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奪侄子端宗大王的王位。之後朝鮮遣使入明。

明朝禮部:你們朝鮮國王某某怎麼樣了啊?

朝鮮使者:已經乘著白雲去找建文皇帝了。

明朝禮部:哦......

端宗升遐後,李東皋朝天。禮部問端宗何去?

對曰:「為尋建文皇帝,乘彼白雲而去。」

禮部不敢更問。

為啥「不敢更問」?理虧啊,誰都知道這不是人乾的事。


給明朝的北方地區再次帶來慘痛的物質損失和人口損失,並直接導致明朝放棄對塞外的經營。

明朝剛剛建國時,人口資源極為稀缺。

「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元末農民起義,是從靠近豫魯蘇皖四省交界地帶的黃泛區爆發的,黃淮是醞釀民變的策源地,向江淮、江南、江漢和華北平原迅速發展。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做了一次對全國人口的統計調查:南北十三省,共有1065.44萬戶、5987.33萬口,其中河南僅有31.48萬戶、189.19萬口,北平也只有33.85萬戶、189.34萬口。中原大地和華北平原,本應是邨氓稠廣、人煙阜盛的景象,十幾年天災人禍的摧殘,卻造成慘重的人口損失。

意:這裡的北平,不是僅指北京或燕都,而是設於洪武二年的北平布政使司,下轄北平、保定等八府,包括今河北省和河南省在黃河北岸的部分地區,永樂遷都北京,以北平布政使司為基礎,再加上宣府和保安等處,改稱北直隸

為了修補戰亂對北方地區造成的創傷,明朝採取的對策是組織官方強制移民,從人口資源相對豐富的山西和山東,向河南和北平補充人口。「洪洞縣,大槐樹」的移民傳說,由此流傳下來。

就在同一時段,明軍北伐進展迅速,已經推進到遼東、山後、宣府和河套地區,和北元殘敵在塞北激烈對抗,為了鞏固和經營塞外地區,還要從晉、魯兩省徵集兵員,組織以軍戶為主的移民。

同樣在洪武十四年的這次人口統計中,山西有59.62萬戶、403.45萬口;山東是75.24萬戶、519.67萬口。

晉魯兩省並不是避禍的世外桃源,相比承賓士世,人口規模也有明顯下降,只不過在周邊省份的映襯之下,顯得相對充裕而已。

從山西組織的移民,在本省內是晉南晉中填晉北,遷到外省是填實河南、北平和塞外河套;從山東組織的移民,在本省內是膠東魯中填魯西,遷到外省是填實河南、北平和遼東。

上述人口統計數據,來自《明太祖實錄》洪武十四年十一月,肯定遺漏一定隱瞞人口和流動人口,但這部分官府沒有統計的人口,往往也難以控制和利用。

建文元年,靖難之役爆發。

靖難之役始於建文元年七月,終於建文四年六月,前後歷時三年,其中前兩年半,戰場集中在北平周邊和大運河沿線。

燕軍並不是秋毫無犯的仁義之師,朱棣起兵造反,更被朝廷唾罵成「燕賊」,曾對滄州等地抵抗者有屠城的報復行為。

燕軍和建文官軍在華北平原反覆拉鋸,雙方互有勝負,剛剛恢復生氣的華北地區和塞外地區,再次遭受慘重的物質損失和人口損失。

靖難過後,明朝不僅喪失了向塞外輸送物資和組織移民的實力,反過來,還亟需把洪武年間遷到塞外實邊的人口再遷回來,以補充戰爭中的損失。

洪武年間,明朝在塞外地區設置了大寧都司、北平都司、山西行都司等機構。比如說山西行都司,管轄塞外河套地區,人口都是通過組織官方強制移民,從山西省內遷移來的。建文四年到永樂元年,山西行都司開始逐漸內撤,但是他的人口不是撤回山西,而是安置到北平周邊(比如東勝左、右衛)

