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就是非黑即白,要么就是外国月亮更圆或者中国月亮更圆,要么就是冷嘲热讽另一种看起来也十分合理的观点。。。。。


之前跟一个微信网友聊天,针对某些工作和创业的话题,时常针锋相对,一度结仇的节奏。

后来见了面,没想到整整一下午相聊甚欢。

最后他好奇的问:你说咱俩微信聊的那么火药味十足,为什么见了面才觉得这么相见恨晚,而且几乎同样的话你在微信上说出来就让人觉得很极端,但是用语言却说的让人很容易接受?

我想了想,说微信聊天打字很麻烦,同样的话题往往会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直击重点,这样就容易让人感觉说出来很突兀,没有前后修饰的氛围。但是见面聊天可以针对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即便想表达某句很关键的话,也会在说之前铺垫一下,说出来以后再去解释或者修饰一番,这样就容易让人很容易的接受,或者至少容易让人理解 了。

所以在网路上,有时候大家只是针对某一个现象说出了自己想表达的最直接的一句话,其实潜意识里在他表达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也闪过其他要说的,就是针对这句话的一些修饰和解释,但是打字实在太麻烦了,又不能长篇大论的发表,所以就简约概括,不管别人理解与否,反正先说出为上。

大概就是这么个状态吧。

想像一下 如果随便抓出来一个极端分子,让他好好的表达一下那句他说出来的话,我想大部分人经语言表达之后都是可以容易被人接受的。


意识形态就很妙。我们假设把人群在意识形态空间的位置标准化,分成-2,-1,0,1,2五类。0就是最中立的,-2是偏向左边的极端(距离均值往左/负两个标准差,比如坚定认为「外国月亮更圆」),+2是偏向右边的极端(距离均值往右/正两个标准差,比如坚定认为「中国月亮更圆」)。那么通常情况下,-2只会和-2最多还有-1交流,+2只会和+2最多还有+1交流。所以很多时候显得非常两极化。为什么这么说呢?想想朋友圈里,如果你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是A方没做错,跟你关系还不错的人对这件事的看法是A方大错特错,你会在朋友圈跟你的这位朋友讨论么?我相信肯定有人会的,但是也有很多人不会。很多人有自己的社交舒适圈,所以不会在微博、微信、推特等公共社交平台跟和自己意识形态差距很大的人进行交流,尤其当这个事件跟一些立场有关而他们又对这个立场很坚定的时候。他们倾向于跟与自己立场相近的人进行交流,即便产生一些偏差,双方有一点小小的争执,也无伤大雅。

那么这种交流方式会带来有什么后果?会加强意识形态的聚集,在一次次聊天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你对这件事已有的判断。比如,如果一个明星B身上发生了一个有争议的事件,对立面(比如黑粉,对家粉丝等)可能会认为B实在是人品不好,追著猛打。粉丝则会认为我爱豆实惨,明明没做什么,为什么要被追著骂。这个时候粉丝会在一次次互相对话中加深爱豆实惨的想法,从而激励他们对爱豆付出更多(比如打榜,投票等等),对立面也会在一次次互相对话中加深B人品实在不过关,B粉丝是ncf等等。你看,其实B本身这件有争议性的事件是对是错都还不好说呢,很多事情并不是对与错这么简单,可能B哪里做的确实不妥,但不代表其他地方做的就不好。但是因为大家习惯于在舒适圈和跟自己持一致意见的人对话,所以就会加强自己的立场,而不是往中立的立场上移动。即便有人跳出舒适圈,很多和自己站在对立面立场上的人是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的,往往不欢而散。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不是很多人轴、二极体,是本身在网路上大家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就比较固化。什么时候开始大家慢慢逃出这个怪圈,跟与自己想法立场不一样的人心平气和的交流、讨论,也许这种思想隔离就能慢慢被打破吧。在哪都是一样,也不只是网路上,也不只是咱「家里」这样。我都还不能劝动家里长辈接受不只有异性恋的存在呢,更别提在网上劝动别人多维思考,换位思考呢。而且我也知道我自己也做不到跟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对话,我就是那种朋友圈看到自己不同意的观点也不会吱声的人。这东西真的是怪圈。


一种是键盘侠。另一种是真正的有思想的。

键盘侠就不说了。

真正有思想的人会直接的切入要害,可能言语上没那么婉转,捞干货,不废话,高效率。因为隔著屏幕,可能会有一种「说的再尖锐你也打不到我」的思想(这个就是开玩笑的说了)。

等到见面之后,语言表达上会根据对方而变得婉转,更容易被接受一些。

这么说吧,有话题的人,不会因为你的其他方面而否定你这个人。


不是网上极端思想多,而是网上说出来不会被顺著网线砍


因为现实的火气与受到的不公,在看见一个差不多的时候,就会炸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