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麻醉医生,手术室里每天都有结肠癌、直肠癌手术,肠癌的早期症状非常不明显,甚至有的人根本没什么症状,很多人出现了不适去检查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癌症一向推崇早发现早治疗,那么当肠癌出现了哪些信号要警惕呢?

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肠癌?

  • 排便习惯改变 怎样叫排便习惯改变呢?比如以前是一天排一次大便,一般都为早上,而现在一天排好几次,排便时间没有规律。有的患者有肛门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等。里急后重就是腹部不适,很想排大便,但是又觉得很难受,大便不能一泄为快,有排便不尽感。
  • 粪便性状改变 粪便变细、不成形、腹泻、粪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等。初期的大便带血肉眼可能看不出,需要做大便潜血试验才能确定。
  • 腹痛 腹痛是早期的症状,但也却最容易被忽视,因为有时候肚子痛,我们会想当然是消化不良或者胃不舒服,很少会联想到肠癌。肠癌的腹痛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有的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
  • 全身症状 正常饮食情况下体重下降、消瘦,乏力,贫血,低热等。

如何预防肠癌

  • 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及纤维素食品,少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食,少吃较咸和腌制食物, 适当的锻炼身体。
  • 家族成员如果有肠癌者,要高度注意。4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
  • 家族性肠息肉病是癌前病变,如果有家族性肠息肉病,要经常复查。


关于早期症状,楼上的高赞回答都非常全面了,主要有以下几类:

  • 便血
  • 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 腹部包块

看了下最近的新闻,主要想来科普 结直肠癌

电影黑豹男主角 Chadwick Boseman 在 2016 年被诊断为结肠癌时处于 3 期,后来进展到 4 期,抗争近 4 年后,还是不幸离开人世。

安倍在 17 岁就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最近因为溃疡性结肠炎原因宣布辞职。

早在执掌第一任内阁的2007年,安倍就因为溃疡结肠炎症状加重辞去了刚任职1年的首相职务。

在中国,每年有 38 万人被诊断出结直肠癌,19 万人因它死亡。

结直肠癌,是中国五大癌症之一,也是最容易在早期被筛查出的癌症之一,但通常被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

有数据显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只有 12%。

如果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治疗后的 5 年生存率能达到 90%。

这 78% 的生存率差异,关键就在于「早发现」

常见的筛查方法有 7 个:

结肠镜、免疫法粪便隐血、粪便愈创木酯试验、乙状结肠镜加免疫法粪便隐血、结肠 CT 成像(模拟结肠镜)、多靶点粪便 DNA 检测、单独的乙状结肠镜。

如果是高危人群,就更应该尽早去做检查,例如:

  • 家里有人得结直肠癌
  • 有 Lynch 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
  • 有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

资料来源:丁香医生

也许这一个检查,就能及早发现身体的异常,数十万人就不会被死神带走了!


每年定期体检很重要,但「中国式体检」更害人!

「去年体检一切正常,为何今年一查就是癌症晚期,体检到底有没有用?」

在保险行业这几年,我听说过不少类似的情况。

很多人做著「中国式体检」,像「工厂流水线」般走个过场,根本就达不到体检的目的。

为了写这篇回答,我特意和医生朋友,还有公司核保出身的同事,沟通了很久...

总结了 常规体检必备项目专项体检选择,以及 体检机构怎么选、体检前后注意事项!

文章有点长,但干货满满,看不完可以先收藏起来,等有时间慢慢研究;

但不要只收藏不点赞,更不要忘记看!

大多数人的体检,通常是 单位体检团购套餐,这些体检项目都是标准化的,往往千人一面,没有针对性。

比如说,早期癌症通常不会影响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生理指标,普通体检几乎就没有办法查出来。

想要真正有效地体检,那就需要采取 常规体检 + 专项体检 的组合。

  • 常规体检:针对普通人群的检查,不同年龄段的体检项目略有差异。
  • 专项体检:针对有特殊症状、高危人群的检查,需要了解自己的情况或结合医生的建议。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体检过于简单,甚至连常规体检都算不上。

因此,很多疾病没有提前查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常规体检套餐,如何挑选?