不止是山西行都司,包括被在建文元年,被朱棣詐取的大寧都司,以及北平都司在塞外的衛所,他們都是在建文年間到永樂初年逐步內撤,接受回遷人口的順天府、永平府、遵化、盧龍、薊州、涿州、雄州和保定等地,都分布在北平的周邊。

如此安排,原因很簡單:靖難之役,造成華北地區人口損失慘重,把這幾個都司在塞外的軍戶人口遷回來,給華北地區補充人口。

另一個更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寧都司的命運

「大寧」這個名字,源於元朝的大寧路。大寧都司東起遼西,包括今天河北省承德、遼寧朝陽、內蒙古赤峰等地

明朝初年,是把燕山山脈的南北兩側,以前、後相稱:山脈以南是華北平原,叫山前;山脈以北是蒙古高原邊緣山地地帶,叫山後。

徐達和北元對峙,為了防止資敵,把山後本來就不多的人口強遷到北平,山後和遼河平原一樣,也成了無人區(明朝武將里有一批「山後人」,指明初招撫的蒙古族達官)。

洪武二十年,明朝在山後地區設立大寧都司,恰逢納哈出投降,一部分胡乣降軍被安置在此地。

洪武二十五、二十六年,遼王朱植和寧王朱權就藩,為此又調來大批軍隊和罪犯,向山後和遼西走廊填實人口。

建文元年,朱棣詐取大寧。

成國公朱能本是燕王朱棣的一員武將,靖難時參與很多關鍵戰鬥,表現突出,頗受朱棣器重。永樂四年,朱能死在征討安南的軍中,由「三楊」里的楊士奇給他寫墓誌,陳述生平功績,

墓誌文里,就有「從定大寧,戮其拒命,撫輯其眾而還」等文字。由此可知,剛剛恢復生氣的大寧,在靖難之變中再次遭到一場抵抗者被殺,投降者被擄的浩劫。朱棣放一把火將大寧城燒了,又在永樂元年,將大寧都司內遷到保定,所屬各處衛所軍戶人口都被強遷到山前,安置在北平的周邊。

遷出、遷入、再遷出,山後地區經歷了五次三番的折騰,最後重返雞犬不聞的無人區。


孫朱允炆即位後,就亟不可待地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削藩運動。


不意,軍事力量最強的燕王朱棣,打著遵祖訓、誅奸臣、清君側的旗號,發動靖難之役。


朱棣率師南下,軍師道衍臨行囑託,一定要保住城破之日必不肯降的方孝孺。


道衍和尚說,莫看方孝孺只有四十多歲,如果殺了他,「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明史?方孝孺傳》)。他期待朱棣能夠萬萬不可殺了他,應該想方設法收服他,作為收攬人心的經典案例。


按理,因為朱棣無理的造反成功,而即將變為現實,他浴血奮戰,戰勝了捏了一手好牌、佔據絕對優勢的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六月,當燕軍攻破金陵,建文自焚宮中。


建文帝是否真的把自己燒死了,還是帶著傳說中朱元璋生前預留的一把剃刀、一份度牒、一襲袈裟和一把散碎銀子逃亡了?各有說法,儼然一道建文之謎。


建文帝沒了,朱四叔贏了。

一場標榜靖難一役成功的大屠殺,拉開了序幕。


太常卿兼翰林學士的黃子澄,被肢解而死,株連九族。他也確實該死。是他與齊泰同參國政,極力慫恿建文帝在準備不足的情勢下貿然削藩,引發朱棣造反。兩軍相持,又是他極力推薦未經戰陣的草包將軍李景隆取代能征慣戰的洪武老將耿炳文,一敗再敗,繼而為之掩飾,寄望他力挽狂瀾,結果李景隆連損中央軍數十萬眾。時過境遷,黃子澄莫由追悔:「大事去矣,薦景隆誤國,萬死不足贖罪!」(《明史·黃子澄傳》)黃子澄萬身莫贖,卻牽連了無數親戚。


