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未歇,但部分国家包括台湾,疫情相较他国趋缓,再加上考量经济需求,已逐步放松各项管制措施。示意图。(资料照,颜麟宇摄)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未歇,但部分国家包括台湾,疫情相较他国趋缓,再加上考量经济需求,已逐步放松各项管制措施。示意图。(资料照,颜麟宇摄)

新冠肺炎(武汉肺炎)横扫全球数月,目前各国疫情急缓两极,考量经济需求,部分疫情趋缓国家或地区已摩拳擦掌准备解封。台大公卫学院院长詹长权表示,放眼全球有条件考虑解封的国家,至少都有实施大量检测,以及利用数位系统追踪确诊者、接触者足迹等措施;前卫生署长杨志良也指出,台湾社区是否安全不能光凭嘴巴说说,必须仰赖病毒及血清抗体检验的科学证据来说话。

台湾今年元月21日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至今累计确定病例441例,其中7人死亡,无论就确定病例数、疾病盛行率、致死率,在全球陆续传出病例的188国中,疫情堪称控制得宜。又台湾441例新冠肺炎确定病例中,本土病例55例仅占12.5%;加上至5月22日为止,台湾已连续40天未发生本土病例,显示国内疫情趋于稳定。

台湾检验量低、讯息量不足?陈时中:台湾算全球前段班

詹长权说,放眼全球疫情趋缓国家,最迫切的就是解除防疫措施限制,并全力推动经济复苏。惟这些国家能朝解封阶段迈进,几乎都有大量社区随机采检为凭借;而所谓的大量采检,其检验量至少都有「日以万计」,即每日检验近万件的水准。相形之下,台湾从疫情发生至今,总计通报检验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累计仅7万例,换算2300万人口,检验率每十万人口304,讯息显然不足。

然后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表示,只看检验量与检验率,台湾或许不算多,但若对照国内的确定病例数441例,检验阳性率1/158.3,即平均采检158.3个人,才能找到1个阳性个案;又以检验阳性率越低、筛检普及率越高的理论与逻辑来看,台湾的检验量不但不能算低,在全球还属于前段班成员。

20200521-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21日因应新冠肺炎召开记者会,指挥官陈时中(见图)宣布新增1例境外移入。(指挥中心提供)
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日前曾表示,以检验阳性率越低、筛检普及率越高的理论与逻辑来看,台湾的检验量不算低。(资料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提供)

根据英国牛津大学19日公布的最新调查,台湾新冠肺炎检验阳性率之低,也就是筛检普及率之大,在91个国家中排名约第6到第7位,在主要国家中只输给纽西兰的1/203.5;与媒体经常提及实施新冠肺炎大量检验国家南韩、德国相较,南韩检验阳性率为1/69.1,德国检验阳性率1/18.6,台湾表现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检验率不高的前提之下,有人质疑,台湾新冠肺炎疫情趋缓与稳定可能只是假象,社区一定存在不少「黑数」,也就是隐性感染者。对此,中央疫情中心专家咨询小组成员、台湾感染症医学会理事长黄立民说,新冠肺炎原本就有一定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所以若说国内社区存在少数感染黑数,他也不觉惊讶,「但台湾社区感染黑数应该不大,否则早就爆开了!」

20200523-牛津大学最新公布各国新冠肺炎检验阳性率比较。(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提供)
牛津大学近日最新公布各国新冠肺炎检验阳性率比较图表。(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提供)

黄立民强调, 他肯定疫情指挥中心领导全国的防疫成果,也认为在疫情相对平缓的台湾,实施更大模模的病毒检测,并非考虑全面解封与否的必要条件。但若能透过科学检验了解流行病在社区分布的真相,进而作为未来制订防疫新作为的参考,仍相当值得。

(延伸阅读:多洗澡、吃辣、喝酒能挡病毒?当治疗远不敌感染人数 流言偏方遍全球)

边境解封情况大不同 台大医师列举国际案例吁借镜

此外,对国内解封,诸如放宽室内、室外集体活动人数,以及民众搭乘大众运输工具限制等是一回事,但考量对外尤其是边境解封,又是另外一件风险完全不同的事。黄立民就认为,冰岛计划自6月起,针对所有边境外籍旅客进行新冠肺炎病毒快筛,检验呈阴性者,才得放行入境冰岛观光消费的做法,还是颇值得台湾借镜。

此外,美国纽约州疫情一度严峻非常,但身为全美金融商业中心重中之重,纽约州复苏也刻不容缓;只是百业待举,就算要解封,也须订定先后顺序及规则。詹长权说,纽约州人口约2000万,与台湾不相上下,近日该州就在辖内普设了700个新冠肺炎筛检据点,让有意愿的民众可以随时前往受检;如此一来,哪些行业可以优先开放,哪些行业还得缓缓,答案就能揭晓。

20200326-因武汉肺炎疫情管控出入境,桃园机场单日出入境人数已跌破万人,图为一位穿著全身防护衣入境的旅客 .(柯承惠摄)
因应新冠肺炎疫情未歇,多数国家仍进行一定规模的边境管制。示意图。(资料照,柯承惠摄)

杨志良:可以3000人为规模进行随机检测

杨志良强调,台湾是弹丸之地,不比中国大陆就算关起门来,靠14亿人口的内需市场也不愁活不下去;更甚者,多数国人眼前面临的已是:「不受新冠肺炎威胁『病死』,却快因锁国政策『饿死』的窘境」这显然不是每天守著电视,看台湾已连续几天零病例穷开心就能解决的事。

就算指挥中心坚持大规模病毒检测缺乏效益,也可退而求其次,杨志良建议,3000人规模在统计学上已有一定意义,政府至少可以考虑做个3000人的社区年龄分层随机抽样病毒检验;这样既花不了太多钱,也能让专家学者了解新冠肺炎爆发流行以来,台湾能自钻石公主号、五一连假、磐石鉴官兵群聚感染等事件中,屡屡逃过社区传播危机的真正原因,究竟是「天佑台湾,还是国人体质特异?」有了答案之后,防疫政策的下一步,才能走得更稳健。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报导:https://bit.ly/3aAQ9d6

新新闻1733期
新新闻1733期

☞从手指到眼球,掌握新闻脉动,现在就订阅/购买纸本《新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