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宝宝2月10天,纯奶粉喂养,身边的亲人都说不要老抱孩子,特别是不要抱睡将来下不了身,都不在床上睡……比如我家宝,现在正是有惊跳反射的时候,可以床上拍睡,睡短觉20~30分钟,期间有惊跳,夜间都是自己入睡,不闹夜,不愿用投降睡袋,白天惊醒后没有睡好,会哭闹,安抚后我会选著坐在床上抱睡,快醒之前放下,下一觉继续醒后抱……也有说抱睡不利于孩子骨骼发育,但身边抱睡的也没见孩子长歪。对于这个惊跳反射3月后就会开始减轻,消失吗?知乎里的妈妈,你有抱睡吗?


错在过度焦虑。

中国的中庸之道太美好了。

死抱著不放不对,非得让娃自己睡也不对。

我儿今天正好六个月半。从新手妈妈到老娘我的思想也在伴随孩子的成长有了许多变化。

最开始阻止全家抱的是我,怕抱惯了,怕剥夺了所谓的他学习自主入睡的机会。

事实上,我的宝贝是会自己睡的。月嫂走之前,他都自己睡。

但是月嫂走之后,他也进入了一睡二闹的肠胀气阶段,哭哭哭,我不抱吗?婆婆帮忙抱过,老公下班回家,我都不知道他俩什么时候说上的话,老公过来跟我说,他妈妈抱了一下午两个多小时,累坏了。那时候孩子十斤多一点。

于是从没带过孩子的我就立了个大旗,谁也不用,我自己来!我根本不会带孩子,哭了检查尿不湿,确定不饿,增减衣物还不行,就揉肚子,还不行,就抱啊。抱著抱著孩子就睡了,睡了就让他睡吧,也不是很沉,我就依在沙发看电视。

也尝试过睡眠训练,人家能从这个觉哭到下顿奶再哭到下个觉,不心疼么~

这样抱了一个多月。

后来我发现放婴儿车推推就能睡了,大家轮流推,婴儿车真香。然后婴儿车被娃他爸开发成万能车,只要他带娃就放里,孩子反而不在车里睡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婴儿车完全推不睡了。

我又开始抱,问题是,他胖了。十八斤了。

从横抱葛优瘫看电视,到睡著了趴胸口我躺沙发,又一个月。

今年过年后吧,突然白天一觉睡三个小时,而且一天睡两次,晚上如常睡一夜,但没有原来睡的踏实。娃娃是个从小夜里好好睡,白天很难睡的孩子。

这几天也伴随他从翻身吃力变成满床滚。大运动飞跃发展。

然后我让他趴胸口睡他就不干了,睡一会就抬头四处看,哭,我干脆给他放床上,小家伙一个翻身趴著睡了。

从此白天哄睡依旧要抱著走,但睡著了放下,他一个翻身就自己睡了,醒来都冲我笑一下。就是睡的时候身边要有爸爸或妈妈,不然马上醒。

从此我不再相信抱会抱成习惯。

他只是需要嘛!

那么小的生命,看什么都不懂,怕怕的,想抱抱,想妈妈怎么了!

妈妈那么辛苦,如果能抱著睡,娘俩都放松怎么了?

如果妈妈很累,晚上都需要抱著另当别论哈,但是据我观察排除生病,孩子晚上一般都不用抱睡,抱睡多是白天。

我儿子现在快二十斤了,哄睡还是要抱,而且都要单手竖抱。

但这比我给他放床上他哇哇哭,我无力的拍,旁边白噪音嗡嗡响,甜的多。

孩子会长大的。


一、该不该抱睡孩子?错了吗?错在哪!

抱睡其实不是该不该,好不好的问题,更多的是习惯问题!(用老一辈的话说,「就是惯的!」

首先我们得知道宝宝为什么偏爱抱睡,在什么月龄阶段适合抱睡?

