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V,谢谢邀请。

V的手头掌握著一份资料,这是我从2014年到现在每一年都要翻新整理一遍的一份资料。资料里涵盖了自从1901年到20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单,详细包括了这些获奖者的主要作品、生平经历、获奖原因、颁奖时间以及整个世界对于这位获奖者的看法。从小到大,V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作家,获得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这种大奖,为中国争光,然后在人类文学史上留下自己印记。久而久之呢,关注诺贝尔文学奖,进行文学小说的创作,持续发表作品也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这个部分是我寻求内心平静的一个避风港。

V有一个很要好的学长,至今都跟我保持著联系。他现居瑞典斯德哥尔摩,出门不用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达瑞典文学院,忙完『高等』学业,陪著自己瑞典女友去文学院前逛一逛。趁著黄昏傍晚时分,享受著北欧的冷风扑面而来,这样的生活谁不想往?

但是如果我这么写这篇回答,就肯定文不对题了。OK,我们暂且放下这个话题,来谈谈『诺贝尔文学奖』。至于获得这个奖------在人类文明史、世界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一页光辉有多难,不要著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

---------摘自百度词条

简单来讲,诺贝尔文学奖就是颁发给那些在这一年的评选里,对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我们假设能获得这个奖的是文学界里最出色的作家,就是一流作家中的最好的。那么在世界这么多作家中,要脱颖而出,得到最高荣誉,的确是一件难事。要是纯靠几率来讲的话,那获得这个奖比闪电劈中的几率还低!!!

那你觉得只要我是一个作家,写出了一部传世作品,被翻译成了英文等众多语言,并大受国人和西方媒体的赞扬,就可以坐等诺贝尔文学奖?

NONONO,要是你真这么想,那就太小看和你同等水平甚至比你更高一等的作家了。

每年的九月,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已经等待揭晓了,但是与此同时,负责评选工作的委员会会向世界各地的相关团体和被认为有资格提名下一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个人发出邀请,征求次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迄今为止,文学奖评委会每年要发出大约600分邀请,第二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便在这600名作家其中,当然会有特殊情况,但是我们后面再讲。

在这600人中,并非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人,他们必须满足以下的条件

1.瑞典文学院院士和各国相当于文学院院士资格的人士

2.高等院校文学教授或者语言学教授

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或者各国作家协会主席

这怎么说呢,意思就是只有满足上面这四个条件的人才有权利推荐候选人。其他自己申报,个人推荐的一律不给予考虑。授奖一般是因为某一作家在整个创作方面的成就,有时也因为某一部作品的成就。

接下来,提名人递交正式提名信,同时还要附上候选人的相关资料,于次年2月1日午夜前送达相应的颁奖机构,逾期便会被列入下一年度的提名单。按照规定,诺贝尔文学奖最多可以由两人分享,因此呢,每位提名人最多可以提名两人。

从2月1日开始,包括文学奖评委会在内的各个诺贝尔奖评委会正式开展评选工作。评委会会先抽出不够格的提名信,并于同月将提名信交给瑞典文学院进行审核,通常这份『长名单』上会有200人。然后,评委会正式开始进行初选,淘汰大部分候选人,到4月份时再次提出一份『半长名单』,有15至20人,再次提交到文学院去进行审批。有些落选者是因作品为科学论文,没有足够文学价值;有些人虽然是纯文学作家,但是没有达到必要的水准;有些人被提名的理由是非文学性的,如基于政治,意识形态或民族主义的理由。此外,基于以往的教训,首次获提名者现在一般也先遭淘汰,政府高官或前政府高官基本也难过关。在此阶段,评委会有时会就某些不熟悉的作品征求专家的意见,或为某些缺乏适当译本的作品安排紧急翻译。5月底,评委会提出一份『短名单』,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报文学院进行审批,文学院有权更换或者添加人选。

从6月份开始,瑞典文学院全体院士的工作就是阅读5位候选人的作品,每位评委还得相应的写上一份推荐报告。这当中,大多数候选人就是上一年度的最后落选者(我估摸著村上春树二十年来就是一直栽倒在这一环节上),因此评委会一般只需要阅读新的候选者的作品和『老候选人』最近一年的新作品即可。这些工作完成后,每位评委还需要再写一份推荐报告。

