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說喫野菜的各種好處,既然這麼好為什麼沒有像其他蔬菜一樣經過幾百上千年人工種植演化成現在生活中常見的蔬菜?


學了十幾年的生物,一直認為現在有的人就是喫飽了撐的,知識在不斷增長,但是腦子卻水得一13。

現在喫的蔬菜,一部分是古代以來從自然界採集並人工種植篩選出來適合人喫的,另一部分是現在農學發展培育出來的新品種。野菜之所以是野菜,必然有某種不太適口的原因,導致古人或今人不願培育成人適口蔬菜。就算是古人,不是饑荒或窮得實在沒辦法,誰也不會去主動喫野菜。反而是現在很多城鎮人好這口,美其名曰健康,天然,呵呵噠!舉個栗子,小時候種的一種菜,叫勺菜,我查了下,也叫牛皮菜,人喫的很容易拉肚子,然後都是拿來餵豬,餵豬,餵豬!以前省城的菜市場竟然看到這個菜.......同理還有薯藤,也就是番薯葉子,也是用來餵豬,餵豬,餵豬。還有什麼薺菜啊,這東西是鵝很喜歡喫呀!

野菜,或多或少有些不太適合人喫的生物鹼,一餐兩餐喫下可能問題不大,把這當喜好的,真的需要遠離這些腦子進水的。

另外,有人說產量低的問題,其實這個都不是問題,只要能人工培育,都可以大量供應。關鍵這個確實不是很適合人喫的。人類選擇了現有的蔬菜作為植物食品是有原因的。

順便吐槽下,現在的人只知道中英數,生物這個基本的學科都不學好。

-----------神---------奇---------的---------分---------隔---------線-----------

補充下

回復裏有些可笑的回復,就不一一去扯皮了。

野菜也是可以選育成日常的蔬菜,比如現在喫的很多蔬菜就是上古洪荒時代從荒野中選育出來的,但這已經不是野菜的範疇了。現在很多人熱衷於喫野菜,一些是屬於獵奇,另一部分,就不說了。再次提醒下,很多所謂的野菜,在農村除了做畜禽牲口食糧外,也可能是土藥方上的植物,也就是藥用植物(對,生物鹼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作為藥物)。

現代農業科學已經培育了很多營養豐富,美味可口而且可以天天食用也沒什麼副作用的蔬菜出來,真心沒必要去追求所謂的野菜。那些喜歡獵奇的、擡槓的,建議多點去大型菜市場看看,或者去大型超市的蔬果區看看。


都是從野菜轉化而來啊


首先,並不是所有的野菜都很好喫。

現在人們喫的野菜都挺好喫的,其實大多數是喫著新鮮才會覺得好喫,喫的時間長了不一定好喫!還有很多野菜雖然能喫但是喫著味道就很不好!

野菜雖能喫,但是不一定好喫所以導致沒有變成人工種植的蔬菜!

其次,有些野菜不僅僅是菜還是葯。很多野菜是有藥用價值的,俗話說的好是葯三分毒!誰沒事會喫有毒的菜呢?

最重要的一點,野菜的產量低。

野菜好喫但是很有侷限性,有的野菜只能在春天喫嫩苗,長大了就不好喫了。甚至有的野菜只能喫它的嫩芽!

你再看看現在人類種的蔬菜。豆角,西紅柿啊!喫了還能接著長!白菜土豆之類的產量高!

所以對於食用部位和時間有限的野菜來說,種植它們是遠遠供不上人類的食用的!

而且這事我覺得和人的心理也有關係,人們之所以去追捧野菜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於野的「野」字,隨著現如今農藥化肥的濫用,人們對食品的健康越來越抱有懷疑的態度,總是擔心農藥殘留和非原生態,恰好野菜是非農藥的原生態食品,滿足了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如若野菜成為了種植蔬菜就沒有了原生態的吸引力,也就沒有了市場可言。


已經開始了 看超市裡薺菜 苦菜 等 已經自成一體 而且價格很不一個檔次
野菜差不多都是葉菜類,一把菜過鹽過開水都沒啦╯﹏╰,所以很不實在,廣大農民需要的是個大耐飢的蔬菜,在歷史選擇中,野菜在物美價廉的這一標準敗下陣來~_~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