为了给大家更加直观的实操建议,我查阅了大量的医学资料,也咨询了身边的医生朋友;

最终整理出 各年龄段的常规体检表

大家只要找到自己的年龄段,「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的身体情况不同,要进行的体检项目也不一样。一般年龄越大,需要体检的项目也就越多。

下面我们分年龄段来看看:

1、 40 岁以下

年富力强的年纪,主要做一些基础体检项目。但由于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很多疾病逐渐年轻化,所以也要注重血压、血糖、血脂,以及常规的影像检查。

2、 40 - 50 岁

到了不惑之年,随著身体的免疫力降低,很多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要更加重视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 的筛查。

比如:

  •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检查:颈动脉彩超、心脏彩超、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
  • 增加肺癌、胃肠癌筛查: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肺癌、胃肠镜筛查胃癌

3、 50 岁以上

步入中老年,也就到了疾病的高发期,更要注意「 体检加餐 」,进行更全面的检查。心脑血管、糖尿病、肾损害、眼底和耳底病变等都是不容忽视的。

比如:

  •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检查:冠状动脉 CT、头颅 CT 平扫或核磁

以上常规体检项目,适用于大部分人,大家根据自己的年龄段来选择就好了。

二、专项体检,又该如何选择?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的潜在风险会比别人高一些。

这时候就需要采取 常规体检 + 专项体检 ,来更好地了解身体状况。

为此,深蓝君也整理了 癌症、心脑血管 等疾病的「高危人群专项体检表」:

上表都是国人高发的疾病,对应的专项体检项目也不同。

但高发人群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1、有家族遗传病史

很多高发疾病与家族遗传有关。如果在你的家人中,某种疾病比较高发,那就建议进行相关的专项体检。

深蓝君以前也看过一则新闻:

同一个家庭,父亲和哥哥都患了胃癌,于是弟妹四人坚持每年做胃癌筛查,果然都陆续查出早期胃癌。幸好发现及时,病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另外,心脑血管、糖尿病、肾病等也受家族病史影响,大家也要重点关注一下。

2、有个人既往病史

疾病的发生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如果过去有相关的疾病史,就更应该加强检查。

比如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史、胃炎病史,就应该重点关注胃癌筛查;如果有慢性肝病史,就更应该关注肝癌相关的筛查。

3、长期不良生活习惯

可以说,所有的疾病都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健康的生活习惯才配得上健康的身体。因此,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朋友要注意了。

如果长期大量抽烟,或者长期在有毒有害环境工作,那就要特别关注肺癌筛查。

总之,建议大家多了解家族的疾病史,关爱家人,珍惜自己,预防疾病从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开始。

三、关于体检,这几点很重要!

体检时,我们会接触到各种检查项目和指标,普通人很难轻松看懂。在这里,深蓝君也整理了大家的常见问题。

1、肿瘤标志物异常,就是得癌症了?

直接说结论:肿瘤标志物异常,并不代表有癌症;而指标正常,也不代表一定没癌症。

检查肿瘤标志物,只是发现癌症的其中一种手段。但如果要确诊癌症,还得结合多项检查,才能提高准确性。

所以说,就算查出肿瘤标志物异常,也不用太过担心。通常医生会要求你复查,再来进行综合判断。

2、越贵的体检就越好?

在体检中心,常能看到动辄数万元的 「高端体检套餐」。不过体检和保险一样,需要因人而异,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以 PET - CT 为例,这种检查每次花费 1 万左右,可是并不适合作为常规检查,主要针对 特定高危人群

比如说,在 X 光、CT、MRI 高度怀疑恶变,或者对一些没办法查找病源的肿瘤,才会考虑做。

因此,体检前要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是适合常规体检,还是要进行专项体检?

明明几百块就能解决的问题,没必要花更多的钱。

3、去哪里体检,更加靠谱?

