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换用更轻的材料来加长弹头的长度从而获得更好的弹道性能?

实际上看可行吗?


刚好看过MP7的4.6 x 30子弹,来说说。

下图分别是4.6x30mm(mp7)和5.7x28mm(p90),和.30(m1卡宾)

4.6 x 30mm枪弹的钢心弹头质量为1.7g ,从MP7AI的180mm长枪管发射时初速为725m/s,枪口动能是450焦耳。

5.7 x 28mm枪弹中的SSl90穿甲弹弹头质量2g,从P90的262mm长枪管发射时初速为715m/s,枪口动能514焦耳。

对比可见,初速大家差别不大,而由于5.7x28mm比较重,所以动能会大很多,并且由于FN P90的5.7 x 28mm枪弹以独特的方法即采用双弹心的复合结构,弹头被甲内的弹心前端部采用高穿透力的钢,后部采用铝,但质量较大。弹头的质心偏向后方,穿透防弹背心侵入人体后产生弹头翻滚现象,增大停止作用。HK MP7A1的4.6 x 30mm枪弹,弹头被甲内的弹心为低碳钢,穿透力确实优良,但停止作用不足。HK公司认为,不同弹头有不同用途,万能弹毕竟是不存在,存在,在……。

FN P90现在仅有7种5.7mm变型弹供选用,而HK MP7AI有12种4.6mm变型弹供选用。当前的HK产品目录发布的4.6 x 30mm变型弹,包括钢心弹(弹头质量1.7g)、终极战斗(Ultimate Combat)弹(弹头质量2g)、全金属被甲弹(弹头质量2.7g)、曳光弹(弹头质量1.4g)、警用空尖弹(弹头质量2g)、鼻头(spoon nose)弹(弹头质量1.7g)、亚音速弹(弹头质量5g)、铜弹头训练弹(弹头质量1.7g)、硬脆性弹(弹头质量1.7g)、软脆性弹(弹头质量1.2g)以及空包弹和教练弹。其中,警用空尖弹和前端倾斜的鼻头弹在人体内的翻滚导致穿透力下降,不会穿透人体造成二次伤害。以上12种变型弹能满足军警的多种需求。

由此可见,质量大,能带来更高的动能,也能带来更稳定的弹道,口径方面肯定是大的好,而质量轻是不太可能有好的停止效果,小口径弹道衰减都是很快的,质量越小,动能越低,衰减越快。

@章易 大V上的资料补充

作者:章易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398176/answer/718115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HK MP7及其发射的4.6x30mm弹的研发背景是1989年北约计划为二线部队装备「个人防卫武器」、要求这种武器尺寸短小、便于操控、能够有效应对防弹衣(当时主要是软质防弹衣)。
侵彻力方面,MP7在发射穿甲弹时是合格的(至少以80—90年代的眼光来看)。

200米距离上,9x19mm普通弹无法击穿的凯夫拉头盔,被4.6x30mm弹打了个对穿。

最高可以防御卡宾枪发射.44马格南弹的NIJ IIIA级防弹衣,也在200米内被4.6x30mm弹穿透。
这是因为MP7发射的穿甲弹采用镀铜全钢弹头,而传统的手枪弹弹头结构是铜被甲+铅芯。DM11穿甲弹的初速为720m/s(北约标准9mm手枪弹的初速是360m/s),虽然506J的出膛动能略低于北约标准9mm手枪弹(518J),但由于弹形设计较好、动能释放相比之下又高又快,所以对硬目标的侵彻力大大高于传统手枪弹。
由于弹头轻、初速高,和传统手枪弹相比,4.6x30mm弹的外弹道比较低伸、200米内射手无须变换瞄准点。

但是,由于采用了「微口径」和速燃发射药,4.6x30mm弹的膛压峰值高达58,015Psi,比5.56mm M855步枪弹还高;其实FN P90发射的5.7mm SS190也存在膛压过高的问题,峰值为50,000Psi,比4.6x30mm稍好一些。极高的膛压除了会损耗枪支,更会严重影响内弹道,而糟糕的内弹道又对外弹道造成了负面影响。
对于没有护甲的软目标,穿甲弹的毁伤性能就比较差了;尤其是DM11,由于口径太小,对人体的毁伤效果还不如口径大一些的5.7mm SS190。对此,HK和FN研制了4.6mm/5.7mm口径的空尖弹,希望通过弹头变形来优化能量释放率;然而空尖弹的侵彻力比较拙计,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得兼。4.6x30mm弹的「微口径」又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另外,和发射传统步枪弹的短突击步枪相比,MP7和P90的有效射程都比较近,主要是5.7mm弹和4.6mm弹都是手枪弹级别的,后劲不足。
PS:对于二线人员来说,等敌人冲到一百米内是不是就该逃跑或者投降了……

图为各种5.7X28mm弹从PS90卡宾枪(16英寸枪管)发射时,在不同距离上的弹道高,可以看到衰弱得很快。

总之,除了对硬目标侵彻力较好,4.6x30mm弹的其他性能并不怎么样,至少我个人认为是不如5.7x28mm弹的。


HK的膛线毁灭者MP7FN的P90国产05冲都是这类设计,不过不会使用更轻的材料。为什么要轻呢?弹头都是尽量提高密度啊一般的设计是通过减小口径来提高长径比,性能见仁见智吧。P90口碑还是比较不错的不过,冲锋枪现在还是更多用于警用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同样的装药下提升长径比,也许不是什么很好的主意

一般不会,太轻太长的话也许近距离还好(但如果不变轻的话不会有明显改善)远了立马抓瞎。

不过如果变轻了(有限的)可能会在近距离性能好一些。


相同重量更大的体积,加大侧向风阻,弹道不稳定。

长形子弹击中后更容易直接穿透,不易形成翻滚,威力下降。
小口径会导致停止作用下降如果长度和口径都增加……建议尝试短管突击步枪比如AKU之类的另外,更轻的弹头动量会更小,弹道性能也会更差
拉长的手枪弹=减装药步枪弹...?9x39那样的?
加装药,换重弹,装长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