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希望我的提問沒有出現瑕疵,各位大神請多指教!

本人西班牙語專業,英語必然也是熟悉。學過其他兩門語言後,愈發覺得中文在說話交流中的語法顯得十分隨意,似乎怎麼說都能讓對方理解意思而且不容易造成錯誤語法。世界上是否還有類似的語言?其他語言是否比中文更加嚴謹?能否解釋中文形成如此語法的原因?


這個問題問得不錯,謝邀。

看了其他知友的評論,有回答得很專業但沒停留在實踐上的,有憑著自己的主觀理解勉強回答的,也有無力回答、轉移重心的,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在此尊重他們的回答。

接下來,說說鄙人的看法吧。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過,中國沒有哲學家,中文也很不嚴謹、根本不適合哲學創作。

黑格爾的這句話真黑,不僅黑了中國歷史上有過的所有哲學家,並黑了中國民族的智慧結晶——中文,恕在下不敢苟同。

作為一個有十多年中文創作經驗的、從小接受中國文化熏陶的、以中文為第一母語的、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世界上最嚴謹的語言的確是德語,最浪漫的語言是法語,最簡潔的語言是英語,最適合文學、藝術創作的語言當屬中文。

中文和世界上其他語言的不同之處在於,中文的嚴謹性和曖昧性都非常高、且非常均衡,對於中文,表達一個確定無疑的意思所需要使用到的詞語其實是唯一的,中文之所以有那麼多近義詞,就體現了它對每項事物的具體釋義的變態、苛刻的追求,雖然詞義相近,但那種細微的差別已被很精確地區分開來了。那麼,你的任何確定無疑的表達都必然存在唯一精確的遣詞和造句。中文的語法並不嚴謹(不過這為它的柔韌性提供了基礎),它的遣詞釋義部分才是最嚴謹的(所以才會有賈島「推敲」之美談),也是世界上最精準的。

比如,「虛弱」用以形容短期的身體狀態(類似於「天氣」),「孱弱」、「羸弱」形容長期的身體狀況(類似於「氣候」),「脆弱」用以形容人的心理強大程度處於較低水平,「軟弱」、「懦弱」用於形容人的性格,「薄弱」用於形容人的意志強度不夠,「瘦弱」用於形容人的身體肥胖程度。

但光精準還不足以表達文學,文學藝術的表達不僅需要精準,更需要徘徊於曖昧之中。所以中文的另一面優勢又展現出來了,那就是它的恰到好處的曖昧性和拉伸性,也可說是一種語言的「彈性」、「柔韌性」。中文的柔韌性非常強,一個中文句子由於中文語法本身的不嚴謹,有時候會誕生很多歧義,也會有雙關語,不同場合,同一句話按不同的輕重調或節奏來朗讀,會有不同的效果;有些兩個字數的詞語,順序顛倒下,或者讀音變一下,也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比如「素樸」和「樸素」的意思有非常微妙的差異。

「樸素」更適合形容穿著和生活方式,「素樸」更適合形容人格和靈魂的氣質。

有時候對待關係程度不同的人,一個詞語的褒貶意也會互換。

比如兩個陌生人之間非常生氣地互罵「傻逼」、「智障」,就是種侮辱。如果換作兩個愛打鬧的、關係十分親密的室友之間擠著笑臉,互以「傻逼」、「智障」相稱,則是一種幽默搞笑的假嗔之意,能夠歡樂氣氛。在以上例子中,同一個詞的褒貶義就發生了反轉。

古人再給這隻中文的老虎安上「賦比興」的翅膀,以及各種修辭手法,暗諷、暗語、暗喻,疊聲字、藏頭詩等,它的意義指代效果就會得到超級靈活的發揮。

文學家們並不追求中文表達的完全精確,以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在追求中文的中度的精確時,同時追求著中文的含混和曖昧,在精確和曖昧之間有一個徘徊的運動,中文表達的獨特藝術效果就會由此運動而產生。