关于抱睡,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宝宝还需借助妈妈的的安抚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松弛下来,从而安静下来。

1、从心理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安全感

新生儿源于母亲的初次分离,对新世界环境的陌生,触觉敏感,需要依赖子宫来寻找安全感。其次抱睡有怀抱感和温度,又是最能接近妈妈的一种方式。当情绪不好或者是睡得不舒服时,母亲的拥抱当然是宝宝最好的安抚。最后就是母爱的本能与天性。母亲的重要性在婴幼儿时期不仅仅只是提供母乳那么简单,保证肢体上的安抚、拥抱、亲昵对宝宝在后期的安全感建立和性格塑造也是有著深远持久的影响并且是无可取代的。

2、从生理上:宝宝依赖抱睡,和身体不舒服有著极大的关系

可能是室温不适宜、惊跳反射、存在胃胀气和肠绞痛的情况、生病等。当宝宝身体不适时,情绪就会变得格外敏感脆弱,这种情绪表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粘人,需要不断的被安抚拥抱才能得到安慰。

以上抱睡的原因都能让宝宝感到放松与喜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宝宝要抱抱的习惯」。不抱就通过哭诉来寻求妈妈、甚至连睡觉也要依恋妈妈的怀抱,从而偏爱抱睡。

那么哪个年龄阶段是需要抱睡的呢?答案是0-3个月。

从生理和心理上说,只要找到宝宝真正的需求,不要让宝宝从刚出生就感受不到母亲的安全感。小月龄的抱睡有利于宝宝且一般在3个月后宝宝对抱睡的依赖会慢慢减轻。

二、宝宝偏爱抱睡,妈妈也有错。

几乎在所有研究人类发展学的学者中都认为,婴儿在早期阶段的各种需求是不会被宠坏的,无论是抱睡还是奶睡才是最合乎婴儿身心健康和情感发展的睡眠辅助方法。而作为一个伟大的妈妈,应该去努力缓解他的不适。

事实上,从老一辈到近几年的反科学都有在谈抱睡的弊端。那么听谁的?听了又该怎么做?

怎么说呢。这一点在我女儿刚出生不久后真的太有体会了!我曾犯过一个很大的错误。(在这里要和我的婆婆道歉~~~)

这个错误是什么呢?我女儿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自出生后一群长辈就喜欢围著转,快两岁之前都是被宠著轮著抱睡的,养成了抱睡的习惯!每次我婆婆总会强调抱睡对孩子脊椎发育不好什么的,宝宝会赖著你,以后有你受的...等等,我都听腻了的话。而我每次都会说:书上都说这么写的呢,专家说的,会好的呢。

当时我的想法是:知道哭著睡不利于身体健康,恰巧我又是一个很心软的妈妈,让我看著我的女儿一直哭,我一分钟也听不下去。于是发生了很大的分歧,这大概是婆媳关系中最难的一劫了。看到这里,抱睡习惯的养成,妈妈们是不是要负点责呢?

  1. 不想再抱睡?误入抱睡习惯的坑该怎么救?

解决「非要抱著睡」问题,并不困难。

1、找到宝宝的睡眠规律和睡眠信号(应该逐渐过渡)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及时抓住宝宝发出的睡眠信号并掌握规律,「抱就睡,落就醒」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如果你错过了宝宝的「最佳睡眠时机」,那么对于婴幼儿而言,他会更加激动更加亢奋,难以安抚甚至难以入眠了。规律作息,及时哄睡,宝宝期间并不会经历什么痛苦,宝宝的需求一定要放第一位。

妈妈们看到睡眠信号到上床入睡前,需要给一个逐渐过渡。可以把宝宝放在床上,调暗室内光线,让宝宝更容易平静下来,在情绪上要先「欢迎」睡觉这件事。看看你是否常忽略了宝宝发出独特的睡眠信号,来通知妈妈「我累了」。

2、关于宝宝要抱睡的情况,妈妈们还可以尝试这样做:

运动中的抱(走著抱、摇著抱、拍著抱)----原地静止抱-----进入深睡眠再放。

或者我们也可以随著月龄的增长,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改善抱睡的情况,让宝宝更快入睡,同时也让自己抱得轻松些。如:

