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单纯的好奇,想知道假如有国产的白兰地,能在中国流行起来嘛。为什么现在都是喝进口的。


我可以肯定的说 这事儿中国比三得利决定干的早

张裕第一瓶白兰地从1896年开始筹备酿造,不过一直到1914年张裕白兰地经国民政府工商部注册才正式发售。当时命名为「可雅白兰地」

「可雅「和「干邑」「可涅亚克」一样,都是「Cognac」的音译。张裕当时采用的壶式蒸馏锅以及酿造工艺都来自法国「Cognac」地区,因此命名为「可雅白兰地」。(左图为张裕早期麟球商标;右图为张裕白兰地早期产品,左瓶上印有 「CHEFOO」(芝罘)与「COGNAC」字样。)

1896年7月18日,张裕公司创始人张弼士先生与奥匈帝国酿酒师巴保男爵(Baron M. VonBabo)签订聘用合同,其中的英文版合同记载 就有要求酿造白兰地

1897年夏,张裕从欧洲引进葡萄秧苗14万株;是年冬,再购50万株。在张裕公司先后引进的120多个欧洲葡萄品种当中,用于酿造白兰地的白玉霓(Ugni Blanc),最初在公司内部的编号为第53号

1905年冬,张裕公司历时11年、经过3次改建的地下大酒窖终于竣工。酒窖共有8个拱洞,总面积达1976平方米,至今固若金汤,仍在使用。

1914年5月1日,《申报》刊登张裕公司第一份售酒广告,上市酒款包括白兰地、红葡萄酒、白葡萄酒、起泡酒,上海分售处商号名为「裕和成」,设在英大马路(今南京东路)寿康里内。

1915年,张裕公司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旧金山世博会)参展的可雅白兰地、红玫瑰红葡萄酒、雷司令白葡萄酒和琼瑶浆味美思荣获金奖。《中华民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监督处事务报告》第二期刊登的《陈监督宴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美国政府特派员拉玛、中国驻墨公使顾维钧及会场记略》记载,是年9月3日晚,中华民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监督陈琪在旧金山南京楼设宴招待中美嘉宾70余人,宴会用酒为「张裕公司各种佳酿」。

1928年,《山东农矿厅公报》第二卷第二期刊登《调查烟台张裕酿酒公司报告书》记载:「其白兰地酒,系由既成之白葡萄酒蒸馏而得,每岁可出六万五千七百公升。」

1932年,张裕公司刊印《本公司葡萄酿酒之法》对白兰地的酿造方法描述:「由泌机(蒸馏锅)蒸馏所提之精酒,性强味烈,经多年贮藏,始香醇适口也。」

1935年,张裕可雅白兰地的上海代理商大卫洋行(DAVID SCHKOLNIK SONS)在《新闻报》发布广告《可雅之价值》描述:「芬芳可口,功大效宏,与舶来品无异。」

1936年8月31日,张裕公司向实业部商标局上呈「可雅」商标注册申请,拟「专用于《商标法施行细则》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项酒类之白兰地酒商品」。1937年《商标公报》第143期「审定商标目录」显示,张裕公司的「可雅」商标审定编号为第26406号。

1939年,张裕公司创办的《酿造杂志》第三期刊登《可雅白兰地酒》,系统地论述了可雅白兰地的酿造方法,其中对夏朗德壶式蒸馏法描述:「第一次的蒸馏液称为『底馏』,是浑浊的,含酒精20度,须经过第二次的部分蒸馏,以去其头尾;第二次蒸馏称为『优溜』,所得的蒸馏液为清澄无色的,其酒精度约70至80度,乃装桶贮存。」

同期杂志还刊登《烟台张裕酿酒公司白兰地酒之分析》,分析对象包括张裕出品的4款白兰地——可雅、金奖、金星、红星;分析指标包括酒精、浸出物、酸度、脂、醛、呋喃醛、杂醇油;比较对象包括来自法国干邑产区的6款白兰地,旨在「去除国人牢不可拔的迷外心理,以坚强国人对于国货白兰地的信仰心」。

