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大年三十给各位拜年,不知微信公众号手机端何时改版,手机发不了文字消息,而我回到家乡之后,到昨天才开电脑回复留言。在俺们山东,没过完元宵节都不算过完年,在此给各位拜年咯!

祝你们:

饺子是我包的。祝福语我和我妈一起摆的。「年」和「吉」略丑,因为我妈忙著擀皮儿,没顾上指导。整体来看,我的摆字和拍照水平较前年有了明显下降。

前年在家过春节,摆的这个「福」字明显漂亮多了。

从腊月二十七到正月初七,没有开电脑,手机也不常出现在兜里和手上,只有除夕节当晚和除夕白天使用频率较高,回复并发送了一些拜年消息。各种社交账号上,除了一则动态更新,别无其他,公众号和微博上,有很多留言都是昨天才回复。

拜年和留言消息中,好消息纷至沓来

巴黎某翻译工作室创始人的新年祝福中提到,她在巴黎合作过的很多同行都在追我的公众号。在此向各位关注我的同行致谢!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分享,以后多多交流哈。

有位网友告诉我,得益于我在公众号发布的招聘启示,她被园博会德国馆录取了,五位数的月薪对于18年毕业的她而言,相当不错,我火速预约了一篇经验分享文,势必能收到,毕竟,我们学德语的向来说一不二。

18年考完研和CATTI德语的滴滴同学说,和我一起学习德语是她18年收获最大也最开心的事情之一。我感到荣幸之至啊。她的CATTI笔译考试已过。研究生成绩未出,祝她和各位关注我的18年考研人金榜题名。

春节前找我咨询外语专业保送的那位高三生,初一微博留言,保送结束了,没去考复旦,兜兜转转最后考了北大和上外,但北大差0.64分无缘,最终落脚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她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好心态。

除了以上这些好消息,远离网路这10天,我都做了些什么,有哪些感悟呢?

一. 吃好喝好睡好

在外时,哪吃过早餐,另外两餐也经常得不到保障。在家,一洗漱好就能吃上饭,想哭。每天至少一顿羊汤,到家第二天嘴上就起了一圈泡,北漂时上的火都被顶出来了。

三餐规律的人,睡眠都不会太差。我几乎每晚都11点前上床,早9点后下床,基本保证8小时睡眠。下午有空再安排一两个小时午觉。我那张春节前痘痘肆虐的脸,春节后终于有所收敛。

饮食和作息,不仅能调身体,更能抚慰心。能吃好喝好睡好的地方,一般都能带给人「家」的感觉。「吃饱了不想家」,「饿了,困了,容易心情不好」,都是这原因。不过这样的地方凤毛麟角。

二. 陪家人聊天看电视

我爸打牌回家要么看新闻,要么看《长征》这种题材的剧,作为一名政治历史能做到基本及格的半文盲,我趁机在他这里恶补世界形势,中国历史。虽然我经常嫌弃我爸,但他耐心解答我问题的样子,好帅。

大年三十就个人问题跟我妈开展了深入且密集的交流,本来已经犯困的我俩,一通语言仗打下来,都精神抖擞了。除了我父母,这个春节过得,比我预想的安宁。鉴于离开家无法保证伙食睡眠,我决定过了元宵节再出发。能这样混吃混喝的日子,过一天少一天。

三. 我居然想生孩子了

这个假期不同以往,我竟然不讨厌小孩了。不仅如此,反倒还发现带孩子很有趣儿。我家有俩一岁半的小娃,都是脚离地单俩脚操作就能脱鞋的主儿,往沙发或床上一放,第一件事就是拽袜子,非得俩脚都脱光了,才开始玩。

以前我是纯「玩」小孩,把它的脸团起来,或者戳戳它,但也不过几分钟的耐心,看见它吃喝拉撒,就觉得神烦,太难伺候。现在竟然也能耐心带著玩半小时一小时的,喂饭菜水果不在话下,把尿洗澡也能完成,甚至还想自己生一个。简直变得不像话。

分享一个带娃瞬间:

视频封面

四. 我不重要,我也很重要

收到的新年祝福,大部分都是群发的,少部分是针对我的私人定制。有些人虽然是群发,信息里加了自己的名字后,反倒让我想起ta的名字,倒也挺好。除了这些祝福,也没别的什么事了,于世界而言,我可有可无,一点都不重要。

在网上浏览网页视频一俩小时后,会有空虚感。陪家人包饺子,聊天,带娃,一俩小时过后,充实。我也能感受到家人对我的关心、照顾,他们怕我一个人在外吃苦受累,对他们而言,我很重要。

19年了,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好锻炼身体。

另外,19年我还要多更新公众号,我们学德语的说一不二。你们的年都过得怎么样?欢迎留言分享。

最全外语与翻译学习指南 | 大玉公众号索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