①仿生床和包裹型睡袋等。模拟体外子宫的环境,给予宝宝所需的安全感来改善抱睡的习惯。

②用声音辅助宝宝入睡。对于三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播放白噪音(如雨滴声、海浪声、风吹树林的声音等)能够让宝宝平静,我用的是Sound Sleeper(app),三个月以上的宝宝适当的放一些舒缓情绪轻柔的摇篮曲,营造睡眠环境,从而帮助宝宝能够快速的进人睡眠状态。

③安抚技巧不能少。戒抱睡的困难之一就是妈妈的安抚技巧不足。所以学习正确的安抚技巧,建立适合自己宝宝的安抚方式很重要。将宝宝放下后可以通过有节奏的轻拍、近距离的陪伴宝宝等安抚技巧,让宝宝进入更深层次的睡眠。

当然刚开始改变时,例如撤回抱睡,前期宝宝肯定会哭闹,但我们能做的可以帮助宝宝疏解这种情绪。我们虽然改变不了宝宝的器官,但是却可以悄悄改变宝宝的感知感受~

--------

0-3个月的宝宝偏爱抱睡,从第4个月的时候建议妈妈调整抱睡的时间,给宝宝一个重新学习自主入睡的机会。还有一定不要把「戒抱睡」和「自主入睡」作为一个目标,逼著宝宝去达到。无论是引导睡眠还是宝宝成长中的任何一件小事,请把这件事和快乐联系在一起。

孩子依恋父母,寻求抚慰是天性。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那么改变习惯同样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希望初为人母的妈妈都不要轻易放弃。


惊跳反射3月后就会开始减轻,消失吗?

惊跳反射又叫莫罗反射或拥抱反射。

宝宝在受到各种刺激时(声音,光线,大动作),出现的反应行为。

婴儿的双臂伸直,手指张开,背部伸展或弯曲,头朝后仰,双腿挺直,双臂互抱。

有时候看起来像是在让爸爸妈妈抱一抱,所以又叫拥抱反射。

多发于新生儿时期,一般在3-4月份逐渐减缓消失,当然有些宝宝会迟一点,最晚不超过6个月。

不愿用投降睡袋

是所有睡袋都抗拒吗,如果宝宝需要包裹性更强,可以选用普通的包被。

如果宝宝是不喜欢被全身包裹的感觉。可以尝试自己固定孩子的四肢。

用双手轻轻固定宝宝,避免惊跳反射弄醒宝宝,当宝宝小胳膊放松后即可松开。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自己感受力道,不会像包裹让宝宝感觉太难受。

也可以让宝宝睡眠时间长一点,睡得舒服一点,慢慢过渡到孩子惊跳反射减缓系消失。

这个方法要选择直接在床上哄睡的时候使用,也可以在抱睡转移到床上过渡的时候使用。

如果宝宝哭闹不止,反应越来越大要及时抱起哄睡宝宝。

抱睡到底错在哪?

抱睡没有错,这其实也只是一种哄孩子入睡的方式。

身边的亲人不建议抱孩子,主要是考虑妈妈的身体。

因为宝宝一天一个样,随著孩子发育成长,体重一天天增长,一直抱睡对于妈妈的身体,腰颈椎都是一个挑战。

另一个也是担心宝宝抱睡习惯了,3-4个月后无法养成自主接觉的习惯,需要接著抱睡才能睡著。这个情况只是有可能会出现,即使出现了也可以在后期逐步调整。

该不该抱睡孩子?