除了公立医院,如今的民营体检机构也越来越多,比如: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慈铭、瑞慈等。

两种机构的差异如下:

  • 公立医院:受国家严格监管,公信度较强,体检查出问题可以及时治疗,但也存在「排队难」等问题。
  • 民营体检机构:体检环境和服务较好,但民营机构可能会追求更多的利润,从而给用户推销更贵的体检套餐。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公立医院和体检机构都有各自的优势,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就好。

如果大家不想挑来挑去那么麻烦,也可以像深蓝君一样,直接去当地的三甲医院就好,心里也会更踏实一点。

四、体检报告异常,影响买保险吗?

体检与保险,都是应对风险的方式,一个侧重事前预防,一个注重事后补救。

体检结果和健康告知,是直接相关的,所以很多人买保险之前就会纠结,到底要不要告知,以及如何告知?

我整理了关于体检,大家在健康告知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多份体检报告,以哪份为准?

人的一生中会参加各种各样的体检,公司入职要体检,学校定期要体检,偶尔不舒服也要做体检。

面对这么多体检报告,难免会有冲突,那保险公司会以哪份为准呢?我总结如下:

  • 个人体检 VS 公司体检,以公司为准。
  • 2 年前的体检 VS 1 年内的体检,以最新的体检为准。
  • 体检机构 VS 公立医院体检中心,以公立医院为准。
  • 二级医院 VS 三级医院,以等级高的医院为准。
  • 医院体检中心 VS 医院专项检查,以针对性检查为准。

不管哪种情况都不必担心,将相对更有价值的报告提交给保险公司,让核保人员去处理就好。

2、体检异常的那些箭头,要告知吗?

通常情况下,一个身体正常的年轻小伙去做一套全身体检,多多少少都会发现一些不达标项目,更别说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

而有的人,特别担心保险公司理赔时会耍赖 ,所以会 把自己过往全部的体检情况或从小到大就医经历,都告知保险公司

比如乙肝表面抗体+、高密度脂蛋白 HDL 增高等,其实都是很正常的,并不是所有的小箭头、阳性指标都是不利的或病理性的。 甚至有人把做过的基因检测都告知保险公司,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情况下,不仅增加了保险公司核保人员的工作量,也让核保员更加小心谨慎,所以核保结论也会更加苛刻。

如果你没办法判断,可以咨询一下体检医生,或者如实告知也挺好。

买保险如何进行如实告知?

推荐大家阅读这篇文章《掌握「健康告知」的全部技巧》,大家可以了解买保险健康告知的规则。

身体有小毛病?手把手教你带病投保!深蓝保的视频 · 2951 播放

五、体检记录,保险公司查的到吗?

一般身体有状况的朋友,都会问深蓝君这个问题,答案是当然有机会被查到。

我们可以看一下投保须知的这一条:

所以在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有权利从各种渠道去获取你医疗记录。

深蓝君就这个问题和保险公司核赔岗的同事进行沟通,得到的结论如下:

虽然国内医院的诊疗信息为实名制,但是国内医院的 IT 水平仍然较低,所以有的医疗记录是没有联网的。

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下,保险公司如果要查阅个人的就医记录,是需要一家一家去查的。

体检记录也是如此,目前市场上体检机构也五花八门,这也给调查客观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

还是那句话,能不能查到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做好健康告知

买保险买的就是心安和保障,建议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

一点心里话

在 我身边的三个抗癌故事 中,我收到不少朋友的反馈,其中一条是这样写的:

我们要乐观面对未来,也许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但仍然要重视健康做好体检,还要买对保险以防万一。

在我看来,无论体检还是保险,都是科学面对风险的方式,每一个现代人都应该做好这两点。

在体检与保险的 8 个问题 中,我也做过更加详细的分析,推荐大家阅读。

如果是男性,我今年父亲节还专门写过一篇体检攻略,点击:

明天父亲节,这是我认为最好的「两份礼物」?

mp.weixin.qq.com图标

另外,前段时间我们团队也制作了一个癌症与体检的视频,欢迎观看:

为什么癌症难发现?深蓝保的视频 · 2176 播放

写在最后

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深蓝君翻阅了大量关于癌症的资料,深深地感受到人类抗癌之路,任重而道远。

全世界的国家、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投入几十年的精力,才可能带来医学上的一点点进步。

那么作为普通人,为了自己的身体,为了自己的家人,是不是也可以努力一下?