中文並非世界上最嚴謹的語言,但中文必定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語言,同時具有嚴謹和曖昧並能游移其間進行雙向度運動的語言。再加上中文在中國文化的熏陶和改造下,中文被賦予了很多中國本土文化內涵,其魅力與日俱增,不過也指數增加了中國古典典籍的對外翻譯難度,畢竟操著現代白話文的中國人讀起古文來都很困難,更別說外國人了。像什麼「東風」,你翻譯成外國的任何一門語言,人家只知道是東邊吹來的的風,從小受過中國語文教育的高中生,卻知道「東風」一詞代表「春風」,文學底蘊深厚的創作者更能通過「東風」一詞挖掘和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氣息,以及古典詩詞的韻味。

作為經常寫歌詞的人,我最後再舉個例子。由聽英文歌就可以看出英文質地的那種顆粒感,它是這種形狀的的:

「……… ……… ……… ……… ……… ……… ……… ……… ………… ……… ………」中文歌詞則給音樂帶來了非常柔韌的質地,它決定了中文不適合歡快、彈跳、重疊和強力的節奏,相反,中文絲帶般的質地決定了中文流行歌曲更適合憂傷、凄美、連續、拉長和緩慢的節奏,方塊字的音色適合被舌頭「拉得很長」,中文流行歌曲的結尾往往會有一個減弱的拖長的尾音,在意境的延伸和餘韻的建構上這個悠長的尾音非常重要。

相比之下,中文歌詞的形狀是這樣的:

「—— —— ——— —— —— ——— —— —— ——— —— —— ———」

以上只說了中文性質的冰山一角,更多的觀點還得求助中文語言學家們。我在此僅以中文的實踐性創作經驗來淺談了下。

總結:中文語法不嚴謹,但不代表中文整個就是不嚴謹的,它的遣詞釋義部分非常嚴謹。中文的語法結構確確實實不夠嚴謹,但反面來看,方塊字組合成句子後,音韻和釋義變化上的柔韌性非常高。

漢語有一個從綜合語向孤立語逐步轉化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漢語也逐步由使用嚴謹語法表義逐步轉向由理解語境表義。

而語法本身結構嚴謹程度不同,正是漢語和綜合語本質上的不同。

比如上古漢語句法上的粘著性,以及詞法上可能存在的屈折性。

具體的建議自己去看看相關著作,光伸手的話即使把優質答案給你你也會因為不理解某些術語而不能理解。

還有,要理解書寫的漢字和漢語本身是有不同的,比如說古文運動很大程度上就是把書寫句法回歸到語法更精確的上古,而當時漢語本身卻已經在綜合向孤立轉化的階段。

回答答主的問題:1,當然還有除了中文以外的孤立語。2,嚴謹與否並非本質上由語法決定。3,和漢字的使用有一定關係,但由綜合向孤立轉化是現階段語言流變的普遍規律,比如英語。

如果你想說嚴謹,那麼是可以嚴謹的。

如果你想說模糊,也是可以模糊的。

漢語允許你採用模糊的說法,但是其他語言也存在模糊的說法。一個詞(單字詞,多字詞)都可以有著多樣的內涵,自然情況下一個詞的含義是模糊的。很多情況下還有情緒上內涵。漢語有雙關,英語也有雙關。

普通情況下,用英語的人說force,他很可能不是在說有大小有方向的精確的force,而且模糊的,可以用在多個方面的force。

每個語言都有自己表達信息的手段。英語有複數,中文裡有量詞。複數可以表示一個和多個的區別,量詞可以反應量的多少。一隻羊我們能知道它是一隻,一群羊我們能知道它不是一隻。動詞有-ed形式表達發生在過去的時。漢語中也可以加了表示發生在過去。吃飯了,作業寫完了。過也可以,而且與了有一定區別。"那一天我們做過的事","水過了"。了也不只能表示動作發生在過去,它還有其他用法。主格賓格可以標識一個動作的發生者和接受者。比如說He hit me。如果不考慮語序僅用格來表示的話,me hit he,就可以表示同樣的信息。但是英語已經採用語序來確定誰發出動作,誰接受動作,格的作用已經不是很明顯了。現代漢語採用語序來區分,也有特殊句式可以讓使用者採用特殊語序。比如貓吃了魚,是正常語序,可以寫成貓把魚吃了。後者的語序和日語差不多。古漢語中我字可以做主語做賓語,而吾字卻不會做賓語。