抱睡没有该不该,只有做不做得来。

不建议抱睡,是因为这需要很大的精力和体力,照顾新生宝宝不是一两天的事情,特别是没有睡眠规律,易惊醒,有著各种需求的宝宝,家长几乎是24小时待命。

遇上什么方法都不好使,就是要抱睡的宝宝,妈妈们都练出了肱二头肌。

但等到孩子长大,我们会发现在养育孩子的十几年中,抱睡可能只占了短短几个月。

随著孩子成长发育,睡眠周期会增长,睡眠逐渐规律,不再需要吃夜奶,能自主接觉,安稳睡到大天亮。

抱睡对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要家里人有精力、有体力、抱得住,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他提供充足的安全感,是令宝宝刚到十分幸福的事情。

如何减少抱睡的情况

现在宝宝睡眠周期比较短,20-30分钟就会醒来。睡著孩子一天天长大,睡眠周期也会边长,家长可以继续尝试在孩子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再把孩子放下。

因为宝宝的惊跳反射比较厉害,在放下宝宝的时候,尽量不要有让宝宝头部突然向后仰的动作。

可以先把宝宝的身子放在床上,在托著宝宝的头部轻轻放下,同时不要抽开头部的手。用手轻拍宝宝,等多几分钟在抽手。

如果宝宝有哼哼唧唧睁眼的行为,可以让宝宝握住你的手,或者将手放在宝宝身上,安抚宝宝让他再睡过去。

如果宝宝哼哼唧唧的同时,还在寻找家长的身影,甚至睁开双眼,家长可以轻拍宝宝,给宝宝哼歌,让宝宝睡过去。

如果宝宝反应越来越大,甚至哭闹起来,家长可以重新把宝宝抱起,重复哄睡的过程。

当然有的宝宝,或者宝宝的某个时期,是非常敏感的。

番茄1个半月的时候,就像装了雷达一样,怎样都要抱睡,即使用了各种方法都不行,放下就醒就哭就闹。我和老父亲熬了半个多月,她突然自己好了,成功的能在床上自己睡上一会。

所以宝宝极度高需求的阶段是很短暂的,虽然过程比较令人腰酸背痛、睡眠不足、出现黑眼圈。

但是看著宝宝在我们两口的合作下,甜甜的睡著,一天天长大,那种满足自豪感是无法表达的。

养娃就是甜蜜中夹杂著一点劳累,伴随著各种鸡飞狗跳,以及在知乎上看各种应不应该。

我是 @番茄妈妈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于睡眠的更多回答:

哄婴儿睡觉有什么好经验??

www.zhihu.com图标宝宝一夜醒来五六次,你会累死吗??

www.zhihu.com图标宝宝睡著后半夜需要换纸尿裤吗??

www.zhihu.com图标宝宝夜醒,把丈夫叫起来陪我一起哄孩子有错吗??

www.zhihu.com图标

抱睡压根就没有错。现在不抱想等到什么时候抱,等孩子上高中吗?

为什么说抱睡没有错?

婴儿从子宫来到外部世界,一切信息都是刺激,TA非常需要安全感。所以,你会发现,当你把新生儿放在床上时候,TA常常会哭闹不安。这个时候,你的一个拥抱就可以让他安静下来。

所以,对于爸妈来说,时刻要做的事情就是给宝宝安全感。而拥抱是再合适不过了。

再讲宝宝睡眠。

人类的睡眠节律分为快速眼动期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期睡眠(NREM)。这两个节律再睡眠过程中互相交替,每交替一次就叫做一个睡眠周期。

成人是先进入非快速眼动期睡眠(NREM)的1期、2期,然后逐渐进入到3期(慢波睡眠),然后逐步进入快速眼动期睡眠(REM)。

注意,重要知识点:快速眼动期睡眠(REM)的脑电波和清醒状态非常接近,也就是说,这个时段是比较容易醒的。

回到婴儿睡眠。婴儿是先进入快速眼动期睡眠(REM),然后进入非快速眼动期睡眠(NREM)。所以,婴儿一开始的睡眠其实是比较容易被惊醒的。

因此,如果宝宝一放下就醒,那不如多抱一会,抱够20分钟左右,等宝宝过度到非快速眼动期睡眠(NREM)时,这个时候宝宝睡的很熟了,慢慢放下就不容易醒了。(我就是这么宠我女儿的。)

