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导,波音(Boeing)公司昨日宣布,自2020年1月起停止制造旗下最畅销机款737 MAX系列机型。

之前报道:

波音董事会会议正在考虑进一步减产或暂时停产737 Max客机,该决定或将使波音产生数十亿美元的新费用开支。

2019年12月16日 13:16 英国《金融时报》 安德鲁?埃奇克利夫-约翰逊 纽约报道

波音(Boeing)董事会正在讨论应该减产还是暂时停产737 Max客机,这使得该美国飞机制造商可能会在监管机构批准该型飞机复飞前面临又一轮费用开支。

上周日,波音计划中的年终董事会会议在芝加哥举行,本周一将继续开会。截至上周日晚,董事们没有宣布任何决定。

Max客机是今年3月起停飞的。此前,该机型发生两次坠机,致346人死亡。波音所希望的复飞时间已被多次推迟,因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以及欧洲、中国的监管机构对其提议的补救方案提出了新问题。

该公司在4月把Max客机产量削减了五分之一,至每月42架,这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开支。据波音透露,它为了赔偿客户而损失56亿美元利润,而且737项目又产生了36亿美元的额外成本。

波音曾经希望在2020年将Max产量提升至每月57架,但此次董事会会议将进一步减产或暂时停产提上议程,这可能产生数十亿美元的新费用。

Max客机由波音在华盛顿州的伦顿(Renton)工厂生产,该工厂有约1.2万雇员。该公司可能将这些员工重新部署到其他项目,直至737 Max的生产速度恢复到原计划水平为止。

波音发言人拒绝就上述考虑置评,此事是由华尔街日报(WSJ)最先报道的。

「我们继续与联邦航空管理局和全球监管机构就Max客机的认证与安全复飞紧密合作,」波音表示,「我们将继续根据复飞的时机和条件来评估生产决定,复飞将取决于监管机构的批准,或因司法管辖区而异。」

上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告诉国会,该局局长对波音追求不切实际的Max复飞时间表感到担忧,并抱怨称波音的一些公开声明似乎有意「强迫联邦航空管理局更快采取行动」。

波音已被迫停飞383架已服役的飞机,另有400架已完工的飞机在等待交付给客户。波音已积压跨度为7年、共计4500架Max客机的订单。

进一步减产将对波音首席执行官丹尼斯?米伦伯格(Dennis Muilenburg)产生更大的压力,后者今年10月被解除波音董事长职务。

过去3周,波音股价下跌逾8%,但仍比今年年初的价位要高。该公司上周五的收盘价为每股341.67美元。


737作为一款有著相当长历史的机型,它的设计比它本身更早。

从波音初代喷气客机707那继承来的机头气动和3.76米直径机身截面。

身为翼吊布局双发客机的737,却从尾置三发727那继承来了小短腿。

这小短腿导致第二代Classic、第三代NG和第四代MAX发动机进气口下侧被抹平,不如圆形进气口气动效率高。

也是因为继承自727的机腹布局,哪一代的737主起落架都无法完全收回机身被遮盖,轮胎周围的空穴产生不小阻力。

当年为了节约设计成本,737和727有大量零部件可以通用,客舱内的厨房厕所甚至可以互换。

毫无疑问,737的底子非常老旧。所以早在2006年,波音就有初步计划推出一款全新的飞机来替代老旧的737,新飞机将应用大量来自787的先进技术,内部代号「波音Y1」。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波音Y1推迟到2011年,可就在一年之前,2010年空客推出了A320改型A320neo。

换装更高效中推发动机的A320neo广受市场欢迎,波音于是在2011年决定放弃原本的波音Y1计划,转而将737更新至第四代,也就是737MAX,于空客A320neo进行竞争。这样航空公司的机组、机务人员不需要太多额外的培训就可以上手新飞机。而且相比于全新的飞机,改老飞机可以更快地产能爬坡,波音原有的世界售后网路、备件物流系统也可以更快适应。

