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有糖尿病,但是一直堅持喫中藥,不喫二甲雙胍之類的正規葯,還說喫二甲雙胍會上癮,會讓併發症也會更快到來? 我舅舅是中醫,而且也有糖尿病,他也堅持這種觀點,喫中藥或者不喫二甲雙胍等等,認為二甲雙胍會促使併發症。母親還一直鬧著要買所謂的「糖尿病治療儀」這種智商稅的東西。治療儀宣傳是說控制血糖,不發併發症,達到和喫藥一樣的效果。該怎麼勸說母親正規流程治療?


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真的很難,老人的觀點一旦形成,很難去改變,盡量平穩心情,好好的溝通,如果願意學習糖尿病相關知識會更好,短時間內無解,加油!


您的母親認為喫了二甲雙胍會上癮,會促使併發症,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首先,二甲雙胍是地道的好葯,臨牀醫生都非常認可。由於抑製糖異生,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獨特作用,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二甲雙胍都是指南推薦的毋庸置疑的一線藥物,加上它諸如長壽、抗腫瘤、抗多囊卵巢綜合症甚至抗PM2.5這些新功能,再加上價格親民,大家都公認這位「大神」的王者地位。

那糖尿病為什麼會有併發症?其中長期血糖增高是一大原因。

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可以大概分為以下幾大類:

1、微血管併發症(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腎病)

2、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慢性遠端對稱性感覺運動性多發神經病變)

3、大血管併發症(腦血管、心血管及下肢血管的病變)

通常我們聽見的,有視網膜病變啊、胃輕癱、腸病、勃起功能障礙、足潰瘍與壞疽、骨質疏鬆、脂肪肝、口腔疾病等等等等。

這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說,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

那如何預防呢?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運動、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

2、平穩控制血糖、血壓、血脂、保持理性體重

3、定期進行糖尿病併發症及合併症的監測與評估

而不是所謂的抗拒喫藥!!


實踐:

給她買個動態血糖儀,這是最直觀看到她全天的血糖上升或者下降變化的方法。

【糖尿病人血糖通常控制在5-8mmol/l】

理論:

二甲雙胍本身並不具備成癮性,二甲雙胍含有一種稱為胍的物質,可以降低血糖。胍鹽存在於一種叫做山羊皮(又稱法國丁香)的草藥中,該草藥自1900年代初以來就被用於治療糖尿病。二甲雙胍從1958年開始在英國使用,FDA在1995年正式批准了二甲雙胍。

它是怎麼降低血糖的:二甲雙胍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抑制了肝臟的葡萄糖分解,減緩了腸胃將碳水化合物分解為葡萄糖的速度;一定程度上二甲雙胍也可以抑制食慾,並且抑制高血糖素的釋放。

併發症:

併發症常出先在長時間高血糖,也就是所謂的長時間血糖管理不足的糖尿病人羣中,它並不是短時間出現的。若想最大程度上避免併發症的出現,需將糖化血紅蛋白值控制在7.5%以下(糖化每三個月需要去醫院進行檢查一次,如果可以每年檢查一次眼底)

這個長時間的高血糖影響,併發症出現也需要12年(比較差的,如糖化9%以上,控制較好糖化應在7%以下)。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別人對你的血糖隨便指指點點,隨便給你講個大道理,你可以隨便亂試,你的身體好像短期內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但這只是在你沒有出現高血糖甚至酮症酸中毒現象的前提下。

也就是說,二甲雙胍並不是出現糖尿病人併發症的因,你的血糖控制的一團糟纔是。

能讓血糖下降的目前只有胰島素,降糖葯只是促進你體內分泌胰島素或者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當後期降糖葯不起作用無法再輔助降糖的時候,那麼只能進行體外注射胰島素了。


帶著她去正規的大醫院,讓醫生和她談,讓病友用親身經歷告訴她,他該怎麼做


你母親說的是對的。

糖尿病是由於長期過高糖類攝入(精緻米麪),身體長期高負荷運轉引起的一系列疲勞和老化,進而損傷了相關的能量轉換機制 導致的疾病。

二型糖尿病的調理,飲食上必須降低 精緻米麪類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攝入,減少身體對糖轉化的工作量,增加 蛋白質、優質脂肪、纖維、維生素、礦物質 食物的攝入,養成每天喝蔬菜水果汁的習慣。

養成少喫多餐的習慣,因為二型糖尿病患者對糖的利用率不高,那就每次只給少量的糖,減少胰島細胞工作量,給予它們足夠的休息時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