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的「國」並非現代意義的國家,,當時的諸侯國更像現代的省,現代國家所對應的應該叫「天下」

所以魏國人效力秦國,無所謂「叛國」。范雎本身並不是魏君的臣子,就像一個河南人去陝西打工,和河南的企業競爭,不可能視為「叛國」

接下來你的問題,這種其他諸侯國的人會不會偏向本國

答案是會

比如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魯侯就不放心排他跟齊國打仗

比如秦昭襄王用孟嘗君為相,但也擔心向著齊國

比如秦始皇排楚公子昌文君伐楚,昌文君勾結項燕叛秦

但為什呢用其他諸侯國的人的?

因為本國人也不是省油的燈啊,而且仗著自己在本國根基穩,坑起國君更狠

這就像現代企業的管理。大企業都是家族企業的骨架,重金聘外人做經理人。只用親戚或者只用外人,都不可能在你死我活的競爭中撐下去。

戰國七雄能撐到最後,也靠的是這種合理的管理模式。

謝邀。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先要請樓主理清一個概念。先秦時代的「國」的含義,並不是我們現代的「國」的概念。先秦時代「人不以國為國」,第一個國,指的是諸侯國,第二個國,我這邊給一個表述「華夏國」。先秦的名仕,基本都持有這個觀點,他們都以天下為國。(格局是不是被無限放大)《詩經·小雅》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民」

理解了上述的概念。我們再來看一下,導致各國人才,跑到其他國家對付自己母國的情況,都有哪些原因?

1、人才被排擠、埋沒。許多人才,是因為在本國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能,或者被國內對手排擠,才會尋找其他出路。舉幾個例子:

1)孔子,咱們的孔聖人因為在魯國實行「墜三都」被排擠,才會周遊列國,尋求在其他國家出仕的機會。

2)百里奚,人在晉國是奴隸、在楚國是個養牛的,結果去了秦國,當了丞相。

3)伍子胥,為了報楚平王殺父殺兄之仇,先後投奔鄭國、吳國。

4)商鞅,在魏國不受重視,公叔座甚至建議魏王如果不用他就殺了他,只好去了秦國。

5)范雎,在魏國被誣陷通敵賣國,只好去了秦國。

6)李斯,在楚國只能做一個縣裡的小吏,只好去秦國謀求發展。

7)韓非子,因為宗室鬥爭被排擠,最後無奈去了秦國。

8)孟嘗君,在秦國做丞相被秦王猜忌,在齊國左丞相被齊國猜忌。最後先抗秦,再抗反齊。

2、各國國君對人才的態度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有作為的君主,無不將招攬人才放在第一要務,首先在制度上,各國先後變法,剝奪了傳統貴族對於爵位、官位的壟斷權。改為「唯才是舉」,無論他的出身?是不是本國人?人品怎麼樣?甚至曾是自己的死敵。一個個為了人才,不惜下血本,做到極致。比如:

1)齊桓公,將曾經企圖射殺自己的管仲,稱為「仲父」

2)魏文侯重用吳起,委以重任,更不不在乎他的「殺妻求將」、「母喪不歸」的劣跡;

3)楚悼王更是為了吳起,破天荒第一次將令尹的職位,封給非宗室的外國人。

4)燕昭王築黃金台招攬天下人才,「千金買骨」也就算了,還親自給名仕郭槐「掃路以迎」

5)還是燕昭王,當時有人進讒言,說樂毅有意自稱齊王,燕昭王當即將樂毅的家人送到齊國,還送了國王和王后的衣服,讓樂毅稱齊王。

6)秦昭襄王為了求范雎出山,「五跪相求」,一國之君給一個布衣跪了五次啊!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亂世人才輩出,許多人才對於「一展才華、一爭高下、揚名天下、青史留名」的追求非常迫切。他們更看重機會,更看重聲望與個人價值實現。這就是主管能動性。

同時,「人不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國」,讓他們放下了一定的思想負擔。

在者,許多有作為的國君,給他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台與機會。

在多種因素綜合下,產生這一歷史的獨特現象


范睢為啥去秦國?范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逃到了秦國,一個差點弄死你的國家,你還要效忠他??腦子沒事吧。 張儀,昭陽誣陷他竊玉,他不坑一把楚國才怪。在本國混的好,至於出去嗎?最後,先秦時代,人還是比較單純滴,不至於拿著這些威脅逃臣

精簡說明一下:

當時的人心中認為自己乃華夏之人,各諸侯國如各位答主所述,大概是當今的省這種感覺。沒有人會覺得一個河北人在廣東打拚,振興了廣東,這個人就背叛了河北,大概就是這種感覺。所以,這種背叛感基本上很輕微,當然要說半點全無,也全然不是,畢竟攻打和屠戮的是自己的鄉親父老,故而列國用人,故土情感過重者在使用時還是多少有些堤防的。或此人為公可不計私,或令此人不與故國交戰……

但你若幫助異邦來攻擊華夏,那你就是不擇不扣的叛徒(因為還沒到漢朝,不能叫「漢奸」)


第一,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很講究規矩的時代。舉個例子,一場攻守戰中,守方掛免戰牌,雙方當真就停戰了,要不擇日再戰,要不就是調停。爾虞我詐不存在其中。第二,名節是首位。絕大部分臣子,門客都會死忠於君王和主家,除非boss先狠心拋棄。第三,其實是第一的延伸吧,禍不及家人,用家人威脅的情況在這個時期極少見。總結一下,這個時期就是一個正賭正贏的時代,中國對正面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就是這個樣子的,春秋初的假途滅虢,現在多用於一石二鳥,迷惑弱者的形容,秦末時期的項莊舞劍也多用於形容別有所指,都在迴避不君子的這種行為和心理。再加上,天子尚在堂上,諸侯們更多的還是僅以或者表面上僅以擴張自己為由進行戰爭,讓將士臣子不認為自己是在反叛誰。

那會國家之間好像沒有這麼嚴格的規定,我去博物館看過,秦統一之前,各國的文字錢幣都不一樣,大部分人才去其他國家都是為了有好的發展,原來的地方得不到提拔。比如李斯在楚國只是一個看管糧倉的小官,看到糧倉里的老鼠比外面的老鼠大很多,於是感嘆,這是要在合適的地方才能有所作為啊,於是去了秦國。只有做事情不厚道,坑過以前國家的人才會被排斥。比如商鞅,也是從魏國到秦國的,也是在魏國得不到重用,於是去了秦國,但是和魏國打仗的時候,用真正的鴻門宴殺死了自己昔日魏國的好友。因此名聲不好,後來逃亡入魏的時候,魏國人看到是他,都不給他開門。所以只能回到自己的商地,和秦國軍隊抗衡了。那會國家觀念好像沒有那麼強。有志向的人只想找到一展拳腳的地方。


絕大部分都是在自己國家混不下去的,跑到秦國施展自己的報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