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须与客户亲签亲晤的保经代业务员的生意大幅减少。(资料照,取自pixabay)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须与客户亲签亲晤的保经代业务员的生意大幅减少。(资料照,取自pixabay)

新冠肺炎(武汉肺炎)疫情导致服务业从业人员收入大幅缩水,经济部虽然针对营收衰退5成之「艰困企业」,提供员工4成薪资补助,但4月上路迄今,却仍有漏网之鱼。据了解,由于部分特许服务业,例如保险代理人、中药商、外劳仲介、农产品批发商,并非经济部管辖,有些产业衰退幅度,是否达「衰退5成」的艰困企业定义,双方也有认知的差异,由于其他部会的纾困方案,远不及经济部优惠,有些甚至不补助薪资,让不少业者透过全国商业总会,向政府大吐苦水,由于纾困对象「食指浩繁」,相关部会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冲击程度直追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民进党政府4月初端出纾困2.0方案,迄今也毁誉半参,由于经济部的「艰困企业」补贴4成薪资,以及劳动部针对无一定雇主之自营工作者的3万元薪资补贴,由于并没有照顾到所有受影响民众,行政院又在5月初紧急端出「有工作,无投保」民众的1万元补贴,没想到却因「排富」规定过于复杂,申办过程引发大量民怨。

为什么行政院长苏贞昌宣称有800多万民众获得纾困,在此同时,却仍有民众抱怨未获纾困?原因是,他们根本不在经济部、劳动部、交通部等3大部会,纾困的产业范围。

金管会监理的寿险业,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一般民众总认为,寿险业「口袋深」,很难跟业绩衰退5成的「艰困企业」联想在一起。从过去到现在,金管会也从未对保险业从业人员,有过纾困纪录,但根据寿险公会资料,今年1到4月寿险新契约保费收入2688亿元,比去年同期衰退41%,业界以「保费悬崖」形容目前的惨况,尽管寿险有「雇佣关系」的业务员,在疫情期间还有「保证底薪」可以拿,但「按件计酬」的保险经纪与保险代理人,这段期间收入几乎完全归零。

新的国际财务报导准则上路,将对寿险业者造成冲击。(郭晋玮摄)
根据寿险公会资料,今年1到4月寿险新契约保费收入2688亿元,比去年同期衰退41%。图为示意图。(资料照,郭晋玮摄)

疫情重创保经代业务员 遭客户拒「疫情结束再来」、「旅平险」销售归零

寿险公会理事长许舒博表示,保经代业务员推销保单,必须要「亲签亲晤」,现在金管会又要求70岁以上老人购买保单,必须要「录影录音」,美国联准会大幅降息,导致保单利率持续调降,业务员得花更多时间跟客户解说,如今,这些访视行为,在疫情期间根本都不能做,很多客户都直接告诉业务员,等疫情结束再来,「以前寿险公司业务员,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次联谊,这段期间为避免人跟人接触,已经停办2个月!」

据了解,保经代业者的规模差距非常大,小型的保经代,多半是保险业务员集资设立,有些保费收入一年只有100万元,但有些大型的保经代,一年可以卖几亿元保单,所有贩售的险种当中,「旅平险」因为全球出入境管制措施,保单销售几乎归零,有些专门与旅行社合作销售「旅平险」的保经代业者,几乎跟旅行社一样惨,看著合作的旅行社,可以向交通部领取5万、10万的营运补助,以及4成薪资补贴,金管会对保经代却完全没有补助。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低底薪、高佣金」的不动产仲介业,由于台湾房地产投资人在疫情发生后,已出现观望气氛,部分房仲业务员,也主张纳入「艰困企业」薪资补贴。

茶叶批发商批经济部:所订基期不合理使无法获补助

在陆客观光产业链同样也在发生,台湾区茶输出业同业公会最近透过商总反映,国内的茶叶批发从2016年开始持续下滑,经济部在「艰困企业」的认定上,却只把2018、2019年当基期,让他们无法获得4成薪的补贴。

20200221-茶叶,茶,收成。示意图。(资料照,取自pixabay)
台湾区茶输出业同业公会最近透过商总反映,国内的茶叶批发从2016年开始持续下滑。(资料照,取自pixabay)

许舒博表示,过去以来,茶叶跟糕饼一直是陆客重要的「伴手礼」,日韩与东南亚旅客到台湾,不见得会买台湾的「伴手礼」,「现在是整个市场出了问题,如果陆客不来,就得靠政府带头消费。」

到底谁来纾困?部分产业难定义主管机关、各部会互踢皮球

据了解,经济部编列419.2亿元的「艰困企业」薪资补贴预算,理论上,所有服务业都可以适用,但实际上,有些需要「特许执照」的服务业,到底该由经济部纾困,还是由目的事业主管机关纾困,目前仍存在歧意。

经济部官员表示,艰困企业薪资补贴部分,原则上都是由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编列,经济部针对「制造业及技术型服务业」、「内需型服务业」、「会展产业」,就分别由工业局、商业司与国贸局编列;观光运输产业与艺文产业,则由交通部、文化部编列。不过,有些产业业别仍有模糊地带。