因为737的底子来自于尾置三发的727,再加上初代737搭配的发动机是小涵道比涡扇,对翼下空间需求并不大。

随著一代代的更新,发动机越来越大,737的翼下空间越发紧张。

后生的空客A320从最初设计之时就搭配了大涵道比发动机,所以并没有这个问题,下图对比可以很清晰地看到737体型劣势。

为了提高发动机效率,涵道比就要大,也就是发动机尺寸和重量都要更大。于是波音把737的发动机安装位置向外,向上,向前挪了一下。

这个新的发动机安装位会导致MAX相比于前辈,更容易进入抬头飞行姿态,在爬升过程中进入失速状态。理论上,飞机飞行性能改变,飞行员需要为此进行额外培训,为了吸引航司订购,波音给飞机加了个现在大家都知道的MCAS系统,飞机抬头的时候,软体自动修正回低头状态,然后飞行员就不用进行大量的模拟机和飞行训练了,给航司省钱。

然后这个系统也是众所周知地出问题了,感测器如果坏了,那飞机本来没有抬头,可系统认为飞机抬头了,强行压机头,飞行员又不知道什么情况,只能和飞机进行斗争,斗不过就坠毁了。

波音数次宣布只要修改软体就可以修复问题,飞行员也不需要额外的培训,只要在iPad上进行几下软体训练就行了。一次次的复飞推迟表明了,问题没那么容易解决。

波音本来声称2020年3月737MAX就可以复飞,但是到今天还没有实质性的取证进展公布,说明很有可能事情没有按照波音预想的时间表发展。

前几天波音又决定在2020年1月全面暂停737MAX的生产。因为飞机制造产业链冗长,产能刚性,无法在短时间内提高或降低产能(这也是为啥飞机制造商有很多很多年的订单储备),一旦停产,再开工就需要波音自己和供应商付出巨量的成本。

波音自己声称不会因为暂停737MAX生产而裁员,那这些员工将何去何从呢?波音在其它地区的工厂和别的产线能接收这么多员工吗?如果员工走了,再开工时候从哪招来足够有资质的员工,需要多少时间和金钱来培训他们?

除了波音自己以外,供应商呢?Spirit Aerpsystems作为波音最大供应商之一,737MAX的机身占整个公司收入的50%,这一部分业务被砍,那怎么活下去?

停产肯定是个非常沉重的决定,影响深远。如果3月就能复飞,1月全面停产就没那么大意义,既然选择停产,估计3月是很难复飞了。那什么时候才能复飞呢?生产出这么多昂贵的飞机,却只能停在地上白白消耗著航空公司和波音自己的资金。

就在圣诞节前一天,2019年12月23日,波音CEO——Dennis Muilenburg向董事会辞职(被炒)。

但是凡事都有好坏两面,那波音这处悲剧好的一面在哪呢?

因为CFM公司的Leap发动机性能优秀,737MAX独选Leap-1b,而空客A320neo则可选Leap-1a或普惠PW1100G。出于种种内行都知道的原因,Leap远比普惠更受欢迎。

空客A320neo交付深受Leap产能不足延迟交付的负面影响,相当数量的已经完工下线的A320neo停在厂区里等发动机。如果737MAX停产,Leap-1b产量归零,CFM的东家之一GE又受现金流困扰,要将Leap-1b一部分产能转到生产供空客的Leap-1a。到时候,空客的延迟交付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在宣布停产后,波音股价大跌,空客大涨。

波音喷气式客机的故事:

波音 7*7 系列客机是怎么发展的?是按数字顺序发布的吗??

www.zhihu.com图标

看到提问者在高赞答案下的评论,觉得提问者还是很了解事件的。

其实当初波音仅仅采取小幅度减产手段,的确令人感受到其充满了自信。

从停飞后逐渐找到故障原因起,波音和FAA的重点工作就是复飞,好像并没有「之一」。

复飞路径应该还是在逐渐明朗吧,但非局内人还是不了解详细进度。

我的评价是,这次波音摧毁了世界民航的一块基石,就是工业届,监管部门,运营人之间的「互信」。世界民航的运行监管模式可能都要随之调整。

回到问题本身,就是积压了几百架飞机不交付,对于波音来讲也有点撑不住了。生产出来就是库存。一架飞机交付不是4S店提车,手续很麻烦。几百架飞机交付是个大工程。停场飞机都维护也是麻烦。总之,就是暂时有点撑不住了。