不过,与此同时,你也可以尝试在宝宝有困意时就放下,能入睡就更好,不能入睡就接著哄,下次再试。

总之,不用纠结所谓的「睡眠训练」,也不用和别家的宝宝比,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


另外,关于如何建立睡前程序和安抚替代物可以参照 @Eleven丰收妈妈 的回答,非常优质。

最后放一张我的抱娃照片。(绝对独家,从未公开发布过。)


对于0-5个月的宝宝来说,抱睡没有错,抱睡睡得好;对新妈妈来说,现阶段,你能接受抱睡,那就完全没有错。

抱孩子,满足孩子是当妈的一种本能,妈妈也需要抱宝宝啊,只不过比较累。

我儿子0-5个月的时候,是抱睡奶睡为主的,我是纯母乳亲喂,喂到2岁半,自然离乳。

0-5个月偶尔可以不用抱睡奶睡,但整体0-6个月都是奶睡抱睡+不断尝试放下他的努力,6个月之后可以躺床上喂奶哄睡,15个月之后,就很少抱睡了,基本放在床上喂完奶,拍拍就可以睡了,直到2岁半断奶后,躺自己小床挠痒痒入睡。3岁之后,基本大人躺旁边拍拍就可以了。

现在大丰收5岁5个月,自主入睡。因此:

「逐渐脱离抱睡奶睡的尝试」和「抱睡奶睡」是同时存在的。

我妈当时也说我:

  • 「你这样多累啊,抱著以后养成习惯,下不来身啊!」
  • 「你就宠吧!哪有这样抱著睡的啊,宠坏了以后!」

长辈这种非要「吓唬你」几句的「焦虑」无外乎两点:

  1. 怕养成坏习惯,一直抱睡,宝宝缠死你,你累
  2. 怕惯坏宝宝,宠坏了,哭闹要挟似的,小孩性格不好

但我知道,这两点都不是问题。

第一点,我记得当时我是这样回我娘的:

  • 「这时候不累什么时候累?」
  • 「小孩是会长的,会变化,我也会调整,我们又不是愣子。」
  • 「现在顺应为主,0-1岁没有溺爱这一说,后面才好带。」

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有个重要的概念:

婴儿出生后的 4-5 个月的时间称作「母婴共生期」,是比喻婴儿和母亲仿佛就是一体的,婴儿绝对依赖母亲,母亲的世界也仿佛只有婴儿,无条件地满足著婴儿。所以,妈妈才会本能地「一哭就抱」,这不仅不会宠坏婴儿,而且还非常有利于培养婴儿的安全感,和对妈妈的信任感。

也就是说0-5个月的宝宝,他们有很强的被抱起来,甚至轻轻摇晃的需要。

  • 因为宝宝在妈妈子宫里,就是一种被温暖的羊水包裹著且轻轻摇晃的状态,宝宝很熟悉这感觉。
  • 所以妈妈温柔地抱宝宝、轻轻晃晃他,确实可以起到很神奇的安抚作用。
  • 妈妈在抱宝宝时的微笑、抚摸、亲吻、愉快的歌声、称赞宝宝的话语等,都非常有助于宝宝健康人格的发展。

一个月的时候,我对抱睡奶睡没有一点迟疑

因为,0-1岁,宝宝的安全感和母子之间的信任是「大」,我的辛苦是「小」

几个月前我去看望正在做月子的好友,她妈妈也是同样的担心心疼她,让月嫂喂奶瓶没事的。我开玩笑说:「阿姨你真好,当妈的都心疼孩子,但你也别太心疼她,这时候她不辛苦啥时候辛苦?」幸好阿姨开明,笑著说:「嗯嗯,是的,小时候辛苦点,长大了跟妈亲,听话好带。」我好友,在旁边暗暗叫好,因为她愿意亲喂亲抱,付出带孩子,因为,她要成为和孩子最亲的人,而不是让孩子只「认奶瓶」「认月嫂」(这才是新妈妈最大的伤心事吧?)

孩子为什么和妈妈最亲?