我是深蓝君,专注保险测评,日常科普社保和商业保险干货!

码字不易,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记得点赞收藏~

有任何保险疑问,欢迎关注 深蓝保机构号:

给我留言或私信,或者 点这里咨询,我都会尽我所能一一为你解答。


首先,肠癌我们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结肠还有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之分。

肠癌的主要症状有:

1、腹泻或便秘。

腹泻就是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稀。便秘就是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腹泻是由于肠癌如果靠近远端(肛门)可能肿瘤常会刺激肠道而常有便意,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腹泻,而大多肠癌患者腹泻的原因是因为做了手术,切除了部分或者全部的大肠,我们知道小肠吸收营养,大肠吸收水分,水分吸收得少了,粪便中所含的水分多了,大便就变稀了。便秘是大多因为肿块很大,堵塞了肠道,这个也就是有肠梗阻了,如果大便还能拉出来就是不完全性肠梗阻,大便完全拉不出来就是完全性肠梗阻了,需要急诊手术了。

2、便中带血

第二个症状顾名思义,就是大便中带有血,当然这个血可以是鲜血,也可以是暗红色的,甚至已经是结块的血块,还有很多就是粪便隐血阳性。我们先来说第一种,鲜血,这种一般是靠近远端(肛门)的肿瘤,也就是直肠癌多见,原因是恶性肿瘤是肯定需要血管供给的,也就是说只要恶性肿瘤肯定有血管,肿瘤破裂可能导致其内的血管破裂而出血,这也是提示预后不好的因素之一。

3、大便变细

这个症状也很常见,这也是由于肿瘤使肠道变窄,就像一条马路被巨石阻挡,又没有完全挡住,来往的人流就会是变得细长,因此,这个症状也是肿瘤比较大得时候才有,而当巨石把道路完全挡住得时候,就是有了肠梗阻。

4、腹痛

这里分为阵发性隐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隐痛主要是肠梗阻时发生,一阵一阵的感觉,主要是肿瘤刺激肠道发生。而持续性疼痛的话一般是肿瘤比较严重的时候,比如已经侵犯到周围的组织器官,或者是侵犯到盆腔的神经,这种就会持续性的疼痛。

5、恶心呕吐

这个是也是一般在肠梗阻比较严重的时候有,整个消化道不通畅,那么吃下去的东西通不过总会「满上来」的。当然一些肠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也会恶心呕吐,因为很多化疗药物就会有恶心呕吐的副作用,这个也是很常见的,所以很多化疗方案需要预防性止吐,减轻这种化疗反应。

6、体重下降

这个体重下降不适因为节食减肥造成的,是日常生活习惯没有改变,但是体重却下降的很多,我们一般下降超过5%、10%就是体重下降很多了,这就要小心是不是肿瘤,因为能量摄入没有变化的话,就是能量消耗多了,当然一些其他的疾病比如甲亢等一些代谢性疾病也会体重下降,所以要做检查明确原因。

7、疲劳

这个怎么说呢,就比较主观了,肿瘤本身造成的疲劳可能是因为肿瘤消耗造成的,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化疗造成的,化疗造成的疲劳近年来也是热点之一,这个以前常常被医生忽视,觉得这个相比于其他的问题来说,算小问题了,但是这个还是很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近年来相关的指南也推出了不少,对于这个症状的精细化管理是很大进展的。

纯手打,喜欢点关注~有进一步问题可以私信问我,知无不言。


肠癌初期以便血为主,其次是大便习惯改变,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此外还极易引起梗阻现象,产生肠道刺激症状等。肠癌有很多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还需多加小心。

肠癌初期表现,以无痛便血为主,血液呈红色或鲜红色,与早期内痔的症状非常相似,后期便血多为暗红色,混有粪便之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其次大便习惯改变是肠癌中晚期的典型表现,由于直肠肿块及其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此时粪便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大便越来越细;由于癌肿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尤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多为狭窄型硬癌,极易引起梗阻现象。晚期直肠癌患者,由于疾病长期慢性消耗,会出现一些全身恶变病质。此外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患者一定要及时注意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中、晚期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

肠癌到晚期常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如膀胱和前列腺等邻近组织,引起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直肠癌还可以向远处转移到肝脏,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以下回答摘自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傅传刚教授主编的《大肠癌100问》图书中的第22问:大肠癌有哪些表现?如何避免大肠癌被漏诊或误诊?