其实今年3月737MAX全球停飞之后,波音就开始逐渐减产了,减来减去到今天,总算决定暂时停产了。 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本来打算今年年底就复飞MAX,颇有点在deadline前跟导师说「我月底就能写好」的意味。

737MAX已然成为一个填不上的大坑。

乐观点想,波音可以把停车场还给员工(大雾),可以老老实实去专心造777x、787-10,最好还能一鼓作气把NMA搞出来。

但是实际情况远比这个棘手,不然也不用逼退自家CEO。MAX生产线估计要裁人了,不知道能不能引进给商飞。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也都将收到MAX停产的打击,要是谁家大部分订单都来自波音,那就倒霉了,成品卖不掉,半成品做到一半做完也不是扔了也不是,钱都拿去买上游原材料了,资金链就这么断了,离破产也不远了。连美国GDP都要受到影响。

被飞机占了的停车场

对航司来说,波音早点停产终于让它们下定决心改变新飞机的引进计划了,总被一个虚无的复飞计划吊著,三个月之后又三个月,都快一年了老大。及时壮士断腕,也省得飞机趴窝运力不足。但各航司扩张发展的脚步也已经实实在在地被耽搁了近一年。就算以后放弃波音,还有相当高的飞行员改装成本,但没准改装飞行员都比陪波音一起坑著更明智。

像有引以为傲的全波音机队的厦航,但眼见著波音越来越坑,也是会思变的,董事长访问空客,子公司安排起国产飞机,这些都是必须之举了。

哪来的那么多知情人士…

江西航的ARJ21「井冈山号」

更新:

刚在微博上看到的十一月份老图,厦航预订的还是绿皮的MAX,垂尾的花纹显示出它也将拥有联合国涂装。如今已不知道它何年何月才能和联合梦想号大哥团聚……

还没成装的小老弟

在大兴机场的大哥

早不停,抱有能很快恢复交付的侥幸心理,库存积压400多架才停,现在烂摊子更大了。

现在积压的飞机都停到员工停车场了,万一决定干掉MAX项目,积压的飞机会低价处理给员工吗?

开著别克来上班,下班却把737开回家了,美滋滋

再过些日子就该听到美国西雅图 美国西雅图 最大飞机厂 波音飞机厂倒闭了 我们没有办法,拿著飞机抵工资,原价都是几十亿的飞机统统二十块还我血汗钱....

说不定这是个抄底采购飞机的好时机(逃

现在可以刷起咸鱼了,99新737工厂库存低价甩货


是个正确的决定,毕竟停产是完全取消737MAX型号的第一步。但是更重要的是波音何时做出真正重要且关键的决定。

如果空难发生之初,波音就宣布终止737MAX计划。这固然将成为一场巨大的灾难,波音也许会有几百亿美金的损失。但是今天,波音将面临损失的清单上,又多了这九个月以来新生产出的400架尚未交付的737MAX,这支世界上最大的737MAX机队

对波音来说,比艰难复飞更可怕的是停产737MAX,而比停产更可怕的,是又坚持生产了400架新机以后却不得不停产这个型号。

目前尽管还在坚持复飞是最高优先顺序,但波音必须尽快启动后继窄体机的研发。去年埃塞航空难发生之初我就认为,波音的最佳选择是完全终止737MAX型号,启动新窄体机计划。现有737MAX订单小部分以巨大的折扣替换为NG系列先继续生产交付几年,而大部分则转为新窄体机订单。而近一年来的形势则是加强了这一方案的合理性。

即使有一天737MAX终于复飞,争议、质疑和身处放大镜一般的检视也一定会长期伴随。波音一定不可能把4000架储备订单交付到超过30%。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