  • 还不是因为,人生最初的岁月里,妈妈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最多?
  • 妈妈的喂养、怀抱和面庞,是孩子最初的对这个世界的信仰。
  • 只要妈妈有自我,就不怕被孩子吞噬。
  • 随著孩子慢慢长大,妈妈会逐渐调整就是了。

就像Dr.Jodi A Mindell和Dr.Judith A Owens合著的《A Clinical Guide to Pediatric Sleep: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leep Problems》(儿科睡眠临床指南:睡眠问题的诊断和管理)书里,对睡眠道具(sleep prop)所做的阐释:

睡眠道具(sleep prop)是指在入睡过程(可以是入睡准备期,也可以是睡眠潜伏期)中某一时间点给予,并持续到睡著的各种外界帮助,比如安抚奶嘴、安抚物、抱哄、喂奶等。

按照睡眠道具的形式,分为以下五类:1)以吮吸为主的,比如妈妈的乳头、安抚奶嘴、家长的手指等;2)以运动为主的,比如抱著走、抱著摇、抱著萝卜蹲、摇椅、秋千、推车、汽车等;3)以接触为主的,比如抚摸、拍拍、搂抱、玩头发、摸neinei、抚摸安抚物/安抚巾等;4)以环境为主的,比如白噪音、摇篮曲、运转的空调/风扇、保持关闭的灯/门等;5)组合出现的,比如有些宝宝的睡眠道具可能包括安抚奶嘴+大人抱著走+摇篮曲。睡眠道具并不是形成了就固定不变的,不同睡眠道具在睡眠情境中出现的情况、家长的主动引导,以及孩子自身的性格气质特点等,都能够让孩子改变原有的睡眠道具,形成新的睡眠道具,而这也正是睡眠调整中消除不恰当睡眠道具的基础。例如在睡觉时引入新的安抚物替代旧的的安抚物,将孩子的睡眠地点从大床换到独立的小床,这些过程都伴随著睡眠道具的改变。对婴儿来说,常见的睡眠道具有妈妈的乳头、安抚奶嘴、抱哄、拍等,而对幼儿来说,常见的睡眠道具有大人陪睡、安抚物等。

也就是说,逐渐调整就好了。

怎么调整才是我们要去关注的,我们无法消除一个孩子的「旧行为」(尤其孩子喜欢这个旧行为),除非我们协助孩子建立了几个新的「好行为」(孩子不讨厌能接受甚至喜欢)。

这就是育儿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根本问题,大人要去用新的「替代方法」去「消退」孩子原有的行为。因为,儿童有自我调节和适应的能力。只要大人主动做出合理的调整。

具体怎么调整,可以参考我下面这篇回答:

六个月的宝宝依赖奶睡,以后怎样培养自主入睡??

www.zhihu.com图标

简写如下:

一、在宝宝进入「深睡眠」时,再尝试把他放下。

自主入睡的前提,是妈妈先「主动放下或离开」,让孩子先被动的习惯「身边没有妈妈陪伴的独自入睡」的感觉。不断延长这个时间,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宝宝不会「自动自觉地排斥妈妈」啊!只有大人主动做点什么,来让孩子习惯自己睡也OK。

所以前期的抱睡、奶睡,尽量满足,同时不放弃,主动离开他的尝试。一边满足著安全感,一边用「主动离开」传递一个信息:宝宝自己睡也很安全,我也很放心,么么哒~~

二、大人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创设自主入睡的环境。

  • 每天固定时间,关上大灯,妈妈一人在卧室陪宝宝,其他家庭成员离开宝宝的房间并尽量保持安静。
  • 给宝宝建立一些睡前仪式
  • 允许宝宝安抚自己

具体的,点上面回答链接,里面有图。但原理都是一样的:

通过建立「睡眠仪式」、创设「睡眠环境」、调整「睡眠道具」,来帮助孩子形成睡眠联想

睡眠联想是孩子将「某些特定的条件或情况」与「入睡」这一行为建立起固定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睡眠联想的形成,极度依赖重复的行为,或经验上和生理上与睡眠相关的稳定情境,落实在家长的操作中,就是建立睡前仪式、布置睡眠环境、引入「睡眠道具」等行为。

