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六季辩题「爱人离世,你会把他的记忆交给AI吗?」

詹青云辩论视频https://video.weibo.com/show?fid=1034:4449512383774756

詹青云的观点


我对詹青云的表现很满意,她每次辩论之前都会先拆对方的点,再阐述自己的点,由浅到深,层层递进,而黄执中每次辩论都只打一个点,说的太深,感觉都不是在辩论而是在给观众洗脑 必须认可他所说的价值和结论,否则我都会感觉自己太low了的感觉

辩论我还是喜欢詹青云的风格,本期詹青云的表现我个人认为比黄执中好


拆了

因为黄执中整篇论述在于: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值得被记住(其实换了辩题)而不在于「我」做的决定

我问你:第一个问题:如果本人不愿被记住?难道记忆还非要被留下来嘛?(比如:卡夫卡)到底孰对孰错?(在此不做论述)

第二个问题:如果「我」这个对象是没有必要的话?那问我干啥?这道辩题就是在问「我」的决定!

逻辑学中,是不可以从(应该要被记得推出我必须去做)!其实詹青云第一句话就说了,因为黄执中每次都只打一个点,你还想她怎么拆?这次黄执中论述有效性真的很差!


没有。黄执中说,我不吃水果。詹青云说,人家问你吃不吃苹果,你这样回答不对。

第一个点,是辩题本身的漏洞,而且对方一辩早已立过了,詹青云拆都没拆,直接把已经打死的点又捞出来说了一遍。也不知两人怎么搞的,开杠还在纠缠这个有权无权处理的问题,既然无权处理,你们还辩个鬼啊?看得教人捉急~

后面的点,几乎全是漏洞,只因是她后说的,如果是先说的,会被黄执中拆得象筛子。

投票投成那样,大约是观众对黄执中审美疲劳了。说什么虚伪傲慢,我就不明白,怎么就虚伪傲慢了?

我喜欢他的「傲慢」,不去刻意讨好观众,始终秉持自己的风格;始终不用纯粹的技巧只用技术;始终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输出;始终能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詹的高光时刻还是在上一季,这一季的表现真的很勉强,尤其这一期的表现,除重复一二辩的点外,只说了一个点:Ai突破奇点,人类分不清回忆还是存储的回忆。可是,这重要吗?我们区分是为了思考,思考又不是为了区分。我们区分不了蕃茄是水果还是蔬菜,还能影响我们对蕃茄的种植和研究,或者喜爱吗?记忆值得不值得什么的,就是在没话找话了,记忆从来都不是由你去根据值得不值得去选择的,忘记的无意忘记,记住的本在心头!


詹青云完全破了黄执中的立论啊。

黄执中只有一个论点,每个人的记忆都有价值都值得被留下。大家都同意这个观点,他说的也很动人,但仅从价值来立论,卡夫卡的手稿没有价值吗?

有价值的东西就该被共享吗?首先应该问问创造这个「价值」的人吧。但这个辩题成立的前提是死去的爱人没有来及回答这个问题就去世了,或者ta本人对这个选择很暧昧,没有作出明确的回复。如果有明确的答案,就不值得一辩了。

这个前提下,卡夫卡的例子就太具有力量。卡夫卡活著的时候是明确不同意的,却在他死后被他的「爱人」向世界共享了,卡夫卡自己的意愿成为了「被背叛的遗嘱」。

这个问题的关键,根本不是黄执中说的 他的爱人的记忆有没有价值的问题,而是我们都同意死去的人的记忆有价值,但作为爱人的你有没有处置权的问题,这是一个伦理学问题。詹青云用寥寥几句都破掉了黄执中的立论。

后面青云没有抓这这个问题继续讨论伦理学问题,因为这个不算是这道辩题题面想讨论的问题。这道辩题想讨论的还是死去爱人的记忆对那个活著的爱人的意义。

————补充

死去爱人的记忆被活著的爱人私有,这个才是题面真正想讨论的问题。也是大部分死去的人可以接受的限度,把秘密和记忆留给所爱之人。

把记忆向大众公开,和把记忆留给爱人,这两者是质的差别。前者的伦理bug太大,因为毕竟没有拿到死者的明确授权。后者才是值得讨论的,才是一个还活著的爱人可能有权利去处置的范畴。

