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单类相机取景延迟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EVF本身比OVF有延迟d1。

二是从看到画面到按下快门,人脑人手有反应时间d2。

解决方案可不可以是:首先持续从CMOS抽取信息,缓存一帧d1+d2之前的画面,RAM开销并不大。当摄影师从取景器看到画面并按下快门时,记录缓存中那帧的画面到卡里。

此时d1+d2得以消除,记录的画面正是触发摄影师想按下快门的场景。d2可以设置微调范围以适合不同人使用。

目前市面上好像没有这种方案的原因,是CMOS特性限制吗?印象中按下快门要先给CMOS清零,重新采集全部像素。


这个是有可能的,但是在无反相机上,现阶段开销太大且没啥意义。

这个东西主要的意义就是方便抓拍,对个人/家庭用户意义比较大,但是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他们更习惯预先按下快门然后后期选片。

手机上已经实现了,就是 Pixel 里面的 Top Shot [1]功能,但它更智能一点,还会分析画面的质量,但这个东西的算力和存储开销都很巨大。

手机尚且是 10bit + 3MP 的信息量(能输出 12MP 但算力跟不上),放到无反相机上那是 14bit + 24-60MP 不等的信息量,这大了 32-160 倍的开销,代价太大了。

还有就是大尺寸 CMOS 速度没有手机上的那么快,目前能勉强满足这个速度的只有 a9/a9II 上面那片 IMX310。其它的全尺寸输出也就 15FPS 的水平,那样子一直连拍缓存瞬间爆炸不说,取景也会变成 PPT 的。

当然未来大尺寸堆栈式 CMOS 白菜价了,RAM 和算力也不成问题了,这就可能了吗?

或许吧,只要电池能撑住……

参考

  1. ^Top Shot https://ai.googleblog.com/2018/12/top-shot-on-pixel-3.html


EVF延迟其实不大…

毕竟是电子延迟…

怎么都比OVF的反光板抬起落下快多了……

至于补偿…

人脑自带各种补偿你不知道么


看了一下日期这是19年的问题,很多高端微单上面已经没有你说的那种延迟了。甚至有刷新率120的机器,另外微单耗电快的问题也在索尼m3系列以后解决了。


这是年初的问题了,刚看到的时候还有些迷惑。

事实上现在已经实现了。比如说佳能最近的m6 2代提供一个raw连拍功能,可以从按下快门前开始连拍保存。但是由于数据量巨大,以30fps的速度拍摄80张就不行了,而且的确没有全像素取样,是有1.2倍裁切和像素掉到1800w的代价的。

佳能(Canon)EOS M6 Mark II京东去购买?

技术上其实很好实现,但是实际上意义不大。考虑到快门延迟这种东西在单反上也是存在的,而且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取景过程中的延迟。这个在相对论效应进一步发现之前是不会有可能解决的了。


2016年上市的奥林巴斯em1 mark II可以记录下你按下快门之前CMOS读取的图像,所谓的预拍摄。2017年的松下G9还有今年上市的佳能m6 mark II也都有类似的功能。


有的,em1X,有一项功能就是从半按快门时记录满dram的帧,所以可以跑完重新选。就是你提到的功能。

片上dram可以存储数据解决你说的问题。


奥林巴斯 em1 mark ii 的 Pro Capture模式已经实现了,高速抓拍非常有用。半按快门触发图像缓存,完全按下快门时记录缓存的照片。最多纪录99张,60fps, raw格式可用。

很佩服题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能思考这些。


得看你拍什么吧,我觉得百分之99的题材最新的都不会有影响。就几十毫秒的延长能差多大。。。


取景延迟指的不是你按快门时延迟导致抓拍失败...毕竟这个反而不是啥大问题

大问题是持续取景时因为系统延迟导致肉眼所见画面与实际画面直接的延迟,举个例子 你双眼睁开时双眼画面哪怕只差10ms你都是可以感觉出来的...

而CMOS不是时间机器,无法提前预知他将记录下什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