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义务教育比不过几年留学见闻?


她算什么主流,正是因为这样的例子少,所以一旦出现,就容易被放大。

许可馨们这种思维很大一方面是洋奴思维在作怪,这个可以追根溯源到一百多年前甲午战争时期。泱泱天朝大国居然被罗圈腿打败,众多国人陷入自我怀疑,相当多人崇洋媚外,对本国极端蔑视,这是许可馨们产生的伊始。

二三十年前大量西方新鲜事物涌入中国,这种思维再次甚嚣尘上,非常多人想方设法脱亚入欧,移民去他们心中的「发达社会」。

十年前这种思维达到顶峰,遍地公知。

而随著近十年国内不断发展,这种思维早就渐渐被淹没了,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几年前的公知群体?为何当年颇有影响而现在大多沉默了?」有很多回答都非常好,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提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说完美诠释了许可馨们,在他们的眼中,一切原则都是不存在的,他们可以用任何手段获取他们所要的利益。

并不是说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不对,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当年能留在英国工作,我可能也会选择留在英国工作两年,不会一毕业就回国。

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底线的,许可馨们踩了红线,那自然就要遭到所有人的厌恶。

留学生的主流思维是什么?

我觉得应该想起来去年部分香港废青全世界搞事情的时候,有多少中国留学生站出来举著国旗唱国歌。

我永远记得去年8月17,废青企图在伦敦示威闹事,当天大批留学生和华人华侨自发拿著国旗走到街头抵制,我朋友圈都转疯了,新闻的标题也是「数百名留学生伦敦街头唱国歌,废青落荒而逃」。

想起来中国打上半场疫情的时候,有多少留学生第一时间从各国搜罗口罩等物资成箱往国内搬,我们剑桥的校友群那时候天天都在想办法,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一张纸都有正反两面,何况成千上万个人。最近出现的很多和留学生有关的话题,都不怎么好,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许可馨这样一颗「老鼠屎」迁怒到所有留学生群体,在国外的留学生无依无靠,在疫情爆发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国,没有什么不对的。

小时候被教育热爱祖国是懵懂的,大人老师怎么教,我们就怎么记,随著阅历的增加,你才会发现,热爱祖国是刻在骨子里的,是与生俱来的,留学生哪怕身在异国他乡,祖国是永远的家。

准备留学的朋友

可以关注我的专栏,全实战干货:

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zhuanlan.zhihu.com图标

申请美国的同学,可以关注哥大学姐的专栏,超级系统:

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zhuanlan.zhihu.com图标

不算。以前以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现在发现不止一颗。偏偏我还是粥的一部分

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是很爱国的,平时发表的言论也不会用留了学就如何如何有优越感,推翻之前在国内接受的教育。当然,也可能是我们只是硕士研究生,在国外时间不长,只是一年多。

我个人反正挺讨厌搞舆论压力的,因为哪里的媒体都是喜欢搞大新闻,赚流量。可能是因为我是学法律的,之前有些案件就是给法官很大的舆论压力,所以对舆论挺反感的。因为舆论往往都有人导向,很多到了后面就变成了煽动性的,容易过激。

我更讨厌动不动就张口闭口谈自由谈人权,在我看来,有些东西不过是因为资本家所需,维护社会稳定,稳住群众而造就出来的。比如西方的言论自由是否真的就言论自由?就连BBC都有自己的政治倾向,报道为政治服务,有些并不属实,只报道他们希望看到的,他们爱看到的,以此左右影响群众对一些事件的看法,进而发表他们所希望看到的言论。

当然,也可能是最近这一年多,虽身在海外,但发生的很多事件,如香港事件,台湾事情,疫情等等,对我进行了免费的又最真实的爱国主义宣传,加之我已毕业回国,感受不了疫情期间还身处海外的那种感受,所以不认为这类人是留学生的主流。

而且我学弟,中国打上半场的时候,他就在伦敦拚命筹集物资送回国,现在他本人也在宿舍买够粮食自我隔离。也可能是因为专业性质不同,法学院很多需要考试,回国多有不便,需要翻墙出去听课,毕竟还有一个月的课而且是后半期内容重要,考试虽然也改为线上,但翻墙也挺不方便,所以多数就呆在伦敦了,没回国。其他专业有的只需要论文结课,下载够论文资料,回国也能够完成,所以回国更好吧。

但这次滞留事件也让我们这群留学生进行反思和警醒,不要自比以前那些有名的爱国留洋学生,毕竟我们还未做出任何成绩。不要轻易地去做此类舆论来解决自身的事情。要看到国内基层的工作压力,要清楚很多事情不是想当然地马上就能解决,要相信大使馆和政府不会也不愿意不管海外滞留的留学生。不要去拿什么美国不管控他们的美国人入境。要清楚,虽然自己只是一个人,但是类似情况的留学生每年有近百万人,没有一个国家有如此多的数量,所以与其他国家撤侨之类的新闻没有对比性可谈。如果美国也有上百万的人数需要撤侨,你看看他撤不撤,历史上有哪个国家的撤侨数量有上几十万?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也不是拍脑袋的事情。不是国家不撤侨就不关心海外的中国人,如果真的不关心,各国大使馆不会搞视频连线了解留学生情况,不会发放健康包给到各个留学生。至少我知道的比利时和英国都有留学生领取到了大使馆发放的救助包。(这两天外交部也说会陆续发出50万份健康包给海外留学生,也会商业包机接需要回国的留学生回国,国家真的没有忘记我们,即使操作难度再大,也一直在筹备著,有什么好抱怨好不满的)

