是按太史公之述,韓信確有謀反之心。可能嗎?以韓信的為人與智慧,還沒有到老了昏庸之時呢。


諸如此類

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闢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

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話說《殷本紀》和《秦本紀》就不能換個模板嗎→_→

這個東西也被後來人繼承了

宋的

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後唐天成二年,生於洛陽夾馬營,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

明的

祖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諱元璋,字國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鐘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陳氏,方娠,夢神授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餘香氣。及產,紅光滿室。自是夜數有光起,鄰裏望見,驚以為火,輒奔救,至則無有。比長,姿貌雄傑,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


覺得太史公帶入了太多個人感情吧。比如對待李廣一家和對待衛青和霍去病,飛將軍固然值得同情,可把衛霍二人看做武帝的狗也太偏激了。


只要是人寫歷史,就不可能完全準確,總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加入其中。


大概看看就行了。別不信也別全信,現代傳說,神話,跟他那會兒也是傳說,神話。起居注裏還得有「為尊者隱為長者晦」呢,還有「避字」「晦字」「通假字」再加上自由心證。。。總而言之,是個指導性的脈絡,參考文獻。


陳勝吳廣的那一段,還是在秦迷系列中找到了答案。原來秦太子扶蘇一半秦國血統,一半楚國血統。扶蘇被遺詔處死,肯定大大震動了原楚地的居民,造成楚民與秦政府離心離德。按照陳勝吳廣裡面說的那些都對不到榫,什麼誤期當斬,明顯罪責刑不相適應,也能執行得下去。


比如仲尼弟子列傳裡面的騷操作,太假了啊,簡直控制檯作弊。事實上,孔子等人真沒那麼大本事操盤五個大國。。。


對話特別多且生動,情緒特別多且分明的時候。


很多啊。

首先,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史記》?決不可否認,太史公的《史記》是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但同時,在我看來,《史記》也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太史公在寫《史記》的過程中運用了大量的春秋筆法,這一點也被後來嚴謹的史家所詬病。但是如果從文學的角度去欣賞,你會發現《史記》同樣也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舉4個給我印象最深的例子吧:

1.關於秦始皇的身世問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讀一讀李開元先生寫的《秦迷》,我不再贅述了。估計太史公自己也不太相信這樣的奇聞異事,在《秦始皇本紀》中,他自己又記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版本。

2.關於」商山四皓「的故事。很難讓人相信,一個已過知天命之年,起於草莽,內心堅定而有主見的開國君主,會因為四個白頭髮老頭而改變太子繼承人人選這樣嚴肅的國本問題。

3.《史記。項羽本紀》,這是我個人認為《史記》中最精彩的一篇,尤其是垓下之戰的部分,將項羽的英雄氣概描述的活靈活現。但是從文學角度講,這一篇也是我認為描寫最誇張的部分。至少項羽率領28騎兩次從高處衝擊漢軍陣地以及自刎之前的描寫,我覺得都能算得上是武俠小說的鼻祖了,遠遠超出我的想像。這一部分之所以描述的如此活靈活現,我推測司馬遷是從自己兒女親家——當時參與了垓下之戰並親手割掉項羽遺體某一部分的楊喜後人那裡聽來的。但是綜合考慮楚漢相爭5年的過程,楊喜在向自己的子孫介紹這段歷史的時候,很有可能加入了自己的誇張與想像。

4.《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是夏後苗裔,也就是夏王朝皇族支系。但是現在考古學發現,匈奴應該是一個血緣構成比較複雜的族羣,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有部分的匈奴部族是來自高加索山脈的白種人。所以《史記》這部分的記載應該也是有爭議的。

此外,《史記。蘇秦張儀列傳》中關於縱橫家的一些記述,特別是關於蘇秦的部分,隨著近年來新的考古發現,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了。

目前只想到這麼多,以後想到再補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