到9月中旬,最终的角逐开始了。从这时起,文学院复会。在这之后的三个月里,也就是到12月份,也将完成对『角逐者』近况的调查。

当然,诺贝尔文学奖究竟谁能获得,其最后的决定权掌握在颁奖机构手中,它的权利大到可以推翻评委会全体一致的推荐,并且不接受任何上诉。

从复会到公布评奖结果,只有两到四周的时间,一切进行的紧锣密鼓。文学院每周四晚上都要召集院士们举行会议,进行表决、投票,直到有一名候选人得票数过半,就是超过了八票,最终成为这一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然,也有意外情况出现。经过多轮投票,没有一位候选人的票数过半,这时会出现两种状况:

1.达成妥协,评选两人共同分享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迄今为止,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出现过四次这种情况)。

2.无奈之下,当年获奖人空缺,留到下一年再评。

时间转眼到了10月份,各位诺贝尔奖得主名单通常会在第一个到第二个星期前确定并公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像王者荣耀守榜一样看著新闻,等著名单,反正我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这样。文学奖的公布时间大约是在10月10日左右,通常是10月的第一个星期四,极少数情况是在第二个星期四。在万众瞩目中,评委会公布最终的获奖人并且获奖原因,美曰『赞辞』。不过所有评议和表决的结果记录都是保密的,50年有效时间。对于颁奖所引起的争议,颁奖机构和成员一律不接受反驳。

看到这,你觉得还简单吗?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是难,是非常难。很多好作家、名作家一辈子辛劳写作,苦苦等待,却没有任何结果。近几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都是爆出冷门的,获奖作家甚至是大家都不知道的。但是只要你细读这些作家的作品,还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端倪。

获奖作家大多数都是通过······手法/意识形态,构建了/展现了/突出了·······的现状/深渊。从多年的颁奖辞老套路中,我们就可以整体感知,获奖作家绝对不是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政治上的追求而写的『名利』作品。他们的作品晦涩难懂,语言表述千变万化凝聚精华,必须带入到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背景、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去才可以理解,明白。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他们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也是一种半种新文学体裁,意识形态的出现。

说到最后,我想立个愿望,在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一天,希望大家还记得在知乎上面曾经有一个初心不改,依旧热血的年轻人。

我是 @Vendetta ,感谢阅读。


说难也不难。

我读过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并不是很多,只有川端康成、莫言和马尔克斯。

但是,这些人的作品都有特别鲜明的共同点,一看就是那种会被诺贝尔奖青睐的。

1 对文学作品表达方式有独到的探索与开拓,同时这个探索是成功的,能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撼。

2 作品表达的主题是宏大、恒久、全人类共通的人生母题,于此同时,在表达方式中,能让人体会到作者精神故乡的强烈特色。

3 该作品作出的开拓是文学史上史无前例的,或者至少是诺贝尔评选组眼中史无前例的。

也就是说,村上春树的作品,那是肯定得不了诺贝尔奖那种,因为它一个都不沾。但是吧,你能说村上春树不好么?

诺贝尔奖就好像一个命题作文,要是瞄著它去,你得好好按人家的规矩来。可是,不符合这规矩的文章,就不美了么?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HMMMM...也许难度是这样递减的吧:

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中国五个一工程>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北京市精神文明征文大赛一等奖>…朝阳区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街道居委会组织的有奖征文比赛>班级里语文考试作文成绩第一名


首先,成为你所在的创作语言里头,中生代最优秀的几位作家之一。

客观上,这要求你在20-60岁期间,持续产出能在严肃文学领域有影响的作品。

如果生在中国,这意味著你要成为那最优秀的亿分之一。而如果生在冰岛,虽然不能直接说是更少竞争,但你面对的创作环境、筛选机制肯定是大不一样的。

其次,你的作品和个人都要符合评委的口味。

纵观诺奖选书的风格,作家本人有一定的政治正确性是加分项,作品能反映一个地区和民族的历史、集体记忆的创作方向也是加分项。

如果你不是这一卦的作者,很可能即便你够优秀,也不会被评委看上。

再次,有靠谱的翻译把你的作品推向国外。

这倒不用太担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当年评委为了解马哈福兹的作品,除了组织人手翻译,还专门在埃及的市井角落收集材料。当然,有超水准发挥的翻译也是作品的重要助力。

最后,你最好不要在大众市场赢得过多的关注。

诺奖奖金是一大笔钱,评委真的会考虑这笔钱应该给予需要它的人,如果你的作品在全球范围畅销千万册,学院很可能就会优先考虑把奖金颁发给水准相当,但声明更不显赫的另一位作者。

以上纯熟个人阅读观察得到的总结。


我没有得过,我不知道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