1940年,上海中国经济研究会主办的《经济研究》第二卷第三期刊登《烟台之酿造业》,对张裕公司用于陈酿葡萄酒和白兰地的橡木桶描述:「木桶皆购自欧洲。桶之价值,最高者每只需六千元,可容酒一万五千升。木桶皆以白橡木制成。此种木材,非特坚固,且能帮助葡萄酒之成熟,分泌白兰地以芳醇及色泽。」

1941年7月27日,《申报》刊登一则广告称:「交际场中,饮张裕可雅白兰地,华贵高雅,最适高等社会之需要。」画面为西装革履的先生们正在碰杯。

中间……

不过最近确实有不错的

15年 张裕可雅XO 我建议试试看 刚刚拿了奖

不过价格不便宜


国内有不错的白兰地的。西域烈焰(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挺不错的,有不过桶的和过桶的。比最近国内某巨头疯狂推广的品质要好。还有一些小酒庄,也做一些高品质的桶陈白兰地,产量少。另外,现阶段,国内白兰地的生产许可证和葡萄酒的生产许可证不是一体的。这意味著你要另设厂房去做白兰地。现阶段国家对于白兰地生产许可证发放非常的严格,一些小酒庄根本无力承担另建立厂房的费用。在葡萄酒厂基础上也没有建筑用地可以使用。葡萄蒸馏酒,扩大到烈酒范围吧,我个人认为会在中国流行起来。一来中国有消费高度酒的习惯,二来,年青一代的消费者视野更加开阔,愿意进行更多尝试。三来,国际上烈酒的市场推广做的蛮好的,比葡萄酒要好。


张裕金奖白兰地

只要29元一大瓶


三精一水,这活干得太顺溜了。

还有就是,国内市场的表现,三大法宝:水军、抖音和广告。看看,跟酒造得如何没一毛钱关系。

命名也容易啊,不让用Cognac或者Armagnac,那就叫中文的甘邑或者雅雯宜好了,楼下不是已经演示了一个吗?


有个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在自己做威士忌,圈内应该也有不少朋友听说过,他死磕苏格兰的传统工艺,不走任何捷径,有一次我和他有聊起过苏格兰威士忌价格对比他成本的问题,而且对比数据是苏格兰3到5年的单桶,他的是没有陈年刚蒸馏出来的新酒,得到结论是他的成本是苏格兰的两倍多,现在进入小批量生产实验,他成本也进一步优化,但还是比苏格兰的要高。

白兰地产业我不太了解,但是我觉得国内真按照法国的工艺,原料来做,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成本会被法国压得喘不过气来,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抛开外来品牌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一旦国内生产出来的白兰地投入市场,消费者对它的要求会比外来品牌更加苛刻。

最后也可能是最大的一个因素,现在国内的营商环境,好好做生意的根本玩不过瞎搅和玩票的,酒类产品很容易被一些不务正业的商人利用,用各种匠人,情怀等高大上的关键词来包装自己的商品,虽然说市场其实远比想像中要肤浅,这些也是多数消费者所需要的,但是这些商人会驱逐真正想要做好的从业人员,就拿精酿啤酒来说,我以前去过一家酒吧,我很谦虚的以一个没有尝试过精酿啤酒的消费者身份向店家求教,让店家给我推荐好喝的啤酒,但是那天店里有一个自酿啤酒爱好者,怼天怼地,把所有蒸馏酒都给怼了一遍,他的结论是精酿啤酒比其他任何酒高到不知哪里去了,你进一家精酿酒吧不能喝国外的啤酒,要喝店家自己酿的,你能从这些酒里喝出酿酒人的故事,那些国外的啤酒?要我做我也做得出来啊,各种配料给你放进去就是了。恕我直言,我虽然没怎么喝过精酿啤酒,但是我喝过六年威士忌,我从小爱好美食,我有正常的味觉,我有独立判断力,我喝店家的啤酒我喝不出什么酿酒人的故事,我只喝出来平淡无奇,不明所以,向市场妥协的屎汤。

酒类市场硝烟特别重,很多时候都是半斤对八两的一帮鼠辈,但是大家还互相看不惯对方,自产的白兰地还是别玩了,不玩至少还看不到一帮国人窝里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