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富士发布X-T4相机,该款相机搭载2610万像素APS-C画幅X-Trans CMOS 4图像感测器以及X-Processor 4图像处理器。相比前代机型,富士X-T4在机身防抖、连拍速度、显示屏、视频拍摄、胶片模拟以及电池续航等方面有所提升。据悉,富士X-T4相机提供黑色及银色版本可选,售价1,699美元(约合11,900元人民币),并将于2020年春季上市销售。

其中,富士X-T4相机采用了全新设计机身五轴防抖,最高可实现6.5档防抖补偿效果。相比X-H1,富士X-T4相机的机身防抖组件体积减小了30%、重量减轻了20%。全新的陀螺仪感测器的侦测灵敏度是X-H1相机的8倍。此外,得益于全新研发的高转矩无芯直流电机,富士X-T4相机可实现机械快门15张/秒高速连拍,快门时滞仅为0.035s(富士X-T3为0.045s)。此外,富士X-T4相机快门寿命达到了30万次,快门声音比X-T3减少约30%。再来总结一下富士X-T4在其他方面的提升。首先,富士X-T4相机采用了全新设计的2350mAh大容量NP-W235电池,在标准模式下续航可达500张,而在节能模式下续航则高达600张。作为对比,富士X-T3相机NP-W126S电池容量为1260mAh,标准模式下续航可达390张。其次,富士X-T4相机搭载了3英寸162万画点可旋转触摸屏,而X-T3相机则为3英寸104万画点可翻转触摸屏。另外,富士X-T4相机视频拍摄新增了Full HD/240p高帧率选项。最后,X-T4还增加了经典负片、漂白效果两种胶片模拟风格。

新发布的富士 X-T4 对比 X-T3 有哪些亮点和不足?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富士发布X-T4相机 - 新摄影?

www.nphoto.net图标


一句话点评:索尼要把APS-C市场送人了,佳能心思也不在APS-C上,尼康咱就不提了。

机身售价11790元

对比XT3,提升的地方有:

6.5档的综合防抖

更强的自动对焦性能

续航时长增加50%

全新的胶片模拟滤镜

240P全高清视频,可以拍摄10倍的慢动作视频

机械快门提升到15张/秒

这种模式的翻转屏在拍摄vlog的时候很好用

不管是拍照还是视频,可以说是APS-C机皇了,友商的机子压根不够看了

——当然,APS-C机皇的价格也不低

对比友商的APS-C机器,XT4没有明显的缺点

没有哪家厂商像富士一样把APS-C镜头群做的那么全

富士接下来会推出一系列廉价的F2定焦镜头(新出的35 F2卖1390元)

听说国产转接环厂家会给富士做适马三剑客的转接环

这也就意味著APS-C画幅领域富士是最强的,从机身性能到镜头群都是最强

视频领域XT4也有著外录422 10bit,内录420 10bit的专业水准,能打的只有GH5、GH5S

独特的胶片滤镜也是富士一大特色

唯一的问题就是11790的上市价格,你要知道Z6机身不到11000,A73机身不到12000

但Z6和A73的视频性能都不如XT4

拿上市很久的相机售价对比刚上市新产品的价格也不合理

XT4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APS-C照片+视频旗舰到底能上探到多少价位。

XT4是个接近完美的相机

但作为消费者考虑的永远都是价格。

本质上来讲,只看拍照,xt4画质和xt30没啥区别。

富士(FUJIFILM)X-T30/xt30 微单电数码相机 xt20升级京东去购买?

xt4比xt30多了个防抖,对焦提升。


京东售后原返,录开箱时发现屏幕一个大裂缝!!!

已经申请二次售后,做工实在太差了!


有关富士XT4电流声的京东售后:

已检测完毕,京东工程师说无法认定电流声为产品故障,29号取回,1号出结果,预计3天内寄回。

给想走售后的小伙伴一个参考。


富士xt4首批国行单机用户,已经第一时间申请京东售后。

发现一些问题:

  1. 电流声比较大,在电池周围都能听到。关闭防抖无效,stills切换到movie模式还是能听见。试了一下视频,电流声没有录进去;
  2. 发热严重。1080p也很热,测试录制半分钟左右开始热起来,比较烫,但是略好于x100v。我手头的x100v录制3-5秒的1080p就很烫;
  3. 做工差。整个机身都是塑料感,跟xe3差不多。卡槽里面写了中国苏州制造。手头的xt30、xt1、x100v、都很结实,手头的xe3跟这个xt4差不多感觉。快门波轮、ISO波轮、屈光度调解钮、热靴盖、几个插口的盖子都比较松松垮垮;

