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一下問題,因為突然發現中藥好像分兩類,熬的和粉末的

再次更改一下問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16418/answer/506875336

我是根據這個回答產生的想法 請不要跟我杠 謝謝

鏡像問題:http://www.zhihu.com/question/294316418


謝邀。

我想題主的這個問題要分成三個問題來看。

第一個,題主所說的"燉湯的時候,營養在肉里不在湯里",這個觀點並不完全準確。

其實在肉湯里是有很多的氨基酸,小分子多肽類物質,脂肪等營養物質的,能溶解進湯中的物質一般是水溶性,或分子"短小",或微粒"分散",即便不是水溶性的物質,也可以通過一些物理過程使它"溶解"於水。比如"白湯",其中的脂肪被乳化形成了水包油的微粒,進入小腸可以比較容易的開始消化過程。且脂肪微粒更為分散,比表面積大,消化速度快。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湯中雖然營養物質的總量較少,但是更易消化,對身體虛弱、消化能力差、急需營養補充的人來講,是較為適合的飲食形式。而如果是正常人,吃肉獲得的營養物質總量更多,但是相對湯中的營養物質,對消化系統的負擔較大。所以說湯"補",要看服用的對象,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再看第二個問題,"為什麼熬中藥只喝湯不吃藥材呢?"

這是因為中藥是有很多劑型可以選擇的,如果吃藥材,我們可以把藥材粉碎成藥粉,做成"散劑",散劑顆粒越細小(比表面積越大),消化速度越快。如果想要散劑消化慢一些,可以加入蜂蜜等輔料粘合劑製成丸劑,從而達到緩釋的目的。

而湯劑,是利用溶劑將藥材中的有效成分進行提取之後服用。這個溶劑可以是水,可以是酒,可以是酒水混合物,也可以是油。而熬制的過程,使得溶劑升溫,加快了藥材中物質的溶出;高熱對一些藥材中的有毒成分還具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有一定的"減毒"能力;也有一些藥材,在高溫煎煮的過程中發生新的化學反應,生成新的物質作用於人體,這個"群葯共煎"是必不可少的反應條件。

所以,"熬中藥",是指定了你要用"湯劑"這個劑型,既然湯劑是溶劑提取物,有效成分都在溶劑里,所以只需要喝掉溶劑即可。

如果需要吃原藥材,那麼會指定你使用原藥材直接打粉製成的"散劑"。

有時,為了方便服用,有些散劑是需要用水沖服的,這時候就是"既喝湯又吃肉"了。

第三個問題,"顆粒粉末中藥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句話里實際上涉及了兩種劑型"中藥顆粒劑"和"中藥粉末"。

中藥粉末,就是我前面說的"散劑"

而中藥顆粒劑,是指中藥經過水提之後,濃縮乾燥製成的顆粒,就是藥廠把單一的中藥材或者是一個中藥方子,給你熬好了,然後把熬出來的水給你濃縮濃縮再濃縮,最後一乾燥製成小顆粒,你在吃的時候,只需要用熱水一衝,就可以喝了,比較方便。

它和湯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單一藥材的顆粒劑上:在最後服用時,往往是幾種單一藥材混合組方,直接熱水沖服,看似簡便,但是由於缺少高溫煎煮,無法"群葯共煎",所以可能會有一些化學反應無法發生,造成最後用藥效果大打折扣。

但由於單一藥材的中藥顆粒劑出現較晚,對"群葯共煎"過程中化學反應的研究不足等原因,這類劑型的實際臨床效果還需更多深入研究與觀察。

個人所學有限,論述可能有不足之處。歡迎討論與補充。


我好想以前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

1,喝湯不是我郭人才有的習慣

2.題主一個自己試試.買過甘蔗或者蘋果.切小塊.或者粗粉...下鍋里煮.每次30分鐘.換水,煮3次..然後你在嘗嘗.甘蔗或者蘋果的味道...就知道了.

魯迅說過..絕知此事要躬行..


葯食兩用之品比如山藥,龍眼肉,雪梨,百合這種當然既喝湯又可以吃掉。可是大部分根莖類藥材又干又皺,都是木化部分、纖維,口感差也難以消化。像甘草、黃芪,你煮茅根馬蹄甘蔗水的時候馬蹄可以吃掉,甘蔗可吞不到肚子里。

中藥的湯劑是傳統劑型,藥材不是煎一次就扔掉的,一般是煎兩次以上藥液合併。

藥材裡面的水溶性成分和一些脂溶性成分都會有溶出,其中的不溶性成分首先不在傳統的藥效範圍以內,它們不一定全是有效成分,可能會含有毒性成分、無效成分。全部吃掉也不現實,因為喝湯劑都喝飽了哪個病人還願意再多吃幾口啊。


因為信仰在湯裡面啊。

中醫喝的不是葯,是信仰啊。

你們想想,是什麼人,才敢把未經毒理檢測,未經有效性驗證,又苦又噁心的黃湯往嘴裡喝?

當然是信徒啊。

中醫的信仰在哪裡,那麼效果就在哪裡。

你信湯,那效果就在湯里。

你也可以信藥渣,那就可以把藥渣放到十字路口讓別人踩,病就好了。

你也可以信中成藥,也可以信藥粉……

反正,只要信就可以了。


動物和植物不一樣的呀

舉個例子,泡茶

肉的主要營養蛋白質是大分子,當然不可能溶於水了啦,而且礦物質也是不溶於水的,但是植物就不一樣了,你把茶葉理解成草藥就完事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