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是知识,

知识也不是智力的衡量标准,

想像力才是。

——爱因斯坦


Atitit 知识是什么?如何展现

目录

1. 知识有多种定义 1

2. 知识的阶层图: 2

3. OECD分类 世界经合组织(OECD) why what how 知识分类法 2

4. SECI模型 3

5. 知识的存储位置 3

5.1. 我们的大脑 和互联网 google效应 3

6. 知识的表现形式 3

6.1. 文本 图像 音频 音乐 视频 等 3

7. 知识的结构化 4

7.1. Rdf标准化 资料库 表 4

7.2. 文件元数据 mp3等 4

8. 知识的查找 4

8.1. 查找语言 索引机制等 4

9. Atitit 知识管理的艺术 艾提拉著作 4

1. 知识有多种定义

知识是方法的结果总和

知识(knowledge)是指信息的拥有,或快速定位信息的能力

「知识有两种:我们自己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或我们知道在哪儿我们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哲学中,知识(knowledge)的理论被称为认识论,它用于处理有多少知识来源于经历或来源于天生的推理能力;知识是否需要经过确认,还是可以被简单的使用;以及当关于同一事实集的新思想产生时知识如何改变的;诸如此类的问题。

从类型学看,知识可分为简单知识和复杂知识、独有知识和共有知识、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等。20世纪50年代,世界著名的科学学大师迈克尔?波兰尼(卡尔?波兰尼的弟弟)发现了知识的隐性维度,并认为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 [1]

知识就是结构化的信息 半结构化信息

2. 知识的阶层图:

知识阶层递进图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知识的五种演进层次,可以双向演进。从噪音中分拣出来数据,转化为信息,升级为知识,升华为智慧。这样一个过程,是信息的管理和分类过程,让信息从庞大无序到分类有序,各取所需。这就是一个知识管理的过程,也是一个让信息价值升华的过程。

3. OECD分类 世界经合组织(OECD) why what how 知识分类法

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1996年的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知识分为四大类

(a) 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Know - what) ,主要是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

(b)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 - why) ,主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c)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 - how) ,主要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

(d)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 - who) ,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

Davenport Prusak整合了知识的形态、组成元素、主要作用和存储主体等元素,从以下方面描述了知识的定义:

(1)知识的形态:知识是一个流动、动态的混合体,随著刺激和学习随时改变、更新;

(2)组成元素:包括经验、价值观、情景信息和专业洞察力;

(3)主要功能:它提供了一个参考结构来评估和整合新刺激所产生的信息与经验,形成新的结构并可以指导决策和行为;

(4)存储主体:它有知者(knower)的心智产生并被利用,在组织中知识不仅仅存在于文件与知识库中,更存在于例行的工作、流程、实践与文化中。

4. SECI模型

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1991)还并提出了「知识创造」的完整模型——SECI模型

数据、信息、知识的区别和联系(Michael Earl)

野中郁次郎提出,在企业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知识转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知识转化有四种基本模式--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 (Externalization)、汇总组合(Combination)和内部升华 (Internalization),即著名的SECI模型。[1]

5. 知识的存储位置

5.1. 我们的大脑 和互联网 google效应

6. 知识的表现形式

6.1. 文本 图像 音频 音乐 视频

7. 知识的结构化

7.1. Rdf标准化 资料库 表

7.2. 文件元数据 mp3等

8. 知识的查找

8.1. 查找语言 索引机制等

9. Atitit 知识管理的艺术 艾提拉著作

这个实际上涉及到知识的管理(获取 ,存储,索引,查找等方法

目录

1. 记不住的本质 2

1.1. 真的没有记住 2

1.2. 暂时没有搜索到,可能是没有好好组织索引 2

2. 知识的获取 3

2.1. 常见的互联网 app , 3

2.2. 会议交流等,书籍等其他方式 3

2.3. 知识,只要能通过某种方法找到它就行了 3

3. 知识的存储(内部存储,即存放在大脑中 3

3.1. 会面临几个问题存储容量,稳定性问题(遗忘),,性能问题(存储速度), 3

3.2. 人脑的存储容量约200M左右,所有知识必须压缩到此容量 3

3.3. 存储稳定性(记忆牢固性),需要多处存储,提升稳定性 3

3.4. 存储速度,需要进行知识分类打包成块,才能快速存储 3

3.5. 空间碎片问题 4

4. 认识人脑的存储机制 4

4.1. 存储运作原理 神经元存储机制 4

4.2. 存储分区(概念区 图像区 音频区 联系存储区 4

4.3. 存储分代 时间分代法( 新生代 老年代 第0代、第1代和第2代 4

4.4. 大内容 小内容 体积分代法 loh 5

4.5. 数据演算法一体化 5

5. 知识的压缩加工 6

5.1. 有损压缩(知识摘要,关键词摘要 6

5.1.1. 提取重要信息,忽略非重点信息 6

5.1.2. 目录抽取 6

5.1.3. 中心思想抽取与转换 6

5.1.4. 体系化压缩法 6

5.1.5. 属性表格化 6

5.2. Groupby 统计 分组法 6

5.3. Tree索引压缩法 体系树 6

5.4. 结构化法(包括半结构化,方便索引查找 6

5.5. 无损压缩 7

5.5.1. 统一概念比如httpclint 7

5.5.2. 转换法 转换写法 7

5.5.3. 格式转换可视化等方法 7

5.5.4. 置换法,最频繁的使用最小缩写代替 7

5.5.5. 打包压缩法 7

5.5.6. 缩写法 比如jpg 7

6. 知识的索引建立( 7

6.1. 体系树索引btree索引 7

6.2. 表格结构化索引 点阵图索引 7

6.3. 关键词索引 全文索引 专题索引 hash索引 7

7. 知识的搜索查找(回忆 8

7.1. 扫描法(无需索引 8

7.2. 索引查找法 8

7.3. 关键词索引 专题索引 8

7.4. 分类树形索引 8

7.5. 结构化知识数据的查询法 dsl 8

8. 知识的外部存储(略 8

8.1. 内外部存储swap交互机制 8

8.2. 外层记忆空间(external memory Google效应」 8

9. 知识存储的gc 机制 遗忘机制 10

10. 附录 10

10.1. Atitit 可视化 展示法 10

11. Ref 11


有关核弹制造的知识吧


人最大的知识是可以理解,可以由粒子的属性的纠缠裂变产生音波以化学的方式传递出来,以肢体物理运动的方式记载出来,任何字与字的组合都是知识,只是你理解不理解的问题。概念最不好理解,例1是什么?我是什么?时是什么?……分解就是以问题形成问题,以知识形成知识。


谢邀。

可以以任何知识定义。这基本就是循环定义了。

或者说,知识即知、识,即所看、所听、所想等等所知道的总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