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医学会会长史泰祖(右)曾提出由会董投票选出加入医委会委员,改为全体会员投票,未获医学会会董蔡坚支持,但蔡坚现时略改口风,不反对修例。

【星岛日报报道】医学会是全港最大的医生组织,在主管医生发牌及输入海外医生的医委会中占七席,该七席现时由医学会会员提名,再由医学会二十八名会董会成员选出。四年前坚持会董票的蔡坚略转口风,指若会员希望增加民主成分,他不反对修例,改由全体会员投票;何仲平则认为会董都是由全体会员选出,间选的制度都是民主、公平,现行选举方法最理想。

医委会是处理本港执业医生的注册和纪律规管事宜的法定机构,由二十四名医生和八名业外委员组成。医生席位中,七席是由全体注册医生选出;另外七席是由医学会会员提名,再按《医生注册条例》3(i)规定,由医学会会董会成员选出,现时医学会会董会有二十八名成员。

二〇一六年任医学会会长的史泰祖提出公投,将会董票转由全体会员投票选出该七个席位,增加民主成分。他提出后遭部分会董反对,公投最终胎死腹中,他亦辞任会长。时任会董蔡坚当年批评史泰祖的建议是「自己除裤打屁股」,又认为史事前未有跟会董商量便向传媒公开,是把会董们「摆上台」。他称该七个席位是前会长梁智鸿一九九六年争取,希望增加医学会的谈判筹码,能应对政府医疗政策。

事隔四年,蔡坚立场稍为软化,指如果会员认为制度不公、民主成分不足,他不反对修例改由全体会员选出席位,预期需要较长时间才可以完成修例工作,但他仍然认同由医学会会董会选出加入医委会的委员,可以令意见更一致,在医委会更集中票源。另一阵营何仲平指,会董是由全体会员选出,现时间选制度公平,而由会董选出的医委会委员跟医学会联系亦强,有助调整及应对策略,认为现行选举方法是最理想。

蔡坚亦提出另一种改革,例如有医学会会董会成员同时兼任政协委员,如果当选,上任后会要求会董申报其他组织的身分,「二十年前劳永乐任会长时要求会董申报利益,但我以往任内都无执行,我是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其他)身分。」他指以往较少政治争拗,又认为每人都有分寸,但为了确保成员是以医生而非政治人物身分处理会务,打算重推申报制度,「考虑一个医学会的议题,不要被你另一个身分影响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