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說的鋼琴協奏曲經典曲目主要是指莫扎特所有,貝多芬第三四五;勃拉姆斯第一、二;舒曼;門德爾松第三;聖桑第二;蕭邦的兩首;拉赫瑪尼諾夫第二、第三;普羅科菲耶夫第三等。


你們就這麼赤果果的無視Stephen Hough麼,聖桑和拉赫都是留聲機獎

Schiff,自彈自指莫扎特,夏天流竄來中國

Kovacevich也還在彈,貝多芬,勃拉姆斯新生代Kissin真心好,老柴拉赫普羅科菲耶夫然後國內錄肖邦的某兩隻果然沒人屑於說……


其實混得好的鋼琴家基本都會錄製協奏曲的,質量這種東西只能靠你主觀判斷了提到在世的鋼琴家,除了樓上說的普雷特涅夫和波利尼,不能不提的就是索神Sokolov和Perahia了,還有波哥Pogorelich和阿姐Argerich,還有Ashkenazy, Barenboim, Kissin, Volodos, Richard Goode, Van Cliburn國內也有很好的鋼琴家,而且別比起國外的來說我們現場欣賞的機會更多,比如傅聰,陳薩,張昊辰,王羽佳,宋思衡等等

補充一個,俄國的"阿卡迪 瓦洛多斯 (Arcadi Volodos)"。

王羽佳的招牌炫技曲目 -- 改版土耳其進行曲,八度版野蜂飛舞,

都出自這頭可愛的大猩猩之手!

請看他的尊容【皮蛋分享】拉赫馬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 夏伊 1997
是Krystian Zimerman。
首先活著不等於還彈

前面列的鋼琴家,Brendel早就不彈了,Ashkenazy和Barenboim以指揮為主,彈琴很少。

其次糾正一個錯誤,王羽佳主要在北美流竄,國內演出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最後補充,個人認為好的Pires的莫扎特很不錯。
補充一個吧,Alfred Brendel。


個人比較偏愛阿姐,可惜她貌似沒有彈過拉二。。
阿格里奇;佩拉西亞,索科洛夫,齊默爾曼,這幾個算比較有名還活的很好的,布倫德爾,裏皮這種退役選手就算了。Lupu打成裏皮了
為什麼沒人提內田光子? 偶的大愛之一啊。。。。順便八,前兩天剛聽了Zimerman現場,舒伯特。959跟960。。。啦啦啦,還是免費的,去年聽了Argerich,舒曼鋼協。 在巴塞爾. Zimerman住巴塞爾鄉村半州. 今年還有Sokolov,Nobuyuki Tsujii等等。據朋友 說他們每年都來Basel。狼女去年也來了。。不過俺那次從新加坡聽的。Schiff的錯過了,朋友說他的巴赫很好。很喜歡Barenboim的貝多芬,但看他去年指揮新年音樂會,好像太累了。以前還聽過,王羽佳,張昊辰,朗朗,PLETNEV(大牌!!!超強,唯一讓我站立鼓掌的:|)覺得都不錯。
韓國著名的鋼琴家Yiruma,在音樂方面擁有卓越的感性和才能,在韓國和海外受到眾多樂迷的矚目,從小移民至英國。先後畢業於歐洲音樂英才的搖籃「The Purcell Of Specialist Music School」「KingsCollege Of London University」鋼琴曲代表作:River flows in you 風格柔情似水,優美而略顯傷感,溫暖而柔情四溢……

惹,題主舉的這些例子都屬於「標準曲目(standard repertoire)」——標準在哪裡呢?在於任何一個成名成家的 concert pianist 都應該大部分掌握的,更不要說有些曲庫大的鋼琴家是彈全了的。

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啦……Zimerman甚至不是以repertoire聞名的,精益求精是他的特點,換句話說就是曲庫量小——題主舉的那些例子他都沒彈全呢。我現在隨便想一個鋼琴家,都比阿齊彈的多w

但阿齊對現代音樂的傑出貢獻是,他反而會去大力推廣那些「非標準曲目」呢——Lutoslawski啊,Respighi啊,Szymanowski啊,Bacewicz啊……甚至伯恩斯坦哈哈哈哈哈。

肯用自己的影響力錄製更多現代音樂,向大眾介紹更多相對冷門的佳作,而不是擔心銷量問題而一味取悅聽眾的習慣性審美——他是多好的人啊。

另外,「莫扎特所有」是什麼鬼啦,我真的還蠻好奇有哪位名家是演全小莫23首鋼協的?希望有答主可以科普一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