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读者太太/英国职场放大镜

检视相片

8 月 13 日一则台湾政治人物的发言,让我脸书上的许多男性友人纷纷「对号入座」,或是 tag 有相似背景的朋友。大家不是自我揶揄,就是互相调侃,尽管玩笑的性质大过一切,仍无法降低这番言论的歧视意味。

原来,是国民党台北市长参选人丁守中,针对日前北市内湖区发生的陌生男子强拉女童书包意图掳人案召开「妇幼政策记者会」记者会,强调透过以往的大数据分析显示:「具有男性、无婚、独居、失业、无亲密关系、人际关系不好等特质的人,可能会有虐童或随机杀人的倾向产生,是社会不定时炸弹」,并建议若往后能善用大数据资料,并与医疗单位、警政机关或社福机构合作,对这些人加强预访、监测、控制,来「减低他们的伤害」,就能达到犯罪预防的效果。

此话一出,等于间接将所有的未婚者、男性、失业者、独居者、人缘不好的人等污名化,因为「这些人」是社会不定时炸弹,需要被加强监控。(备注:今( 8 月 14 日)丁守中再次召开记者会,为争议发言道歉)英国「政治正确」无所不在,严重失言可能断送政治前途、丢掉工作

听到这话,我当下的直觉反应是:丁丁啊丁丁!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番言论在台湾,大概顶多被大家在脸书上当成笑话——

其实,当然不只「丁丁」个人,台湾政治人物的「狂语录」可说是罄竹难书,例如「蓝绿平衡」、「男女平衡」一下,此前民进党籍的北市议员童仲彦,也因「冰的啦!女权自助餐」脸书贴文引发争议,遭许多人抨击歧视女性;又或者无党籍的台北市长柯文哲,近日也曾因「学姊、幕僚陪吃饭」发言挨轰「物化女性」,引起争议后数度出面说明。

但如果换做是在英国,上述该类发言,绝对是政治人物的大禁忌——因为这不但不可能对竞选有利,还可能会断送你的政治生涯!

为什么?因为英国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 PC)无所不在——任何歧视性的言论和行为,不但在工作场合绝对被禁止,在政坛和学术界,政治正确甚至有渐渐被「无限上纲」的趋势。

之前我就曾在専栏中提过,因为没有遵守政治正确原则,而丢掉工作的最著名例子,就是英国前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教授、2001 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Tim Hunt 爵士。

他因为在 2015 年公开发表了一段关于女性科学家的评论,内容被女权团体和社会舆论认为有轻视女性之嫌,结果情势越演越烈,更从网路延烧到主流媒体,最后导致他走上「被辞职」一路。(详细内容请见《当诺贝尔奖得主因失言丢工作;「混血儿」的说法变成「多重遗产」──在英国工作,你不能不知道的「政治正确」潜规则》一文。)

英国独立党党魁,因「女友」的言论「被分手」、「被辞职」

而英国今年年初,也传出英国独立党(UKIP)的前党魁 Henry Bolton因为其女友 Jo Marney 的一番种族歧视言论,不但一度被党内同仁「逼分手」,最后更被逼退党魁一职,任期不到 5 个月,政治生涯就此告终。

听起来很冤枉吗?明明就不是他本人的发言,为何要为了女友的言论负责?

在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他女友发言失当的「严重程度」:原来 Jo Marney 在和朋友聊天时,批评现任萨塞克斯公爵夫人(Duchess of Sussex),也就是今年 5 月才嫁给哈利王子的美国女星 Meghan MarkleJo Marney 表示,自己担心有一半黑人血统的梅根会「弄脏」(taint)英国皇室血统,并生下一个黑国王(black king)。

看到这里,你已经对于在 2018 年的今天,竟然还有人会对黑人发表这类的歧视言论,而感到很不可思议吗?那接下来 Jo Marney 的话,更会让你跌破眼镜!

根据《每日邮报》(Daily Mail)「爆料」指出, Jo Marney 甚至还说自己绝对不会和「黑鬼」(Negro)发生性关系,「因为他们很丑、不是我的菜」!(OMG!我的下巴都快掉到地上,这女人是活在 15 世纪吗?)

Jo Marney 的朋友当场回应,说她这样的反应是种族歧视,没想到这位害男友掉饭碗的奇女子竟然还回嘴说:「那又怎样?我只是不想要其他的种族和文化入侵我的文化,这不代表我恨其他的种族。」(LOL so what? Not wanting other races and cultures to invade your own culture doesn’t mean I hate their race. Just means I don’t want their cultures invading mine)

此报导一出,不只立刻延烧到国际新闻版面上(如华邮、纽约时报均发出抨击),更让早已给人种族歧视形象的英国独立党 UKIP 声势大跌,也加深一般民众对该党「白人优越主义」(White Supermacy)的印象。

平等权利的 9 大指标,公众人物不能踩的红线

英国近几年大力提倡「平等权利」(Equality Opportunity),就是根据英国的《平等法案》(The Equality Act),强调"Equality"(平等)的 9 大指标:年龄、性别、种族、肢体障碍、懐孕与否、婚姻状况、性取向、性别认同、宗教背景等应皆为平等,无论是哪个族群都有一样的机会,其他族群不得歧视,或是剥夺他们的权利。

所以当政治人物、学术巨擘、影视明星,甚至他们的另一半,无论有意或无意,在言行中表达出违反「平等权利」的倾向,往往就会被公众用放大镜审视。在多数情况下,其结果更会导致他们被所属的领域淘汰——违反「政治正确」的大忌,谁也不敢轻忽。

虽然这股「政治正确」的风气,在亚洲似乎还没有非常明显、也尚没有具体的评断标准(例如,如果政治人物本身人气高,常常因此被以「偶尔失言而已、有那么严重吗」忽略)。

但我仍相信,这个世界将朝著更尊重多元、更平等的道路前进。所以奉劝台湾的政治人物,不妨多多参考英国平等法案的 9 大指标(红线)。凡涉嫌歧视特定族群的这类言论,个人觉得还是少说为妙,母汤(台语「不要」)哦!

※本文由换日线网站授权刊载,原标题为《 「男性、无婚、独居、人际关系不好⋯⋯」错了吗?——「政治正确」,与英国公众人物不能踩的红线》,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关联阅读】
一个人,又怎样?──韩国「一人户经济」崛起,独食、独饮、独影成新创趋势
「想生小孩」是台湾职业妇女的「原罪」?──反观英国职场,为什么「胆敢」升迁待产员工?

关于作者:
英国人妻读者太太 Mrs Reader,土生土长台北人,2011 年移居英国,与老公 Mr Reader 育有一子。国立政治大学社会学系、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研究所毕业,当过 5 年记者、2 年精品公关。目前定居英格兰中部,任职整合行销公司客户经理,同时为求职网站 mit.Jobs、《30+BLOG》驻英国特约作家,撰写关于职场、亲子、生活的跨文化社会观察与现象解析。

检视相片

 

 

______________
【Yahoo论坛】系Yahoo奇摩提供给网友、专家的意见交流平台,本文章内容仅反映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Yahoo奇摩立场。有话想说?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论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