已经申请京东售后,后续会跟进。

还有大家都知道的问题,比如:

  1. 没有充电器,单买490大洋。USB充电要充好久;
  2. 耳机插口要带转接线,麻烦容易丢;
  3. 手柄套装的手柄里没电池;
  4. 。。。

优点也很明显:

翻转屏很方便,实际体验很好用;

防抖拍照很强,对比了手头的索尼a73+24-105和松下G9+12-35,直观感受富士静态图片防抖好于索尼,也可能比G9还好一丢丢。视频边走边拍防抖效果不好,预料之中;

保留了4个方向键,同时屏幕4个方向滑动灵敏,还可以再设置4个方向键;

Q键菜单支持触摸选择菜单,而且Q键位置不会误触;

其他深入体验等京东售后反馈再更新。

另外,建议大家多看看实际上手体验,看参数的云测评都是耍流氓!


以2020的标准看,同级别的标杆,但是还有3点不足或者说遗憾

  1. IMX571是目前市面上最强的民用APS-C感测器(抛开BMPCC6K这种性能压榨到极限的妖孽),但是仍然有一点点遗憾:4K应该是6K点对点采样之后做的超采(5760*3240超采到3840*2160)所以会有那么一点额外的裁切系数,不知道是考虑功耗还是保守标定,总之富士并没有给到全像素全采(要是全像素输出的话那BMPCC6K就危险了)
  2. 机身厚了塞的东西多了,散热似乎没跟上?说起来从X-T1开始用著用著就发热的毛病好像四代都没改观。
  3. 原生ISO就不能给个100吗?早些年虚标的200也就是约等于125的效果,原生的静态画质还是没法像D850/Z7的ISO64一样越级打4433的本事

可能会认为这是吹毛求疵,毕竟全给了那X-T5干啥是吧。尤其是同级别并没有能打得过的竞品,四代其实已经有那么点挤牙膏的嫌疑。虽然解决了上代全部的痛点,但是无反系统最重要的核心,主感测器+处理器完全没变,那对于IBIS没需求的用户或者用富士做主力图片机的完全没必要换代。而视频需求的话,防抖、翻转屏和续航真的非常给力,刚买X-T3想拍视频的用户真的可以原地爆炸2333

优势的话,把之前X-T3的正面评价照搬过来即可,就不赘述了。

利益相关:X-T1用户:

另外解析度已经这么高了,能不用X-Trans了嘛


不足?几乎是没看到啥了,至少从参数上。挑刺儿也就防水性能有待提高吧。无论是操控性,画质都是apsc佼佼者,机皇不为过。据说传输性能不行?我一个日常剪raw的也无所谓。

在改进了续航和防抖以后,完爆了之前还有部分更强的a6600。佳能EOS m6ii更是不用提了。apsc无反当之无愧最强,加上单反,d500和90d的表现,也就一个防护性更优,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明显富士更好。所以要说优点,可以说这个玩意儿绝对到处是优点。

缺点:价格我觉得不是问题,过段时间一万以下就很不错了。

主要的缺点还是镜头群。虽然富士的apsc镜头群目前最全面,但是还是太贵了。而且作为封闭系统,副厂就尼玛一个蔡司(唯卓不知道是破解还是啥,姑且没算入)。而且颗颗都贵的死。贵也就算了,除了816,50140,我也著实没有感兴趣的,50/1我比较期待,但是表现未知(但是这几颗头都上万,比全画幅还贵)。再就是像56/1.2,16/1.4这种,表现真的一般,隔壁适马都更诱人,根本没有购买欲望。超长焦,100400,造1.4kg,太迷惑了。也许真的有富士专业体育摄影师吧......以至于索尼那颗70350g让我感觉更好(索家也就这颗apsc我感觉还不错)。富士1855,1680还是相当值得肯定,不过我不怎么玩标变,算了。apsc我最喜欢的还是三星那颗1650/2-2.8,可惜三星坟头草都三尺了。