举例来说,农产品批发零售部分,立委刘建国已经多次质询,对于传统市场与果菜批发市场没有税籍登记的摊商,到底由经济部纾困,还是农委会纾困?经济部在5月12日与业者召开会议后,已经将相关意见向行政院反映,并且在5月21日公告「补贴适用行业」修正版。

20200515-立委刘建国主持「亚洲第一公卫师法,迈向全球公卫大国」记者会。(蔡亲杰摄)
立委刘建国(见图)多次质询,对于传统市场与果菜批发市场没有税籍登记的摊商,到底由经济部纾困,还是农委会纾困?(资料照,蔡亲杰摄)

经济部官员表示,「原则上,农委会负责农产品批发业的纾困,经济部负责有税籍登记的蔬果、肉品、水产品零售的纾困。」另外,就化妆品零售部分,经济部与卫福部方面同意,有食药署颁发化妆品许可证号的化妆品零售,归卫福部负责,无需化妆品许可证号的部分,包括洗发精、润发精、香皂、沐浴乳、洗面皂、整发剂、染发剂零售部分,由经济部负责。

不过,由于经济部提供的纾困方案,有4成薪资补贴,其他部会包括内政部、卫福部、农委会、劳动部、金管会,并没有类似的薪资补贴方案,有些产业到底该不该被纾困,现在也在各部会之间踢皮球。

举例来说,中药商同业公会在这一波疫情当中,没有像西医诊所一样,有获得卫福部补贴,厂商因为拿不出「业绩衰退5成」的证明,也拿不到经济部补助。

在农产品批发方面,具公司型态的农产品批发公司,例如台北花卉产销公司、台中鱼市场公司等等,可以适用经济部「艰困企业」薪资补助,不过,由中华民国全国渔会经营的三重鱼市场,以及全省渔会附属鱼市场,仅能适用农委会纾困方案,每个单位补助金额50万元。

外劳仲介叹仲介费归零 劳动部:并非完全没收入

至于外界普遍认为「高获利」的外劳人力仲介业,在这一波疫情同样也是受灾户,根据「中华民国就业服务业同业公会」反映,由于外劳在这段期间禁止入出境,外劳仲介业引进外劳,第一年可以抽取1个月的「仲介费」,这段期间全部归零,外劳仲介的说词还包括,「旧移工合约到期无法送出,造成营运成本增加」,「外劳实施无薪假,企业入不敷出」等等,强调这段期间营收衰退逾5成,却无法获得劳动部纾困。

对于外劳仲介业说法,劳动部官员解释,受限于边境管制措施,台湾最近两个月有几千名外劳无法入境,或延后入境,外劳没办法进来,业者虽然没办法收取每人1个月薪资的服务费,但针对已入境之外劳,仲介业每年仍可收取1500元到1700元的「服务费」,换言之,业者这段期间并非完全没有收入。

劳动部强调,外劳仲介业这段期间若受冲击,可以参加劳动部的「充电再出发」计划,提供员工在职进修,员工进修上课时间,每人可以获得每小时158元的补助。

金管会官员建议:可透过电话、电邮与客户维持关系

针对保经代业务员部分,金管会官员强调,「一般民众的保险需求,是长期需求」,保经代业务员纵然在疫情期间,因为无法亲自拜访客户,导致业务下降,等到疫情结束,民众投保意愿马上会恢复,金管会方面建议业务员,这段期间透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与潜在客户持续维持关系,等到疫情结束,业绩就会上来,「台湾这几年保费成长都很稳定,下半年搞不好会迎头赶上!」

女人要更爱自己!全球人寿提醒,善用保险保障移转妇科疾病风险。(图/全球人寿提供)
针对疫情重创保经代业务,金管会官员回应道「一般民众的保险需求,是长期需求」。图为示意图。(资料照,全球人寿提供)

官员强调,保险业务员很多都是兼职卖保险,保险业务员的工作弹性,本来就是最大的,疫情期间除了可以透过电访,维持客户关系之外,也可以去找其他兼职工作,少数保经代长期跟旅行社合作贩售旅平险,疫情期间确实冲击很大,但保经代业务员,本来就不应该只依赖一个险种,台湾民众因为银行储蓄利率很低,保险的消费力一直很强,尽管全球央行降息,带动保单利率跟著调降,但长期来看,民众对保障兼保本的保险商品需求,仍然持续存在。

金管会官员强调,金管会虽然是保经代的监理机关,但主要工作是确保保经代的保单销售行为,不会影响消费者权益,保经代公司的资本额门槛只有500万元,是属于低度监理的行业,金管会对于保经代,除了要求每年投保一定金额之责任险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监理成本加诸于业者,业者如果在疫情期间真的做不下去,可以向金管会申请停业3到6个月,再跟房东洽谈租金减免,保经代从业人员都具备保险经纪人或业务员资格,停业期间还是可以投靠寿险公司继续招揽保单。

新新闻1733期
新新闻1733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