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这种反智和反人类的行为一直以来备受消费者的质疑。依据新版广告法,此类宣传口径如果是在电商环境下,很容易被举报,但实体店消费时,是否也可以根据广告法来投诉店方?以及是否可以凭消费小票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

此问题不只针对星巴克这一家企业,也针对绝大多数餐饮行业和零售服务业。


不知道星巴克的做法是否反智或者反人类。只知道自己的智商是在下降的。

以前,作为小孩子,去「打酱油」,知道有一级,二级,知道有一两二两的量斗;现在叫小孩去」打酱油「,要分500g,454g,270g......

以前,过马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要看清;现在,看天气预报,「明天温度介于橙色和紫色之间,刮绿色的风,空气质量为蓝,......」

作为锤黑科学家,胡扯了半天,还没黑到倭锤,......倭锤所谓的「易用度」、「流畅性」、「人性化」等等都是无法量化的东西......嗯,我还是看看外面是不是刮黑色的风吧?!


人家把这个量取名为「中杯」,实打实的给你了这个「中杯」所标注的量,收银台上那个杯量大小明明白白的写在那,怎么就夸大事实和虚假宣传了?

星巴克又不是收了你「中杯」的钱,然后只给了你一杯shot,这种才叫夸大事实和虚假宣传。

题主你认为「中杯」应该叫「小杯」只是你个人的想法罢了,别人完全没必要按你说的做,看不顺眼自己开家店,然后弄个700ml取名为小杯也行啊。
我小的时候,八零年代末期,已经会去门口的小杂货店买醋买酱油了,那时候酱油分一级二级优级,过了些年怎么分的呢?优级特级特优级,其实和星巴克这三款杯子一样的事。
罗老师的手机,不也是,标准版,高配版,旗舰版。

不能这么说,小杯只是一个杯子的尺码罢了。星巴克只不过是「不出售小号杯」而已,不代表小杯真的不存在。

比如小中大的衣服,分别是S、M、L,还有XL、XXL这些更大的款。服装店没有小号的衣服,难道就得把M号的衣服改叫小号?

至于473毫升为什么算大杯,355毫升为什么是中杯,这个标准恐怕不是星巴克定的,而是早就存在。


店面上黑板写的是热门菜单,并非全部菜单,可以问伙伴要手持的纸质菜单,上面比较全,且有小杯的杯量及标价,店里有相应的杯子(可能缺货)培训的时候教相应的配方,点单机有相应的键位。那么既然有小杯,你怎么能说你点中杯他给你小杯。你这不是想额人家嘛
既然给你了小杯就不叫虚假宣传,量多少应该有标注的,你看下就好了。至于夸张有点难说,广告中是有这个宣传手法的,但违不违法不太好说。


星巴克是有小杯的。小杯,中杯,大杯,超大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