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回答一下 謝謝


最重要的原因,是波音開發與改良737時,對於機身的參數保留最大的兼容性,另外,翼下懸掛發動機也是一個與飛機操作有關的重要優勢。

737是在1960年代開發的,當時波音在開發小型短程噴氣飛機,已經面對其他美國國內與其他國家,在同一飛機市場的競爭:麥道的DC-9(這是雙發的。。。)、英國的BAC 1-11、法國達索的水星(與737一樣是翼下雙發飛機)、荷蘭福克F-70(後續還有F-100)、德國的VFW-614等。為了減少開發的難度,波音沿用了707/727的窄體機身與矮小的起落架,以及727使用的普惠JT8D發動機,並採用翼下懸掛發動機的方式,以減少維護髮動機的難度(不過也種下了為未來改用發動機時所遇到的難題。。。)。

這樣的設計理念,在737的多個系列也大致維持,包括早期型號(-100與-200)、「經典型號」(-300至-500)與「下一代」的737NG(-600至-900ER)。發展到737MAX,雖然為了要容納更大的CFM LEAP-1B發動機(其實小於其他的型號。。。),而需要延長主起落架的長度,並在MAX-9應用了新的主起落架機械,以便在飛機起飛時提供更大的對地凈空,減少擦尾的風險,但是基本的機身設計則仍然維持,半個世紀以來也沒有變過。

別小看保持機身形態的重要性,因為機場很多設備,都是需要配合飛機的構型,以確保上下客貨與維護的效率,減少飛機在機場停場整備的時間,讓飛機有盡量多的時間飛行,增加航空公司的營收。實際上,這個情況在寬體飛機也一樣:現今的寬體飛機,設計上是要能並排放置兩個LD3貨櫃,這對於提升航空貨運的管理效率至為重要。

不過,737的另一個設計:普通的下方水平尾翼,對於確保其銷路也有一個重要功用。其他的競爭對手,大部分都是使用T型尾翼與後置發動機的設計,而這個設計有一個缺陷。

我們知道,如果飛機仰角過高,流過機翼的氣流會變得不穩定併產生亂流,這樣會導致機翼不能產生足夠升力,也就是所謂的失速(Stall)。而後置發動機加T型尾翼的設計,由於發動機的重量,重心會有向後的傾向,令飛機進一步抬頭,這樣會令機翼產生的亂流,更容易影響發動機與尾翼,令發動機進氣受干擾而增加熄火的風險,尾翼受亂流影響也會導致飛機失控,這種「深度失速」(Deep stall)屬於危險的飛行情況,飛機很容易會因此墜毀。

再加上波音在改良737的過程中,使用更能減少燃料消耗,以及減少噪音的高涵道發動機,令其載運能力進一步增加,可以拉得更多,飛得更遠。而同時競爭的DC-9,雖然也開發了改良的MD-80等型號,但是前述的深度失速問題,再加上使用的JT8D-217,涵道比較低,對於減少燃料消耗與噪音的效果也屬有限;即使後來還開發了使用IAE V2500的MD-90(發動機與A320同級),但是還是無法扭轉其對737與A320的競爭劣勢。

來到這個時候,737已經從小型短距離飛機(其實也就是支線飛機),「演化」成短中距離的小型幹線飛機,而同級的飛機(如A320,還有後來的C919),也沿用了「翼下雙發」的布局。當然了,A320也是非常成功,能與737有力競爭的機型,但737畢竟也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開發與改良,累計的銷量成為同級飛機之冠,也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性價比 維修率 油耗 好過320!


1.同類型(737 320 190等載客量相近)交付最早。737在1967年交付第一架。比320早了20年,如果320出現的早情況可能大不同。波音在設計生產707上經驗充足,同期的道格拉斯趕超不上,DC被波音甩開。

2.先入為主,性能較為穩定。壽命25年,一時半會不會被替換。

3.出現比較早,維護經驗較多,航司也樂意買。尤其喜歡單機隊的航司,一直青睞波音系列或者空客系列。波音機隊的航司,比如山東航空,再次購買單通道時會繼續選擇737。

4.現在空客機隊的航司多起來,比如春秋,吉祥等。MAX事件,中商飛的加入,空客系列越來越成熟,737系列可能會走下來。


主要是活得久,熬死了幾乎所有對手(比如DC9,MD80)等等。

其實在六七十年代,能造幹線飛機的歐美企業很多,美國就有麥克唐納,洛克希德,道格拉斯等等,因此競爭相對激烈,一款飛機生產線的壽命也就20-30年就算成功了,本來737也應該早就被757取代了,但陰錯陽差最後竟然是737取代了757(據說是美國西南航空的關係),結果737延續了近60年,生產超萬架。

而現在主要是民機市場上就空客波音兩架,競爭相對沒這麼激烈,737NG對標320系列在性能上沒有明顯劣勢,再加上亞洲航空需求爆發,趕上了好時候,自然產量就上去了。

但話說回來,737系列的設計潛力已經挖光了,下貨艙寬度小和起落架短導致機翼下發動機安裝空間有限這兩個致命缺點是怎麼改都改不了的,321neo最新款起飛重量已經將近百噸了,適用範圍和商載已經和737拉開檔次了,特別是這次MAX連摔兩架砸了牌子,波音出替代機型已經刻不容緩


個人觀點:737是雙發窄體客機,比起那些寬體機,適合中短途,載客量小的航線。由於機身小,對飛行區等級要求小,可以到達一些重型到不了的地方。還有飛機的維護等一系列成本低,航司可以獲取較高的利潤。


原因很簡單,737剛出的時候和它同意級別的飛機還是三發的,比如dc9或者三叉戟。737是雙發,直接省油33%,載客量還差不多,自然賣的好了。之後就是靠發動機加持以及各個公司路徑依賴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