我想,看到国家的好,别人的好,时刻懂得感恩的,才会是主流。至少我愿意做这样的一个人。

刚在网上看到关于这位许同学的一些言论 很抱歉,写这个的时候还没看到她的一些蜜汁言论。我觉得这类人在哪个群体里都是属于老鼠屎的类型,别污了留学生这个标签。魔幻的2020,魔幻的人。这位跟那个云南留美女孩一类人,而且她可能还坑爹(如果她爹真的是体制内)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让留学生群体站在了舆论中心上。感触最深的便是,我们每一个留学生就个人而言无法代表留学生这一整个群体,但应该不要忘记自己身上有留学生这个标签,在海外言行举止要注意代表著国人的形象,对内,在这么一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要三思而后言,而后行,说话要过脑。若每一个留学生都如那些极个别精致利己主义者一般,只顾自己,说什么做什么不顾后果,那么长此下去,必然带来负面连锁效应。因为标签这种东西不是想撕就能撕,也不是你自己说一句反正我不care就可以的。人还是要有点集体意识,自勉互勉。

反正我和身边出去读研的同学不论在海外还是回国都是小心翼翼维护著自己的国家,维护著留学生这个标签,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更客观地评价一个群体,有更多的人因为这么多优秀善良世界观强的留学生而愿意向上地走出去看看,回馈祖国。然而老鼠屎坏粥啊,几个月前香港事件留学生在海外护国刷起来的正面形象就这么被毁得差不多了


不是。

前几天外交部出了一个数据,如今共有160万留学生在境外求学,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了。根据我在美国读书见闻,留学生在国家和民族认同上的观点其实与国内是一致的:一部分人非常爱国;大多数人认同中国,但平时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一部分人跪舔西方。

对于大多数留学生而言,留学是生活方式的选择或自身利益的考量(比如某些岗位要求海外经历),往往不涉及爱国和认同感的问题。这类留学生大多持」看看外面的世界,体验不同的生活「的态度,对西方文化有限度地接受,始终保持对中国的认同。毕业之后要么直接回国,要么短暂工作以增强回国后的竞争力,部分选择长居国外。这类留学生一般存在感不高,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只在春节、国庆时会发表一下爱国之情,可能大多还是在朋友圈。但如果出现对中国或中国人的歧视、抹黑事件时,越来越多的此类留学生愿意站出来坚决发声。因为很多此类事件只是小范围流传一下即被解决,国内一般也不会听说。

非常爱国的是少数,一来非常爱国的人可能不愿出国,二来对于正经读书不混日子的留学生来说996是常态,平常很难有精力关注其他问题。这类人在闲暇时会自愿在外网贴一些中国的正面信息,也会在外人日常抹黑中国时尽力驳斥。

跪舔西方的人数介于两者之间,但因为跳的比较欢存在感更加强烈。这类人要么对西方全盘认同因此敌视中国,要么因为敌视中国转而选择全盘认同西方,是大多数留学生最讨厌最鄙视的人群。这些人的构成也比较复杂,有的是家境优渥选择移民并看不起中国的,有的是被洗脑而形成刻板印象的,有的是自作聪明以为狠踩中国能够帮他们获得西方认同的,有的是心里有小九九想靠这个攫取利益的。这些人如果移民成功,那就是抹黑中国的先锋;如果不成功,那就是抹黑留学生形象的主力。

总结来说,大多数在异国读书的中国学子和在北京读书的山东学生在对待祖国的心态上并无差别,而像某位国内戴著五层口罩赴美呼吸香甜空气的女士会遭到所有人的唾弃。


有些话只敢匿名说。

其实吧,「留学生」就和「外国人」一样,并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群体。

出去念高中的,和出去念本科的硕士的,和出去念博士的,有很大差别。

去英美澳加的,和去德国法国日本的,和去越南泰国菲律宾的,有很大差别。

出国前生活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和生活在南京杭州重庆这种二线的,以及生活在农村县城的,有很大差别。

去念哈耶普牛剑的,和去念社区大学的,有很大差别。

更何况,人家给不给你说真心话,这个也不好说。平时在微博朋友圈天天哭嚎这里真差真不是人呆的地方国内真好真幸福,然后毕业拚命留在当地完全不考虑回国的人,我见过远不止一个。

所以,这个提问本身就难以成立。毕竟,什么才是留学生「主流」的思维这个很难判断。

当然了,这些话也只敢匿名说了,要是有不熟的人问我,我肯定捡ta喜欢听的,或者至少不会引起ta反感的东西说。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个策略。

从这点来看,许可馨这种做法肯定不是留学生里的主流。


说实话,出国之后发现留学生往往更爱国。

私以为很多人不爱国不是因为留学,他/她留在国内也照样这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