大肠癌有哪些表现?

直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的表现。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肿瘤组织坏死、溃烂、堵塞肠腔或者侵犯大肠周围组织,就可出现一系列的表现。大肠癌常见的表现有以下几种:

1、 便血或大便带血:便血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表现(图22-1)。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表面的肿瘤组织就会出现坏死或溃疡,在与大便摩擦后容易出血,从而表现为便血。一般来说,大肠癌的便血通常为暗红色或黑便,量较少,血与大便相混,常伴有大便的变形变细和大便性状的改变。但是不同部位的大肠癌,便血的性质又有所不同。低位大肠癌由于肿瘤距离肛门较近,其便血的性质与痔疮非常接近,即便血呈鲜红色,血和大便分离。而位于右半结肠的大肠癌,由于大便尚为半流体状,故出血量相对较少,血混于大便后色泽发生改变,因此不易为病人察觉,大多仅为大便隐血阳性。

图22-1:便血

「大肠癌」的便血与「痔疮」的便血有何差别?

2、大便习惯的改变:多数患者以大便次数增多或者腹泻为首发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便秘,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等。

3、大便性状的改变:当肿瘤增大,形成溃疡或有坏死合并感染时,便会出现明显的直肠刺激症状,出现排便次数和粪便性质的改变。排便次数增加,每天2~3次,呈粘液便,稀便,粘液血便。常被误诊为「肠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有些大肠癌还可以分泌较多的黏液,变现为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或为溏薄稀便等。大便受肿瘤的压迫,大便可能变细或大便表面出现凹痕。

4、腹痛:一部分病人以腹部隐痛为首发症状,多为中下腹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大多数在肛门排气排便后可缓解。另一些发生不完全肠梗阻者,表现为阵发性绞痛,并可伴有腹胀。

5、腹部包块:20%~30%的结肠癌病人在确定诊断时可触及腹块。腹块是右半结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右半结肠癌出现的腹块并不完全是肿瘤本身,常常是肿瘤合并感染,甚至穿孔引起的粘连团块,有时是由于肿瘤引起的肠套叠,后一种情况常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腹部包块。

6、中毒症状:也是属于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之一,由于大肠癌的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结肠癌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症状,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著。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病人即可出现贫血。一般来说,病期越晚,出现贫血的频率越高,贫血程度越严重。但贫血并非一定属于晚期表现。尤其是右半结肠癌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

7、 肿瘤阻塞引起的症状:当肿瘤长至相当体积时,可引起肠管狭窄,肠腔变小,大便通过受阻。此时可出现腹痛、腹胀、便秘、排便困难、排便疼痛等症状。病灶位于直肠时,可出现大便变形、变细,大便费力,不易一次排净,大便次数增加或里急后重的感觉,进一步发展即可出现完全性肠梗阻。

8、晚期大肠癌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的症状:如直肠癌侵犯膀胱和前列腺等邻近组织,引起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直肠癌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结肠癌侵犯腹腔神经丛可引起顽固性腰背痛。

为什么大肠癌容易误诊为「肠炎」和「痔疮」?

因肠炎、痔疮等疾病有时候也会出现便血、腹泻、腹痛等与大肠癌类似的表现,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并未在意,自以为是痔疮、肠炎等「小毛病」而不到医院就诊,自己到药店买一些药对付对付,往往耽误病情,而且即使到医院就诊,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检查,仅以症状判断,误诊率也很高,85%的早期大肠癌患者初次就诊时被误诊为肠炎、痔疮等疾病。

如何避免大肠癌被误诊、漏诊?

由于大肠癌早期常表现为便血、腹痛、腹泻、大便习惯和形状的改变,这些症状并不是大肠癌特有的,痔疮和肠炎等良性疾病也可出现上述症状。为了减少误诊,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出现上述不适症状的时候,特别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仍无效或反复发作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肛肠外科就诊并进行结肠镜检查。

(单永琪 于恩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