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中產階級或普通老百姓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財富積累,這些年,很多人也用一些閑錢來進行股票、基金、P2P、房產、文物、區塊鏈幣等投資希望獲取財富增長,但大多數都踩坑或財富縮水。總體來講,人們對於投資還停留在非常懵懂或初級階段,很多企業家、創業者、有一定積蓄的勞動者都缺少科學的投資學習或投資渠道,目前市面上一些互聯網投資產品如雪球、滴滴金融、支付寶等僅僅從單一方面切入了投資領域,未能給予投資者提供系統的全方位投資資訊及產品。能不能開發一款全品類互聯網投資社群產品,涵蓋置業投資、金融投資、文化投資、創業投資等,通過達人分享和社群討論,輕鬆獲取投資資訊,輕鬆找到投資項目?


感謝邀請~~

開發產品最大的目的是收益。

您要搭建這個平台,前期投入和資源需求都很高,並且看起來收益沒有明顯來源,產品存在的意義並不大,需要再填充細節。


互聯網產品上搭載的功能都是由少到多的。比如「美柚」這款女性產品,最初只能記錄女性生理周期,隨著女性用戶增加才逐步成為女性內容社區,然後才順理成章有了電商服務。

一口氣搭載全部你能想像到的功能是一種非常不「互聯網」的方法。因為在互聯網企業講究的是「MVP」法則,用最小的成本去驗證你的產品思路是否可行,特別是要去驗證「用戶到底有沒有這個需求」。

針對樓主這種情況,你不需要先把這個產品做出來,找幾個已有的理財類粉絲社群向他們推薦「全品類」理財產品,每天分不同階段去發布你說的「投資文化、項目」等內容,看看用戶是否買賬,就知道這個東西有沒有必要了。


雪球和你的思路差不多,但是品類沒那麼全。

其實你可以做成C2C的投資顧問模式,你可以嘗試下,我覺得有前途。


這個其實也簡單,那就是依據圈子來進行分類,通過創建許多不同的圈子,彙集不同的內容就可以了。現在的知乎圈子、微信圈子、頭條圈子,其實都是這樣的模式。

所以說就看怎麼進行理解了。


如何推廣,如何獲取投資者認同,是一個難題,開發倒是比較容易。


開發是可以,不過難盈利,頂多是大平台為了豐富自己板塊砸錢做,不然資本是不會投這塊的。你做這個平台目標客戶也就是一些資金量少的客戶,框個範圍,一百萬資金以內,因為資金多的忍身邊早就有人跟著服務了。

理財這個東西最難的就是獲取信任,一般投資者並不喜歡學習且不理性,成交往往伴隨衝動和熟人信任,網路成交實際上很難,而且除保險類產品,本身理財產品的分佣也不高,想維護平台持續運維比較難。

目前,你會看到市場上接收到風投的就是做互聯網保險經紀的,因為保險產品本身好理解,且沒有虧損風險,年輕人看清楚投保告知,選一些自己喜歡的性價比保險就可以投保了,而且資金需求低,同樣的還有各類公募基金,幾百塊就能投,參與度廣。

在理財,資金量與信任獲取是負相關的,更何況好的東西,懂的人又怎麼會給小散呢,小散又難伺候又挑剔,要賺這個錢,很難。


感謝邀請。方案很好,市場需求也有。但是市場的基礎不成熟。我國現在互聯網最大的問題是在於實名制和誠信的問題。這是以往幾十年來我們沒有建立一個良好的信用體系,導致了互聯網上坑蒙拐騙的人非常多。在沒有完善信用體系和懲罰制度的前提下,這樣的平台基本上會被騙子所利用。導致大量的負面情況。目前的互聯網大多是急功近利。已經是到了一個發展的瓶頸了。包括拼多多,包括淘寶,包括目前互聯網的大多數平台,都已經進入了奇形發展的階段。比如說你在淘寶上開一個店,你所一年交納的流量引流費用,比你以前在線下做生意,要支付的房租費用和構建營銷體系的費用大的不知道多少倍。只有一個自來形容叫恐怖,用互聯網的話來說,叫獲客成本。很多人在互聯網上做生意,虧損就來自於此。如果你搭建一個投資平台,我敢相信在平台上投資的大部分都會踩雷。投資這個事情還是需要人和人的,面對面的交流,因為投資最終投的是人,而不是項目,這才是關鍵!任何成功的投資投的都是人!!!這個純屬個人意見!希望指證!


第一,這類社群前期盈利模式一定要想清楚,不然後端變現太弱,不要說什麼廣告收入,合作商家返點之類的。第二,這類項目和私募只有一步之遙,控制好發展節奏很重要。第三,金融類項目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會面臨政府和商家的倒逼,就像王自如的zealer做手機測評面臨的問題一樣。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開發一個品類尚且不容易,何談開發全品類?

凡是開放的領域都存在競爭,除非你能壟斷,否則憑什麼勝出呢?

靠資金實力?靠人脈廣泛?靠技術領先?總之不能只有想法,你要有足夠的資源才行。

想法很好,舉步維艱。


雪球 了解下~


很難,做的太雜,不如精細到一個


投資類的互聯網產品,第一很可能需要牌照,這一步就千難萬難。

第二,有經濟上的糾紛和風險。

總結一下,太複雜了,互聯網機會這麼多,考慮一個別的方向吧。


什麼都做反而做不好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