原兵部尚書齊泰,與黃子澄力主削藩成功,卻反對李景隆統兵無效。燕軍破城時,他本不在京師,奉旨組織勤王師意圖反戈一擊。他將白馬塗成黑馬遁逃,還是被燕軍擒獲,不屈而死,禍及堂兄弟被殺。其幼子被發配邊疆。


山東布政使加兵部尚書銜鐵鉉,曾在山東組織潰敗之師擊敗燕軍。朱棣奪位後,組織兵力北上,鐵鉉誓死不降。最後,城池陷落,鐵鉉被俘,凌遲而死。


被勝利者朱棣處死的,還有禮部尚書陳迪、戶部侍郎卓敬、御史大夫景清、左副都御史練子寧、大理少卿胡閏等。他們或被斬首,或被磔殺,或被絞死,禍及家族。


大理寺丞鄒瑾與外甥、御史魏冕,因在建文朝同毆私通朱棣的左都督徐增壽,請旨誅之。京師淪陷,鄒瑾自殺。朱棣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下詔誅殺鄒瑾九族,凡男婦四百四十八人。


大理寺丞劉端,約刑部郎中王高同棄官去朝。朱棣認為他們不願與他這個篡位皇帝為伍,下旨立即捶殺之,流放其家人。


在此次浩劫中,朱棣前前後後殺了一萬四千餘人。雖然他的大屠殺比乃父的大屠殺,在人數上有所遜色,但在手段上更勝一籌:他將朱元璋發明的刑事訴訟法「瓜蔓抄」,發展到一個極致:順藤摸瓜,清理須蔓,纏繞輾轉,不留死角。


與此同時,他還將建文忠臣的妻女、幼子,除了斬殺外,還大都充為官奴,或直接賣給妓院,恣意侮辱。像忠於大明王朝、三十七歲的鐵鉉被磔殺後,其父母被發配到海南,長子充軍,次子做了官奴,被虐待而死。其三十五歲的妻子楊氏和僅四歲的女兒被籍沒為奴,淪為樂戶,押解至官營妓院賣淫。


永樂之初打擊政敵所發明的樂戶賤籍,世代傳承,直至清代雍正前期才給政策,予以豁免,恢復平民身份。

在此次大浩劫中,被道衍盛讚為「天下讀書種子」的方孝孺,禍及親朋的慘劇,更是觸目驚心。


他被滅了十族。


忠臣見戮,亦有眾臣紛紛歸降。


皇家教師(侍講學士)方孝孺披麻戴孝,被押解到朱棣的面前。


朱棣恭請方先生能像周公輔佐成王一樣輔佐自己,當然也曆數建文帝的諸多不是,也彰顯自己的為天下正義。


方孝孺問:「成王安在?」


朱棣回答:已經自焚!


朱棣答的是建文帝。


方孝孺繼續發問,為何不立建文之子、建文之弟。


朱棣回答說,建文已死,國家已亂,要立長君。

但是,方孝孺就是不想這位建文之叔搶班奪權。


二人唇槍舌劍地熱鬧了一陣子。朱棣說來說去,就是希望這位曾給建文帝包攬了全部討燕詔書的方大學士,為自己寫一份即位詔書,以示即位上順天意,下達民心。


哪知,方孝孺提筆狂草「燕賊篡位」。


方孝孺不臣不說,還大罵燕王為燕賊,朱棣是篡位。


朱棣惱羞成怒:你就不怕我滅了九族?


方孝孺大義凜然:殺我十族又何妨?


哪來的十族?