图片原创,丰收爸画的,转载请注明出处:知乎@Eleven

也就是,一开始是宝宝的睡眠联想是「被抱著和被喂奶」,慢慢调整到加入「睡前仪式」。

让宝宝知道:

  • 做完几个固定活动、程序之后,接下来就是睡觉的时间
  • 可以在妈妈怀里睡觉,到可以自己躺著睡觉,可以在小床被挠痒痒睡觉等信息

图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知乎@Eleven

特别要提醒的是,我在平时工作和咨询中接触到的宝宝,有些三岁了还要抱睡、夜醒频繁,他们的妈妈爸爸也做睡前仪式,刷牙洗脸讲故事,但就是入睡困难,为什么?

我观察和访谈下来发现:

  • 这些妈妈爸爸在进行刷牙洗脸讲故事等睡前仪式的时候,依然大声说话,训斥著急,没有起到「联结情感和舒缓宝宝情绪」的作用。

那么这些就只能叫「睡前流程」,而没有起到「仪式」的作用。

而另外一些效果很好,大概3、4天就有效果的爸妈,他们在做这些活动时:

  • 切换了状态,柔声细语,不急不躁,人在心也在,宝宝得到了情感满足和情绪舒缓,进而达到了「睡前仪式」的效果。很快,宝宝就能自己躺著,入睡了。

2010年Douglas M. Teti等人发表的一篇研究,就探究了睡前亲子互动、母亲对孩子的有效情感回馈与睡眠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比起睡前得到母亲有效情感回馈较少的孩子,那些在睡前得到更多母亲的有效情感回馈的孩子,在入睡时的干扰更少,夜间睡眠中断(也就是夜醒)的情况也更少,这一点在小月龄孩子身上比大月龄的孩子更为显著。

因此,放心抱睡奶睡吧,再学一学科学的睡眠原理,去尝试和慢慢调整就好了。

收获的是更好的亲子关系!

这是最值得的。

拉扯孩子,缠孩子

丰收1个半月。

艰辛如云烟,漫长而健忘。

祝心存爱意,草长莺飞。

@知乎亲子

佳韵宝多功能妈哺乳枕喂奶枕婴儿学坐枕授乳枕喂奶垫京东去购买?

有哺乳枕就不怕抱了,一只手还可以解放出来看手机…


补充两个回复,直接贴图:

【强调一下】:

宝宝和妈妈都是千差万别的,本回答仅从题主的情境出发,基于宝宝身心发展和题主作为新妈妈的需求和疑惑,作出的回答。

  • 没有任何倡导。
  • 反而在睡眠这件事上给你任何所谓「权威」训练,传递任何「必须必」的论调的,你都要谨慎。
  • 平衡宝宝和妈妈的需求才是核心。

新妈妈已经很难了,不要再用太多「睡霸」的个案来让她们焦虑了。

新妈妈,你只需要知道「先跟后带」,先跟随宝宝的需求和你的内心声音,再冷静下来,学习如何调整…

如果你总想要「速效药丸」,总要follow什么外在的东西,那可能会更「焦灼」…

  • 如果你宝宝和你都不需要抱,那可以留言说说你的情况,让我们客观看看…
  • 如果你宝宝一放下就醒,或已经依赖抱睡晃睡,也请你冷静下来,你之前的给予是「对人类婴儿」最正常不过的反应,动物都会这样抚慰,况且「接触性关怀」是0-3岁,安全感的最重要的来源。只有你稳定了,不焦虑和排斥了,你自然会找到「小步一台阶」的新方法!

尽情和你的宝宝探索吧!

0-3岁尤其0-1岁建立起来的,爱和亲密,是会永恒滋养你俩的。

而睡觉、尿床、吃手、打人等等这些行为都属于「发展适应性」的问题,是会变的。

「抓大放小」,信任自己和孩子,放轻松一点。

以上,谢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