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形容詞對立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互補,詞義相互排斥,非此即彼, 如:對——錯、生——死、有——無;

一種是極性,詞義對立但允許中間狀態, 如:大——不大不小——小、高——不高不矮——矮、黑——不黑不白(灰)——白。

實際上,形容詞對立存在不對稱現象,在原詞前加否定詞「不」也能形成對立, 如:錯——不錯。

「錯」的互補反義是「對」,而「不錯」的意思不是「不對」,而是「好」。

這是形容詞對立的另一種情況——正負對立。


通過這張圖我們可以知道:「正確」是符合標準,「不正確」就是不符合標準,正確和不正確是互補的,沒有中間狀態;而「好」是優點多,「不好」是優點少,多和少是一對相對的概念,中間有一些模糊的地帶。

「正確」的反義詞是「錯誤?」,也許因為這對概念具有絕對性,所以「不正確」基本上等同於「錯誤?」,也就沒有必要使用「*不錯誤?」這樣的說法了。

單音節詞和雙音節詞一樣,「不對」基本上等同於「錯1?」,也就沒有必要使用「不錯1?」了。

因為「好?」和「壞?」對立但不互補,所以中間有一種「不好?不壞?」的狀態,因此既可以說「不好?」,也可以說「不壞?」。

「不壞?」和「不錯1?」的意思差不多,不過二者還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不壞?」的態度類似於「差強人意」,只給了一個基本的肯定;而「不錯1?」的態度更好,近似中等或中等偏上程度的肯定。

但是「錯1?」有一個規則,就是只能用於否定式。我們可以說「壞脾氣」,但不能說「*錯脾氣」。

我猜測,原因是「壞」和「錯」的語義傳承方式不同。

「壞(壞)」的古義是「房屋倒塌」,引申到「拆毀、破壞」,引申到「衰敗」。但是這些古義在現代漢語中基本上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由「衰敗」引申出的「惡劣、有害」之類的意思。也就是說在現代漢語中,「壞」的義項比較集中,引申方向少,指向明確。

而「錯」的意思非常複雜,詞就有三個。

「錯1」來源於「逪」,表示「交錯」,引申為「避開、錯開」,引申為「不正」(即「錯1?」),引申為「過錯」,最後引申為「壞、差」(即「錯1?」)。

「錯2」就是本字,金字旁,表示「在凹處鑲或塗金」。

「錯3」來源於「厝」,意思是「打磨玉石的石頭」,引申為動作「打磨玉石」。

由於「壞?」和「壞」的其他義項整體上是一致的,所以用起來也比較自由;但「錯1?」是三個詞中的一個詞,而且還是這個詞的最末引申義項,而且它的使用頻率比「錯1」的其他義項低,所以為了避免和繁多的義項混淆,就只允許它用「不可能混淆」的否定式。

綜上所述,由於「運氣不錯」里的「錯」是指「錯1?」,其反義詞是「好」而不是「對」,所以不能用「對」。


不錯是一種近乎中庸的信念,堪用而不張揚。讚揚時稱好,覺得堪用稱不錯。對也是讚揚,還行/還可以則是勉強堪用(和不錯不同)。具體形成用什麼詞表達是偶然的,但至少可依據信念不同而區分為幾個概念位置。好/對同位,但和不錯不同位。


不錯的是還好,還行的意思。並非與「對」相對的「錯」。


在這裡它的意思不是「正確」,這個語境下(「今天天氣不錯」),「不錯」的反義詞不是「不對」。具體可以讀一讀竺家寧先生的《漢語辭彙學》里 同義詞與反義詞一節。


雖然「錯」的對立形容詞是「對」,但這裡的「不錯」對立面是「不好」。

因此,這裡的「不錯」表達的是含蓄態度的「好」,即形容「運氣」好壞的程度,而不是「運氣」的對錯程度。


哈哈哈,各位答的都很精彩啊。

我有一個假設,即這個詞是日本進口的。

即這個運氣不錯,來自於日語的:運がいい
がいい在日語里是好,那麼硬譯就是運好。
也就是好運。
細摳字眼が,是表示委婉講述的心情;表示希望難以實現的心情

いい,是很好。
也就是運氣不錯的意思了。


因為運氣不錯這個詞是運氣不差的美化版。

傳說中的漢漢翻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