日語可以省略主語,一句話還會有很多結構表達語氣情感,很多語氣可以裝在一句話里。也不妨礙他們的日常交流。

自然語言是很包容的。我曾經在某一個視頻材料中,其中的人在說there be句式時,後面的對象是複數,而他用了is。甚至,不止一個人出現這個錯誤。there be句式要說的對象在後面,在說出there的時候不一定能意識到後面其實是個複數。但是這個小錯誤不影響。

每個文明都有他們自己的表達習慣,即使把外語翻譯為漢語,你也可以感受到違和,不是漢語的習慣用法。歐美也不乏邏輯混亂的人,日常說話的也不需要那麼多邏輯。

題主認為什麼樣的語言才是"嚴謹"的?語言是思維的反映。「似乎怎麼說話都能讓對方理解。」可能只是在和母語者的對話中得出的感受。畢竟現實對話,都是有意義的,希望對方能接受的。而且母語者說話是很自然的,不需要刻意思考的。如果和一個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對話,或許題主會感到難接受。

曾經有同學和我討論過"make love to"和"make love with" 哪一個才是語法上正確的。我同學堅持認為make love to才是語法正確的。但是在英文網路上兩種用法都存在,而且內涵上有差別。quora上有相關討論。對母語者來說,兩個都是可以接受的用法,有人說make love to更加native-like。


語法分兩種,一種是描述語法,一種是語言自身的語法。如果題主問的是描述出來的語法,誠然,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任何一本漢語語法書都是不夠系統不夠嚴謹的,但如果題主指的是漢語本身的語法,則另當別論。漢語語法不夠嚴謹似乎已成定論,不僅外國人這麼說,連愛國憤青也不得不承認。但我們不需要悲觀,漢語語法並非不夠嚴謹,而是我們對它了解的不夠。其實不僅語法如此,就連字詞的解釋也是這樣。漢語的語法就像道,百姓日用而不知。

西方人研究語法的歷史比中國早,漢語語法的研究起源於近代洋務運動,時至今日,中國學者對漢語語法的研究都是套用西方語言學的理論框架。如西方語言的名詞有單複數,名詞分單複數,這就是一種語法框架,但這只是西方語言學的理論框架,非要套用在漢語上面,顯然是不適合的。漢語中有很多辭彙無法用英語直譯,英語中也有很多辭彙也無法用漢語直譯。最簡單的比如樹,英語tree,我們幾乎默認樹和tree具相同的意義,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樹和tree都是概念的名,概念就像一個箱子,概念的名就像箱子外面貼的標籤,概念的實,即內涵,就像箱子里裝的東西。建立概念的這種方式是跨語言的,但具體的箱子不同,tree這個箱子裝了兩樣東西,而樹只裝了一樣東西。tree相當於「棵樹」,漢語的樹就是樹,漢語中的樹是個物類,「棵」是個量詞,是對物類的具體化的一步,即空間構造。漢語中諸如樹這樣的基本概念的意義是不包括構造的,而英語等西方語言都是包含構造的,所以我們說一棵樹,他們說a tree,我們說兩棵樹,他們說two trees。蘋果也是這樣,如one apple,apple不是蘋果,而是「只蘋果」,漢語的蘋果是物類,在對物類進行具體化實例化的過程中,可以是一隻,也可以是一斤,當然不限於此,還可以是一種,一藍,一份,或者一口,比如咬一口蘋果。我們說封裝概念的過程如同裝箱子,這個裝箱子的思維過程是跨語言的,但大家用的箱子不同。英語說「this」,漢語說「這一個」,他們只用一個箱子,而我們用了三個箱子,而且第三個箱子是可變的,這一條,這一隻,這一片,等等。從精細程度來說,難道不是漢語更精細,更嚴謹嗎?只是我們沒有建立恰當的系統的語法框架,生硬套用西方語言的語法框架來解釋漢語的語法想像,所以才會產生漢語不嚴謹的誤解。

題主提問是中文,我們讀書的時候有個科目叫做語文,語文其實是兩個字,一個語,一個文。語是口頭的,文是書面的。中文語法這個辭彙本身有問題,中文只有文法沒有語法,漢語才有語法。如果大家同意這個說法,那麼我們對自己的語言確實不太了解,百姓日用而不知。不是中文或漢語不嚴謹不精確,而是我們對自己每天都在用的中文和漢語不夠了解。

