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

中国,大而有德,小而无雅。

日本,小而有雅,大而无德。

这个雅是日常的细节,做事的态度等一些看似不起眼,实则可以反应一些问题,有时可以影响大局的东西。


中国新对日政策成形落地-赵葆珉

海外网7月22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

7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就日本修宪与中日关系表态:

「日本修宪问题是日本内政。」

于无声处,中国新对日政策终于成形落地。

1、战后日本进入「战后体制」,被美国置于卵翼之下。「战后体制」以「和平宪法」为基础,它解除了日本的自主防卫力量,剥夺了日本国家主权与政治独立。

2、「和平宪法」是美国占领军强加的,是美日之间的城下之盟,它体现美国殖民霸权的意志,为驻日美军提供合法性;

3、「和平宪法」规定了美日之间的殖民关系,日本因此沦为「不正常的国家」,成为美国的隐形军事殖民地;

4、「修宪」直接冲击驻日美军,意味著美日关系的重新构造,预示著日本摆脱美国的殖民控制。

东亚存在的两大战略趋势正在加深并相互加强,中国持续崛起与日本加速成为正常国家,构成冲击美国霸权的两大战略潮流。

日本修宪并作为正常国家回归,预示著日本成为中国战略棋盘上的潜在盟国。

请参阅: 此次日本参议院选举对中日关系有何影响?外交部回应


题主自己都给自己写了答案了,还需要我们的回答干什么呢?

无非是想让我们按照题主想听的回答写一篇命题作文罢了

这作文我不写


别跟我扯什么《菊与刀》,要真那么有节气二战后就应该全员切腹,结果呢,一个高级军官都不敢自杀,东条英机朝自己心脏开了四枪皆不中,什么样的枪连中四枪都杀不死人,招核天皇跟是个笑话――只要能继续当天皇,多少日本女人随你找,就是你想当太上皇都行。是不是像某个末等皇帝的既视感。有小礼而无大义,对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对大义却置之惘然。

日本人终于决定把核废料倒入大海了。


在日本生活十多年的我客观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日本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比中国少,中国目前的问题大致可以归根结底于财富的分割不平等,而日本社会的主要问题是财富分割的太平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日本从上到下都是个规则性很强的社会,他们的法律是构建这个规则的铁框,除了天皇以外的所有人在社会财富和权力分配上几乎没什么不同,在这个看似平等的基础上各家发各家的财,各家过各家的日子,看起来很美好是不是?其实不是的,由于这套系统几乎已经固化成日本必不可缺的文化了,所以你在日本会感受到极大的压抑,人人都差不多,因此人人都没什么特权,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共产党实际上在日本发展的很好,那时候几乎全民都很信共产主义,要不是后头东大京大的学生们越闹越离谱失去了老百姓的好感,搞到最后成赤军整了个地铁爆炸案,可能日本能成为比中国更根正苗红的共产主义国家,因为日本人先天性格就很适合搞共产主义,迄今为止日本的共产党也并不弱势,内阁席位也占了一定数量,包括首相安倍晋三,他执政被反对党无数双眼睛盯著,一做不好就是下台甚至革职,因为极端的要求人人一样,所以这种社会信仰带来的可怕后果就是社会的僵硬化和不灵活甚至是死板,比如说核电站那些废料,处理了半天也没处理掉,不是日本人不想处理,而是牵扯的利益太多,只要有人否决哪怕是最优化的方案也不会通过,最后排入大海这种缺德到家得下下策有时候还真不是日本人真的想这么做,此外没有特点发展不出新产业,外卖和电商是日本人最早搞的,可是现在呢?为了保证商场和店铺大多数人的权益这东西愣是发展不起来,工作效率普遍慢,同一个工程能磨洋工磨到天荒地老,美名其曰工匠精神,实际上就是要摆平各个环节的权益拉扯,难怪经济停滞二十年。相反中国人在这方面就格局很大,相对自由灵活,虽然后期可能会出问题,但是中国人大多到底是实干主义者,先干了再说,后期我们在随机应变解决问题,而日本人则是还没开始干就得排查各种问题,等到排查完ok的时候别人早就做完同等项目的好几倍了。说到底还是一个包容性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人比日本人更具包容性灵活变通识时务,而日本人比中国人更细致守规则团体意识强。


我之前看过《菊与刀》, 希望通过借鉴这本书, 从几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人喜欢大义, 日本人喜欢小义。 大义, 就是根据道德准则来行事。 小义, 就是根据情感和社会习俗来行事。 中国人以天道为名, 行纲践伦, 自己就是天道的正统传承者、 施行者。 言外之意, 君王德则拥, 不德则逆, 只有天道是恒常不变的东西, 只有部分君王能称天子。 而日本人呢? 更多会忠于天皇, 甚至将军, 既然将天人格化了, 那么以现在的观念来看, 道德准则也是会根据个人而大改的。 总得来看, 中国人发明标准纲常伦理并相信有永恒的天道可以遵循, 日本人听从统治者发布的「标准纲常伦理」。

中国人重视仁,日本人不重视仁。 早期儒家和之后的汉代、 宋代的儒家进化后的理论, 均对仁的践行做出了极大的要求, 善良也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品质。 而日本人在引入儒家理论时, 刻意弱化了这一品质。 这导致日本社会不安定, 私斗频繁, 武装力量被作为了社会的一股中坚力量。 这也是丛林法则会在日本盛行的一个原因, 因为没有天道支持善良和仁爱的品质, 所以人们不敢去追求和谐。 和谐一没有, 平等就无法被引出, 自然就少了农民起义的天下主义和造反意识。

日本人喜欢狭艳的美感, 中国人喜欢宽厚大气的美感。 日本人的人生观, 在现在的文艺作品中表现为: 要如樱花般绽放、 凋落, 要追求那一刹那的美好; 要为实现某一个义理而不懈奋斗, 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妓女、 伎女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对象, 社会市井文化成为文艺作品的大头来源; 弑杀。 而中国人的人生观, 在现在的文艺作品中表现为: 中庸平衡, 在致世与脱世中寻求最佳解决方法; 人生可能满足于极致的欲望满足, 但是更好的是遵循清贫为民的天下主义观念; 要努力顺应天命, 要帮助为天为民的皇帝, 要推翻暴虐凶残的皇帝, 要为人民、 为明君、 为道德而生活; 忍辱负重, 决战于天时地利人和, 厚积薄发; 社会文化多样化。 这些现象可能是因为日本被神道给统一化绑架了, 而中国幅员辽阔, 信什么的都有还不少, 没有绝对的思想统一。

以上三点, 就是我举出的粗略的, 中国的民族和日本的民族有何不同。


当然, 这个问题前提有误, 我举的三方面, 其实是中国的汉族(汉文化各民族)和日本的和族的不同之处。 若要问中国的民族(考虑汉族受各少数民族的影响)和日本的民族有何区别, 可以看下两图:

中国的民族(来自百度图片)

日本的民族(来自百度图片)(不考虑阿伊努族与琉球族)

根本没法比, 两个国家和文明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对内

日本:官方,没有什么是鞠躬不能解决的,如果有,再来一次。民间,不给人添麻烦,反过来也一样。

中国:官方,民族团结,汉人要和谐。民间,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

对外

日本:官方,被阉割的舔狗,羊毛+3,不能告辞。民间,我媚外发自真心。

中国:官方,自我阉割的舔狗,学伴+3,告辞。民间,我媚外也发自真心。

至于躬酱精神,素质高这种玩意,看看就好了,仓廪实而知礼节。


汉族和大和民族的不同,又在问这种睿智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