書獃子方孝孺加一族,以示自己不畏死,而主宰者朱棣硬是弄出一族彰顯自己的威權,即將他的門生和朋友算作第十族,連同其九族,共八百七十三人,一一誅殺。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9 篇內容

鹽選專欄

歷史上的《大明風華》:朱棣、孫若微、傀儡太子爺的密謀

向敬之 獨立書評人、明清史學者

¥19.90 會員免費


朱棣是一個好的軍事家,也是一個好父親。首先,他起事之初,離開北京去寧王借兵,把北京留給了他大兒子,大兒子展現了傑出的軍事才能和組織才能,面對強敵,帶領全城百姓沉著應戰,說明他培養兒子非常成功。其次,北京被圍之後,全城男女老少全部上陣,同仇敵愾,這可是跟著燕王在「造反」啊,說明什麼?說明燕王在自己的地盤,不是得人心,而是非常得人心。這是燕王能在不利局面下,站穩腳跟的基礎。其次,燕王能直搗南京,取得最終成功的關鍵在於統一戰線工作做得好。在靖難之役中,沒有藩王幫著朝廷打燕王,這要歸功於朱允炆大殺藩王,不得人心。所以,朱棣可以孤軍上千里直插南京,不必擔心山西、陝西的藩王背後襲擊自己的北京根據地。所以,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進攻南京,估計藩王暗地裡都舉手贊成,即使官軍,也不是鐵板一塊,根源在於建文帝這個豬皇帝把朋友搞得少少的,把敵人搞得多多的,給朱棣建立了統一戰線。第三,朱棣個人的文成武功,親冒矢石,無役不與,將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手下將領拚死效命,是一個堅強有力的團隊。但最主要的是前兩條,根據地穩固,建立了統一戰線。


不反也得反

而且個人覺得在靖難最後兩年朱棣自己可能都不大相信能贏,但就是贏了(攤手)

建文帝削蕃算是中華歷史上最奇葩的事件之一了。。。

很多人都喜歡類比漢景帝時的七王之亂,但是真類比的話就會發現這兩造反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先看七王,即便之前漢廷一系列操作讓齊趙實力大削,可是吳楚兩個依舊實力強大,吳王壕無人性讓人髮指,楚也不賴,紙面實力上漢廷中央並不有多大優勢。七王勢大甚至讓天下震動。

而朱棣這一系列明初藩王呢?朱棣在北平,別說學吳王自己開動印鈔機了,就是南京朝廷派來的的布政使都夠他喝一壺了。交出北平三衛後紙面實力(不考慮潛在的)實力更是成了弟中弟。開戰初期,大明戰神李景隆大兵壓境,朱棣岌岌可危。即便朱棣拉上寧王后,實力依舊不如南軍,靖難後兩年朱棣已經快玩不動了,濟南什麼的啃不下來,南軍一波包圍網讓燕軍越來越窘。

七王之亂的七王可是真王,在封地軍政財一把抓,明初這群藩王跟他們比,紙面實力簡直沒眼看,說難聽點七王是有封地大權的國王,明初藩王的實權可能連個市委書記都不如

個人覺得只要南京朝廷悠著點,緩和點,允文兄的蜀黍們基本沒誰敢反,哪怕是朱棣,可能就一輩子為侄子看守邊陲,跟蒙古人互扔搬磚了。。但是建文帝的削蕃政策,簡直令人髮指,不管是漢景帝還是康麻子,都不像建文帝如此急迫,如此粗暴乃至殘暴。。朱重八屍骨未寒,他就拿刀砍向蜀黍們,周王,湘王這樣的究竟是搞了什麼大事情,在國喪期間即被如此迫害,朱重八在天之靈看到了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從種種跡象來看,朱棣在最開始並不想反,兒子全送南京,交出北平三衛,甚至裝瘋賣傻。。。但是這有用嗎?明顯沒用,建文帝和那群文官們沒誰願意放過他。此時對於朱棣來說,首先想到的不是權力與否,而是腦袋搬家與否……

至於靖難的過程,個人覺得疑點還是太多了,有很多事扯不清。。神一樣的李景隆,謎一樣的戰局變換。只能說建文帝犯的錯誤太多了,而且關鍵性錯誤太多了,被自帶主角光環的朱棣抓住了一次,然後運氣又垂青,就成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