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有一种兵器,它的杀伤力可以称作「最大」,那一定是廓尔喀弯刀。

为什么这么说呢?

诚然廓尔喀弯刀自身性能本就不俗,它前宽后窄、背厚刃薄,轻量、快速、实用,是世界公认的最符合力学原理的反曲刀。

它的尖端常常用来刺,刀刃凸出部则用来劈砍,抡砍时力量集中在刀的前部,能有斧子的杀伤力;其较重的刀刃能造成很深的伤口,甚至能切断肌肉与骨头;特殊的曲弧与握柄可将砍击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破坏力惊人。

但是,一把兵器本身的优异只能是先决条件,真正的决定因素,还是使用这一兵器的人。

有位英国元帅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说不怕死,他要么是在撒谎,要么就是廓尔喀士兵。」

廓尔喀士兵为什么会给人留下如此深的「不怕死」的印象呢?这要从1841年的那场战役说起……

1841年,英属印度公司集结了一支2000多人的军队,侵略尼泊尔。而当时的尼泊尔,却只能凑到600人迎战,其中还包括三分之一的妇女和儿童。

正是这支看起来极其不专业、七零八散的队伍,在面对比己方多达30多倍的敌人时,镇定勇敢,即便他们战友的尸体在身边已堆积如山,也绝不逃跑,绝不后退。

他们身上的弯刀发挥了不容忽视的战斗力,虽然战到最后,廓尔喀几乎伤亡殆尽,仅剩80勇士存活,但这一场整整打了两年的战争,却给英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战斗结束后,英国人特意在Nalapani这个地方建立了两座并列的白色纪念碑,一座纪念英属印度牺牲的军人,而另一座,则用来纪念「勇敢的对手」——廓尔喀士兵。

甚至战后,英国开始高薪雇佣廓尔喀士兵为自己服务。廓尔喀士兵摇身一变,成为了英国的雇佣军团。并在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期间,成为了英国印度殖民军武力控制印度的重要力量。

可以说,没有他们,英国对南亚的殖民统治不可能一直延续到20世纪。

(匠人工坊手锻大马士革刀:廓尔喀弯刀)

无论是二战期间的隆美尔将军被逐出南非一战,还是在缅甸至马来半岛战线上搏击日军的丛林激战,廓尔喀士兵都表现的异常骁勇。

甚至在福兰克群岛战争中,阿根廷军队宁愿直接向英军投降,也不愿跟平均身高一米六的廓尔喀士兵进行白刃战。

微信公众号:匠人工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