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有糖尿病,但是一直坚持吃中药,不吃二甲双胍之类的正规药,还说吃二甲双胍会上瘾,会让并发症也会更快到来? 我舅舅是中医,而且也有糖尿病,他也坚持这种观点,吃中药或者不吃二甲双胍等等,认为二甲双胍会促使并发症。母亲还一直闹著要买所谓的「糖尿病治疗仪」这种智商税的东西。治疗仪宣传是说控制血糖,不发并发症,达到和吃药一样的效果。该怎么劝说母亲正规流程治疗?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真的很难,老人的观点一旦形成,很难去改变,尽量平稳心情,好好的沟通,如果愿意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会更好,短时间内无解,加油!


您的母亲认为吃了二甲双胍会上瘾,会促使并发症,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首先,二甲双胍是地道的好药,临床医生都非常认可。由于抑制糖异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独特作用,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二甲双胍都是指南推荐的毋庸置疑的一线药物,加上它诸如长寿、抗肿瘤、抗多囊卵巢综合症甚至抗PM2.5这些新功能,再加上价格亲民,大家都公认这位「大神」的王者地位。

那糖尿病为什么会有并发症?其中长期血糖增高是一大原因。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可以大概分为以下几大类:

1、微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

2、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变)

3、大血管并发症(脑血管、心血管及下肢血管的病变)

通常我们听见的,有视网膜病变啊、胃轻瘫、肠病、勃起功能障碍、足溃疡与坏疽、骨质疏松、脂肪肝、口腔疾病等等等等。

这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那如何预防呢?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2、平稳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保持理性体重

3、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的监测与评估

而不是所谓的抗拒吃药!!


实践:

给她买个动态血糖仪,这是最直观看到她全天的血糖上升或者下降变化的方法。

【糖尿病人血糖通常控制在5-8mmol/l】

理论:

二甲双胍本身并不具备成瘾性,二甲双胍含有一种称为胍的物质,可以降低血糖。胍盐存在于一种叫做山羊皮(又称法国丁香)的草药中,该草药自1900年代初以来就被用于治疗糖尿病。二甲双胍从1958年开始在英国使用,FDA在1995年正式批准了二甲双胍。

它是怎么降低血糖的:二甲双胍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抑制了肝脏的葡萄糖分解,减缓了肠胃将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一定程度上二甲双胍也可以抑制食欲,并且抑制高血糖素的释放。

并发症:

并发症常出先在长时间高血糖,也就是所谓的长时间血糖管理不足的糖尿病人群中,它并不是短时间出现的。若想最大程度上避免并发症的出现,需将糖化血红蛋白值控制在7.5%以下(糖化每三个月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一次,如果可以每年检查一次眼底)

这个长时间的高血糖影响,并发症出现也需要12年(比较差的,如糖化9%以上,控制较好糖化应在7%以下)。

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别人对你的血糖随便指指点点,随便给你讲个大道理,你可以随便乱试,你的身体好像短期内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这只是在你没有出现高血糖甚至酮症酸中毒现象的前提下。

也就是说,二甲双胍并不是出现糖尿病人并发症的因,你的血糖控制的一团糟才是。

能让血糖下降的目前只有胰岛素,降糖药只是促进你体内分泌胰岛素或者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当后期降糖药不起作用无法再辅助降糖的时候,那么只能进行体外注射胰岛素了。


带著她去正规的大医院,让医生和她谈,让病友用亲身经历告诉她,他该怎么做


你母亲说的是对的。

糖尿病是由于长期过高糖类摄入(精致米面),身体长期高负荷运转引起的一系列疲劳和老化,进而损伤了相关的能量转换机制 导致的疾病。

二型糖尿病的调理,饮食上必须降低 精致米面类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减少身体对糖转化的工作量,增加 蛋白质、优质脂肪、纤维、维生素、矿物质 食物的摄入,养成每天喝蔬菜水果汁的习惯。

养成少吃多餐的习惯,因为二型糖尿病患者对糖的利用率不高,那就每次只给少量的糖,减少胰岛细胞工作量,给予它们足够的休息时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