不僅如此,我們對漢字的了解更是模糊不清。不是針對尊敬的網友,而是針對包括專家在內的所有人。舉個例子,發是什麼意思?查下字典你會發現有大概50個意思。誰學的來?別說外國人,中國人也記不清這50個意思。如果仔細看這些註解,你會發現,字典里解釋的不是發字本身的意思,而是解釋以發字組詞或將發字放在具體的語境中的意思。結論是,整個中國,沒有人知道「發」字是什麼意思,雖然都認識這個字,都能恰當的使用這個字,但就是無法回答,發字本身是什麼意思。於是,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不僅漢語不嚴謹,就連漢字的意義也是亂七八糟的。發字的字義其實只有一個,發字與其他字組合演變出不同的意義是詞義。以發字開頭的雙字詞大致分為三種,發加名詞,發加動詞,發加形容詞。

發表示某物從位置A移動到位置B的過程。就像射箭,由弓射向靶,單向不可抗力,涉及源頭的施者,目的地的受者。

由位置變化,引申為歸屬或狀態的變化。

發加名詞,名詞由中心的位置A移動到周邊的位置B, 變現為空間中的變化,歸屬的變化。發錢,發米,發紅包,發大水,發工資,發兵等等。

狀態變化。

發加動詞,組成及物動詞片語。發明,發揮,發現,發動,發起,發揚...發字後面的動詞相當於英語的過去分詞,表示一種已然狀態,即物體經歷了未然到已然的變化,物體的狀態從未然移動到已然。這兩種狀態實際上是思維空間中的兩個位置。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塊大陸本來就在那裡,只是它之前是「不現」的,哥倫布發現了之後,這塊大陸就「現」了。

發加動詞,組成不及物動詞片語。發達,

發加名詞,組成不及物動詞片語,相當於從無到有的變化。發福,發病,從無福到有福,從無病到有病。發霉,從無霉到有霉。發神經指的是發神經病,是發病的具體化。

發加形容詞。發冷,發熱

發加動詞過去分片語成不及物動詞片語,發燒,發燙....

以上只是舉一個例子,只想說明我們對漢字單個字本身所具有的意義了解太少。實際上,漢語的每個漢字都值得我們好好的思考它本身的意義。

最近出差和外國人聊天,提及學漢語只需要學會3000到3500個常用漢字即可,如果大家對此有疑慮,不妨嘗試看看3500個常用漢字之外的漢字,看你能認識幾個,實際上,我們幾乎都不認識。這麼說,漢語不是很好學嗎?不是的,通過這3500個常用漢字,我們可以組合出興許幾萬乃至幾十萬的雙字片語,英語里的word相當於我們的片語,而不是單個的漢字。

在出差的長度飛機上恰好看了一部《教授與瘋子》說的是一段與修訂牛津英語字典有關的故事,這個修訂過程不僅跨越世紀,而且是個不盡的持續的事業。關於漢語的字義和語法,我們需要的恰是這種究根到底鍥而不捨的精神。


謝邀

語法這個東西的誕生就是為了染化其他名族更好的了解非名族語言。而且英語又是全球通用的語言,當然有更多的國家願意去了解它,為了

讓那麼多非本地的外族學到,全世界的語言學家都在努力的研究英語,你看短短几句語法,說不定在它普及之處有多少語言學家為它努力

著。你現在看到那麼嚴謹的語法,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加工而成。但是有意思的是,很多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是不怎麼學習語法的,當

然他們的老師也會在小學的時候教授主謂賓之類的,就跟我們小學時候學中文一樣,現在你還記得學中文的語法嗎,周圍好多沒有上過學的

大爺大媽一樣不學習中文,但是你看他們中文說的溜吧,在舉個例子,很多方言說的好的,你看他們從小學不學方言語法和發音,他們是在

生活中潛移默化。其實你學的西班牙語也不是小語種,他的普及率在全世界也是比較高的,但問題是在中國不高啊,沒有那麼多的中國語言

學去研究,改良,精鍊它的語法,中國對它的重視程度不如英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