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然影片里设定黑洞的定义没有太大变化,那就无法回避万有引力的潮汐力效应,影片是怎么进行设定的?

2黑洞引力造成的时间变慢的效应(miller的行星离黑洞很近,1小时=7年),那么黑洞内的时间可真是一眼万年了。cooper拨动引力造成手表秒针摆动一下的时间,估计Murphy都等到死了。影片又是怎么破解这个问题的?


第一个问题,黑人科学家在电影里说了一句,如果飞得够快就足够在潮汐力作用之前飞进视界,原理上不明觉厉,毕竟人家的设定是绕著黑洞研究了20多年,可能是有点什么新发现吧。

第二个问题电影里也有解释,人类不能理解五维空间,马修所处的是高等文明(马修认为是未来的人类)制造的一个五维空间的三维操作界面,专门让他观察和影响不同时间点上女儿书房里的三维空间,他面前有房间里所有时间点,找到合适的去拨秒针就好了


首先,黑洞的潮汐力计算是认为黑洞中心有个奇点,质量都集中在这点上,密度无穷大,体积无情小,越靠近它引力越强,随之而来的潮汐力也越强。

如果黑洞的视界足够大的话,比如像影片中描述的那么大,那么在进入视界之后的一段时间潮汐力还达不到撕碎人的强度,因为离奇点还很远。

那么我们的男主人公是怎么逃过一劫的呢?

影片中的奇点设定肯定不是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点(对广义相对论了解的朋友会知道,奇点是相对论的产物,黑洞内部相对论是失效的,所以没人知道奇点是什么以及长什么样,片中的五维空间算是给出了一种猜想。),而是一个类似高维空间碎片(或入口或五维空间本身)的东西,那么就是有体积的,那么撞上这个「奇点」就不需要飞到黑洞的正中心。由于飞船比男主体积大,受到的潮汐力要大一些,所以会首先解体爆炸。而男主在爆炸前被弹出,所以没被爆炸所伤,并且又在弹出后以及被潮汐力撕碎前撞上了「奇点」,进入了五维空间。也就是说五维空间的边缘离视界不是很远,潮汐力还没那么大。

大家觉得这个说法还靠谱吗?

PS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视界之内的时间是不能按照广义相对论来推导的,不适用。至于时间应该怎么走我就不懂了。
第一个问题,请参见科学圈怎么吐槽《星际穿越》?

不是Bug,当黑洞的质量非常大的时候,潮汐力就会变小。你可以想像为当黑洞的质量非常大的时候,他产生的引力场波及的范围就更大,那么引力场变化就会相对平缓一些,这样潮汐力就小一些。

《星际穿越》里设定的黑洞好像是1亿倍太阳质量,如此大的质量,你就放心的进去把,潮汐力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的确会受潮汐力的影响,也许的确会「撕碎」人,但它毕竟也是一种「力」,这个「撕碎」不会是像搅拌机一样无规律的「撕碎」,而是很有规律把你身体上的每一个基本粒子进行「拉伸」和「分离」,是一种很有规律的「撕碎」,在假设你能从黑洞的另一边出来的情况下,也就是从白洞出来,你会受到逆向的潮汐力把刚才有规律的被撕碎的你重新组合起来,所以应该不会死掉的,只不过在黑洞外的人眼里看来你的确被撕碎了。
1,科普读物(伦纳德·萨斯坎德的《黑洞战争》)的说法,穿越视界时会发生什么并无定论,可能是瞬间毁灭,也可能是毫无变化,甚至可能是这两者以悖谬的方式一并发生——既然诺兰这次也找了一位物理学大牛作科学指导,黑洞这样基本的问题,相信他不会草率处置。总会有合理的解释的。2,影片平行剪辑造成的误会。库珀进入五维空间,他可以同时经历墨菲的所有时间,对于墨菲而言,也就没有「等待」库珀做什么的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