还有一点想感慨下,现场一时估计大家都难把这一层一层的关系想清楚,但青云提到卡夫卡的例子的时候大家还是凭直觉觉察出了执中论述中的破绽,这个例子可是太棒啦。


算拆了吧

黄执中的点是所有人的记忆都是值得留存的。

詹青云说要不要留存,留存什么应该由这个人自己决定。

虽然毛冬在一辩就设立了留存记忆已经得到爱人的同意,才会给你选择权,但由于这个题目里没有提到,范围是可争的。

黄执中这期画大范围论证,没说三段论而已:所有人的记忆都应该留下来,爱人的记忆属于所有人的记忆,所以爱人的记忆也应该留下来。

这个打法观众并不买单,除了觉得论证不在题上之外,实际上一部分也在于一个楔在正反两方但始终没有很有优势的争出来的一个点:爱人意愿。这个死去的人到底要留存什么,留存多少,其实是ta的事情,硬要配偶做决定,只能是一边默认ta愿意留,一边默认ta不愿意留,一边给出「既然轮到我选择了,那ta一定先同意了。」一边强调「你知不知道ta有多少秘密是不愿意公诸于世或者被你看见的。」显然这个最终是反方比较有优势的。

詹青云论的更加翔实,论点题主已经写了,驳论和立论都不错(和她本人其他场相比不算特别好的),跑票多是应该的。


我认为没有,至少没有清晰的拆解,否则的话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存在了

詹的观点(从知乎上粘来的):

1、正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应该自己而不是爱人选择要不要留,应该留部分而不是全部。

2、如果AI是弱小的:拙劣的模仿不会带来安慰,记忆无法成长。3、如果AI是强大的:我们无法再分清真假,要么迷失在美好幻觉里,要么破罐破摔把自己变成真正的孤岛。4、我们交付的记忆要不要有底线,技术要不要有边界和反思。5、遗忘并不可怕,遗忘让我们沉淀出真正珍贵的回忆。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948947/answer/935969906

詹青云 的论点其实很弱,照她的说法,照片也是弱小的ai,「拙劣的模仿不会带来安慰,记忆无法成长」,看照片也只能让我们更悲伤。那我们会把照片删掉吗?我们是不是也要把对方的名字忘掉?如果AI是强大的,那么我们要考虑一个灵魂是否存在的问题?AI是强大的,是不是说这个转移了记忆的人还活著呢?目前最强大的AI就是人类的肉身。

这次辩论里面有一个人的逻辑隐晦的涉及到了灵魂是否存在的问题。我忘了是谁了。

另一方面

黄的点

1、爱人的记忆有没有留下来的价值不应该单看对我的意义。

2、记忆就是一个人活著的证据,每一个人都有人生起伏和心得感悟,却只有帝王将相的记忆有机会被保留。3、这个技术可以平等地留下每一个人存在的证明,让他们平等地享有被后人发现的机会。4、未来的平凡人,将从现在平凡人的经历中获得小小的共鸣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948947/answer/935969906

黄的点在当时的赛场上几乎是横扫的。我没看到反方有任何人正面驳斥他的点。

那就是黄偷换了概念。正确的拆解方法是:本次辩题说的是是否要交给AI,说的不是是否要删除对方的记忆。其实这是一个肯定的权利,而不是否定的权利(你只能决定是否给AI,但是你不能决定是否删除)。你可以把伴侣的记忆交给AI,但是你无权决定是否删除伴侣的记忆,这个记忆仍然可以存储在某个介质中(比如硬碟),作为故事,历史来使用。

只有正方一辩的毛东提到了,如果要交记忆,最好交给AI这个点。算是补充了黄的逻辑。

詹 的 整个论述,仍然在我们是不是要保留爱人的记忆这一点,这在现场观众看来仍然是是否要「永久保留爱人的记忆」。并没有指出黄的这个漏洞。也没有针对毛东的 「如果要交记忆,最好交给AI这个补充点」。

我看到有人举卡夫卡这个例子。这个也是偷换辩题好吧。如果记忆的主体明确表示了不希望保留,那这个辩题就不存在了。

这个辩题的存在的一个默认前提是,在记忆的主体没有明确保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而且黄的观点也包含了这一点,那就是在大概率下,普通人是希望自己不被历史遗忘的。那么如果记忆主体没有明确表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个例并不能否定这个普适性的辩题。


当然拆了,重点是要不要用ai记下,没人说灵魂不平等。黄执中在诱导观众至整个辩题中某一个极其歪的点,詹青云成功拆了他的点而且逼得他只顾得做自己的笔记来不及指定辩手了。


怎么说呢,执中说了,也许有一天,另一个男孩会读取你的记忆,会开启新的人生。这句话其实是对羊葛莉说的,言下之意就是:现在就有人来读取我了,山高路又陡,你自己多保重吧。青云完全不懂人家的意思,还再说什么2017的冬天,殊不知执中学长期盼这个2019的冬天已经好多年。。。。。


我是被黄执中戳到点了,其实强调的是牺牲。因为前段时间在经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