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換用更輕的材料來加長彈頭的長度從而獲得更好的彈道性能?

實際上看可行嗎?


剛好看過MP7的4.6 x 30子彈,來說說。

下圖分別是4.6x30mm(mp7)和5.7x28mm(p90),和.30(m1卡賓)

4.6 x 30mm槍彈的鋼心彈頭質量為1.7g ,從MP7AI的180mm長槍管發射時初速為725m/s,槍口動能是450焦耳。

5.7 x 28mm槍彈中的SSl90穿甲彈彈頭質量2g,從P90的262mm長槍管發射時初速為715m/s,槍口動能514焦耳。

對比可見,初速大家差別不大,而由於5.7x28mm比較重,所以動能會大很多,並且由於FN P90的5.7 x 28mm槍彈以獨特的方法即採用雙彈心的複合結構,彈頭被甲內的彈心前端部採用高穿透力的鋼,後部採用鋁,但質量較大。彈頭的質心偏向後方,穿透防彈背心侵入人體後產生彈頭翻滾現象,增大停止作用。HK MP7A1的4.6 x 30mm槍彈,彈頭被甲內的彈心為低碳鋼,穿透力確實優良,但停止作用不足。HK公司認為,不同彈頭有不同用途,萬能彈畢竟是不存在,存在,在……。

FN P90現在僅有7種5.7mm變型彈供選用,而HK MP7AI有12種4.6mm變型彈供選用。當前的HK產品目錄發布的4.6 x 30mm變型彈,包括鋼心彈(彈頭質量1.7g)、終極戰鬥(Ultimate Combat)彈(彈頭質量2g)、全金屬被甲彈(彈頭質量2.7g)、曳光彈(彈頭質量1.4g)、警用空尖彈(彈頭質量2g)、鼻頭(spoon nose)彈(彈頭質量1.7g)、亞音速彈(彈頭質量5g)、銅彈頭訓練彈(彈頭質量1.7g)、硬脆性彈(彈頭質量1.7g)、軟脆性彈(彈頭質量1.2g)以及空包彈和教練彈。其中,警用空尖彈和前端傾斜的鼻頭彈在人體內的翻滾導致穿透力下降,不會穿透人體造成二次傷害。以上12種變型彈能滿足軍警的多種需求。

由此可見,質量大,能帶來更高的動能,也能帶來更穩定的彈道,口徑方面肯定是大的好,而質量輕是不太可能有好的停止效果,小口徑彈道衰減都是很快的,質量越小,動能越低,衰減越快。

@章易 大V上的資料補充

作者:章易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398176/answer/7181152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HK MP7及其發射的4.6x30mm彈的研發背景是1989年北約計劃為二線部隊裝備「個人防衛武器」、要求這種武器尺寸短小、便於操控、能夠有效應對防彈衣(當時主要是軟質防彈衣)。
侵徹力方面,MP7在發射穿甲彈時是合格的(至少以80—90年代的眼光來看)。

200米距離上,9x19mm普通彈無法擊穿的凱夫拉頭盔,被4.6x30mm彈打了個對穿。

最高可以防禦卡賓槍發射.44馬格南彈的NIJ IIIA級防彈衣,也在200米內被4.6x30mm彈穿透。
這是因為MP7發射的穿甲彈採用鍍銅全鋼彈頭,而傳統的手槍彈彈頭結構是銅被甲+鉛芯。DM11穿甲彈的初速為720m/s(北約標準9mm手槍彈的初速是360m/s),雖然506J的出膛動能略低於北約標準9mm手槍彈(518J),但由於彈形設計較好、動能釋放相比之下又高又快,所以對硬目標的侵徹力大大高於傳統手槍彈。
由於彈頭輕、初速高,和傳統手槍彈相比,4.6x30mm彈的外彈道比較低伸、200米內射手無須變換瞄準點。

但是,由於採用了「微口徑」和速燃發射葯,4.6x30mm彈的膛壓峯值高達58,015Psi,比5.56mm M855步槍彈還高;其實FN P90發射的5.7mm SS190也存在膛壓過高的問題,峯值為50,000Psi,比4.6x30mm稍好一些。極高的膛壓除了會損耗槍支,更會嚴重影響內彈道,而糟糕的內彈道又對外彈道造成了負面影響。
對於沒有護甲的軟目標,穿甲彈的毀傷性能就比較差了;尤其是DM11,由於口徑太小,對人體的毀傷效果還不如口徑大一些的5.7mm SS190。對此,HK和FN研製了4.6mm/5.7mm口徑的空尖彈,希望通過彈頭變形來優化能量釋放率;然而空尖彈的侵徹力比較拙計,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得兼。4.6x30mm彈的「微口徑」又使這個問題更加嚴重。
另外,和發射傳統步槍彈的短突擊步槍相比,MP7和P90的有效射程都比較近,主要是5.7mm彈和4.6mm彈都是手槍彈級別的,後勁不足。
PS:對於二線人員來說,等敵人衝到一百米內是不是就該逃跑或者投降了……

圖為各種5.7X28mm彈從PS90卡賓槍(16英寸槍管)發射時,在不同距離上的彈道高,可以看到衰弱得很快。

總之,除了對硬目標侵徹力較好,4.6x30mm彈的其他性能並不怎麼樣,至少我個人認為是不如5.7x28mm彈的。


HK的膛線毀滅者MP7FN的P90國產05沖都是這類設計,不過不會使用更輕的材料。為什麼要輕呢?彈頭都是盡量提高密度啊一般的設計是通過減小口徑來提高長徑比,性能見仁見智吧。P90口碑還是比較不錯的不過,衝鋒槍現在還是更多用於警用領域,在這種情況下,同樣的裝葯下提升長徑比,也許不是什麼很好的主意

一般不會,太輕太長的話也許近距離還好(但如果不變輕的話不會有明顯改善)遠了立馬抓瞎。

不過如果變輕了(有限的)可能會在近距離性能好一些。


相同重量更大的體積,加大側向風阻,彈道不穩定。

長形子彈擊中後更容易直接穿透,不易形成翻滾,威力下降。
小口徑會導致停止作用下降如果長度和口徑都增加……建議嘗試短管突擊步槍比如AKU之類的另外,更輕的彈頭動量會更小,彈道性能也會更差
拉長的手槍彈=減裝葯步槍彈...?9x39那樣的?
加裝葯,換重彈,裝長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