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李漁素有文人美食家的美譽,那麼他有怎樣的飲食觀呢?李漁飲食思想最重要宗旨即是「近自然」。李漁在《飲饌部·蔬食第一》的開頭寫到:「聲音之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為其漸近自然。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在此李漁將蔬菜列為所有飲食原料中的第一。李漁自己也曾談到過將蔬菜列為第一的原因,一方面是崇尚節儉,另一方面是因為蔬菜鮮於肉食。李漁還很看不起只吃肉的人,認為他們愚笨而不知變通。不過不是所有的蔬菜都能入李漁的法眼的。李漁認為自己種的蔬菜是所有蔬菜中最污穢的,不值得一食,而自然生長於山間的蔬菜是最好的,比如說山林里的竹筍還有無根無蒂的蕈。李漁追求保持食物的本味,而這本味主要指的是鮮味。他對於每一種食物原料的評價幾乎都涉及「鮮」,就如前面提到過的蔬菜之所以可以列在肉食之前就是因為蔬菜鮮於肉食。筍和蟹又是李漁最喜歡的食物。李漁將筍稱作「蔬食中第一品」。在說到蟹時,李漁更稱讚到:「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食材本身的鮮美是很重要的,保持住食物的鮮味也是很重要的。李漁認為要保持住的食物的鮮味就要注意食材搭配,而食材搭配又講究「因物制宜」,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搭配方法。李漁相信「從來至美之物皆利於獨行」,上好的食材適合單獨烹飪。比如前面提到的筍和蟹,本味鮮美就「利在孤行」「茹齋者食筍,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則陳味奪鮮,而筍之真趣沒矣。」螃蟹也「只合全其故體,蒸而熟之……和以他味者,猶之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冀其有裨也,不亦難乎。」除此之外,李漁還反對殘殺生靈。明代社會上存在許多不良飲食習慣,對於吃更是奇招百出,不惜殘害生靈,諸如生吞猴腦之類的。李漁反對虐待生靈、不計後果地暴食動物。但他不是一律的反對殺生,只是反對那些為追求自己一嘴之貪而殘暴地殺害飛禽走獸的人。更為可貴的是李漁提出了適量捕捉魚可以維護生態平衡,大量的捕捉魚則會導致生態失衡。既要吃得好又要吃得環保,李漁算得上是個稱職的美食家了。參考資料:符曉黎:《李漁飲食觀探析》,《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翁源昌:《李漁《閑情偶寄》飲食觀略論》,《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