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至少有超越常人的阅读量,及随时准备好记录灵感,然后再不停地写啊写


首先确定自己有没有非凡的才华

毕竟才华决定作品的60%

如果有

多看书就行了。

没有的话

直接放弃

毕竟普通的小说家太穷,并且很多时候

赚钱是跪著的。

如果真的很坚持文学的梦想

并且并不认为一定要比肩乔伊斯、福克纳

那就继续写

但找个好工作

安稳过日子;

或者当文学评论家

纵横捭阖

(手动狗头)

如果谁认为才华不重要

我的建议是先大量地写小说(一年起码十篇短篇小说,平均4000字)

并开始对自己的作品苛求

这之后会发现

没有才华

连一句话都写不下来

满是气恼、苦闷

仿佛自己的手

不过是枯木砍下而接上的。

马尔克斯说才华不够时

靠技巧弥补

有点像是骗人的

他自己才华不是很好吗?

奈保尔说写作靠勤奋

《河湾》《米格尔街》

难道缺少非凡的才情可能完成吗?

所以我更相信普鲁斯特

他就明说靠才华。

这个时代

我们的幻梦太多了

人人都以为白手起家以发财致富是可行出路

文学却不是这样。

毕竟好小说的一丝一缕

看似平常

却满是才华。

有些人以为《战争与和平》普通

似乎自己写写也能凑下去

但一开始写

就会发现令人作呕的满是自己某个作品的回声

或者充满了世俗的可笑语调

无足称道的可鄙情愫

而唯一能破解该局面的

就是才华。

现实主义的作家看起来憨

但才华却丝毫不逊贝克特等人。

作为一个小说家

迫切地需要才华

当然,你得先有足够的抱负。

不过还想补充的是:

如果写小说寸步难行

不一定没有才华。

如果在写开头

这很正常

菲利普·罗斯执著于开头要六个月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若是短篇小说

寸步难行

也不代表没有才华

因为但凡伟大的作家都是这种情况。

另外我想说

关乎个人经验是否重要的问题。

按我的看法

不是最重要的

虽然有人评论说

莫言、马原、残雪

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成就突出

是因著他们独特的个人经验

因而从前有些人为了写作

专门前去拉萨。

但我感觉时代变了

至少当下能够容忍更多异质性的作品

我们也能释放众多被限制的因素

幻想性质的文学

同样可以非常出色

如卡夫卡寓言式的小说。

当下的文学

最重要的不是写什么

而是怎么写。

但怎么写难道是指创作的技巧吗?

上世纪有人提出「文学已死」

实际上真正死的不是文学本身

而是文学的技法探索

我们自新小说及美国的后现代主义之后

技法已经被穷尽

方法论不再是创作者的神祇。

怎么写

注重的就是写作者的才华:

他能以怎样的事件拼贴、

经验创造、

质料变形,

从贫瘠的现实中

缔造新的文学奇迹。

换句话说

是作者神秘的魂

——它自然不能被技巧所概括,

它当包括想像力及其他

不过到底有没有才华

确切的判定方法没有

只能靠自己体悟

自我分析,他人评价

都很重要

关乎一些人所谓文学雄心的意义

我有一篇文章

SolitaryMystery:关乎文学的宣言?

zhuanlan.zhihu.com图标

这也太简单了吧,不就是去写小说吗?


写就对了……


去百科翻看世界各大作家的简历,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从小就生活在有艺术熏陶的环境里,也有的少年时就当各种学徒、经受社会的毒打,他们在中学阶段就可能开始在报上发表诗歌、文章,与此同时,阅读了大量文学与哲学等著作,并且,更厉害的还掌握了好几门语言甚至精通音乐绘画,这些人到大学或社会大学深造,在服完兵役之后,再过几年,有了对世界、社会、自己、他人更广阔深刻的认识,这时,通过已有的积累,摆脱了过去在写法上的稚嫩,开始更加用心地创作。这样的作品当然很难不成为经典,这样的作者很难不说是天才。

如果想成为小说家,大量的阅读写作是少不了的,除了写、多写,在枯燥中工作,没有别的途径。这项工作比想像中困难,但并不一定要用它占满一天的大部分时间,相反,肯认真在创作上投入两三个小时,再花些时间看书,就能有所成果了。至于成就,有运气的成分在,但关键还是在于创作本身。

不过,网文的连载模式不在这种体系的考量范围之列。如果想靠创作吃饭,成为网文作者,就需要更多考虑受众的口吻,及时把握市场走向,进行作品风格的修正,同时保证稳定甚至更多的更新量。需要天赋与运气的加成,更多靠坚持,还有在不断扑街之中的坚持。这样也未必能成功。

(既然是要成为小说家,那就默认为受到入门认可的意思)


从一个个小故事写起,坚持积累,是有可能的。

加油(? ??_??)?


如果你指传统小说,放弃吧,没前途,它已经脱离人民群众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