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心理问题,也有体力下降或者偶然失误


以前我们的体育老师(曾担任过甲A裁判)说过,点球的精髓是在于要骗过门将。虽然有的球员射点球时,发挥了力量速度的优势,低平球极快的打进死角,那么门将是真没办法。

至于如何欺骗门将,你的助跑,停顿(晃开门将重心),甚至是眼神都能够去欺骗门将,就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当然有些门将真的是碰运气瞎猜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有些神级的门将,身价高不是没道理的。2003欧冠决赛门将的对话,连续神扑点球。2005杜德克在门前夸张的舞蹈把米兰球员都吓傻了。2012切赫和诺伊尔的对决堪称巅峰。除了最后一个诺伊尔误判了德罗巴主罚的方向导致丢球,剩下的每个点球,双方门将全部捉对方向(虽然没有全部扑出去),那绝不是运气好瞎猜的,而是真的能预判。

记得后来采访切赫,怎么扑出加时赛罗本的点球,他说,加时赛的时候,球员的体力透支很严重,这时候踢点球的球员往往会选择发力,顺著脚锋的方向射,所以切赫最后成功地防下了罗本的点球。

差不多这个意思,网友可以自己去找2012关于切赫扑出罗本点球的采访文章。


你永远不知道最后一名踏上12码的球员需要多大的心理素质,对于踢点球的技术需求,我感觉,你找个英冠板凳前锋,和英超顶级射手,在训练过程中,相差不大,但当你万众瞩目,在一场决定最终冠军走向的比赛。带著万千球迷的寄托走向12码的时候,你承载了他们所有人的梦想,你可想而知,心理素质差的,腿软发抖太正常了


九成都是紧张导致动作变形踢得太正。12码的距离就算球速不快,角度到位打地滚球是很难扑的。大多数罚丢的都是角度不够的半高球。

如果是鏖战120分钟后的点球大战,体力不支也是很大原因。


不是,当你深入理解足球的时候,就可能发现绝不是简单的表面的技术或者心里的原因了


大部分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且到了最后点球决胜负的时候,往往已经体力透支,技术动作变形导致失误。

赶上比较鸡贼的守门员,提前研究好对方的射门习惯,再做一些夸张动作迷惑射手,心里素质差一点的队员就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还有一种情况,对方球员使坏,把点球点附近的草坪踩烂,导致射门时支撑脚打滑摔倒射失点球。


你先说了优秀球员,所以排除技术问题,大部分是心理问题,有的情况也有运气问题,极少数情况下对方门将开挂也有可能。


心理压力大占主要原因,很多点球改变比赛走向,成功了固然是英雄,但是失败了要承担很大的骂名。

而且很多国家队都有指定的点球主罚者,有的时候,你没办法推脱,因为这是一种责任。

运气也占一部分原因,因为发点球就是同守门员在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