本来都有打算换门富士,但是鉴于镜头群,真的没提起什么兴趣。不过富士apsc最强,是坐稳了的。哪怕索尼真把apsc旗舰发出来了(可能搁置到明年),富士的镜头群还是可以爆索尼(虽然贵的死,不过比起其他家缺斤短两的,已然是完爆)


20200328更新

租了一台XT3来玩玩,看看画质决定要不要入手XT4

真香,香到资深佳能索尼双修用户看了都决定入个腹肌坑……

现有装备:

佳能:5D3,16-35F4,24-70L2,70-200L2,100-400L2,50L,35L2,两个辣鸡国产灯(已经坏了一个……)

索尼:A7R3,24-70ZA,28 2(不在图中),85 1.8,MC-11,两个新买的锂电灯

主要用途:新闻(业余),人像(友情),旅游,视频键都扣掉好几年了

一般的工作装备,根据心情和场合还会带16-35,35L2或者50L中的一个,室外带100-400

5D3作为佳能牙膏产品的典型代表,本身用习惯了之后感觉还是可以的,但上手A7R3之后就觉得它的槽点太多了。画质倒不太要紧,主要是对焦和快门释放速度都比用转接的A7R3慢一拍,连拍更是跟不上趟,当备机比主机还重有点过分,唯一的好处就是握起来手感比较好。毕竟是12年出的上古牙膏机器,14年入手至今也已经陪我战斗了六年,但是为了能愉快的(业余)新闻摄影,我决定还是换一台连拍10fps及以上的机身。

去年佳能90D刚出的时候,我刚好没事闲的去逛马连道器材城,于是脑子一热直接买了一台。毕竟原生卡口,标称10fps连拍,上长焦握持手感好一些还有焦距加成,但是祖传45点对焦实在是没有诚意,而且有个非常致命的问题是在连续自动对焦的时候连拍速度会降到7fps左右,10fps只能在单次对焦实现,基本就是残废。屏幕颜色也不太讨喜,连这个佳能祖传技能都丢了。于是用了两次就出给了一个小姐姐,怒亏800块(这钱都可以租个1DX2用两天了…)

可能是最早的一批90D,当时店里连样机都没有直接刷了一多月补助买了……

A7M3也在预算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且可以逐渐出掉一些EF镜头换成E口镜头,比如把100-400L2出掉换个200-600G,适马的14-24E也很香,闪光之类的配件也可以通用,确实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但是想起我当时在五棵松试用过A7M3和A7R3的体验,觉得看惯了A7R3的取景器再看A7M3大概率会觉得糟心吧…而且总感觉有了R3还买M3有点愚蠢,再想到如果还想同时用24-70和70-200就还得再买一个MC-11,这就显得更加愚蠢了…

题外话,这个内变焦的200-600G真的拉风,现在只要不到1W2就能实现白炮梦想。不过要是入XT4就不会买了,100-400转接上去效果一样而且便携性好很多

铺垫交代了许多之后终于回到了正题,为什么会把XT4作为一个考虑选项。

首先是15fps机械快门连拍真的香,目前应该仅次于1DX3,1W2买个高感续航差点意思的半幅1DX2有什么好说的。根据XT3的画质表现高感3200能用也就够了,配2.8变焦基本上可以对付大部分室内场景,需要画质和高感的时候反正全幅的学费也交过了就把A7R3掏出来用呗。

其次是出现了EF-X卡口的转接环,转接的对焦性能似乎还可以,这样就可以把已有的EF镜头群利用起来(50 1.2,70-200,100-400转APSC都挺好用的),不用买坑爹的富士镜头。不过18-55和16-80两个套头质量还不错,套机价格也不算贵,可以考虑让手里备受诟病的24-70ZA下岗了。

这个fringer环貌似就是色影无忌上一个大佬开发的,用XT2就能带动某健身器材厂的85 1.4

然后还有直出色彩,虽然A7R3的直出已经比之前的改进了不少,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不太令人满意,相信富士在色彩科学上还是比索尼多两把刷子的,那么多年胶卷也不是白做的。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颜值……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有一个令人感到愉快的外观总是件好事。而且事实证明傻大黑粗长的无情干活机器只能吸引基佬和老法师的目光,要想吸引小姐姐的眼光还是应该精致一点……

喜欢这个银灰色,但有些担心转接傻大黑粗的EF镜头会不会显得违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