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河公园

  6旬男子晨练途中心脏骤停突然倒地

  六七名“跑友”接力给他做心肺复苏

  奇迹没有出现……

  “清晨7时30分

  长青桥下五里河公园内

  一名身穿运动服的六旬男子晨练时突然倒地

  恰巧

  沈阳‘贴地飞行跑团’的几名成员在练习马拉松长跑

  途经这里,立即围上前

  经查,男子是心脏骤停

  多名成员立即上前接力做心肺复苏

  ”4月10日

  这样一则消息在沈阳人的微信朋友圈里转发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突发6旬男子晨练时倒地昏迷

  朋友圈里,

  这则消息的标题是《突发!一路小跑出手勇救人!》

  “事发时间为4月4日清晨,当时天气突变,路上的跑友纷纷撤退。与此同时,五里河公园内,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今早7时30分,跑友‘一路小跑’从长青桥下出发,沿滨水路向东跑。大约7时45分,他跑了2.5公里时,发现路边围了20多人,有一名60岁上下的男子倒地昏迷。

  因曾经接受过专业的急救培训,跑友“一路小跑”意识到此人可能是心脏骤停。围观人说,这人突然倒地,已经拨打了120,也联系上了家属,但没人懂急救,更没人敢施救。

  救援多名跑友轮番接力施救

  昨日

  记者几经周折

  终于联系上“贴地飞行跑团”的跑友

  据介绍

  跑友“一路小跑”急忙上前查看

  经拍打

  该男子无意识,无呼吸

  口中有呕吐物和血迹,倒地已经有几分钟了

  见此情景

  跑友“一路小跑”果断对该男子进行胸部按压

  在他紧张的按压过程中

  身边群众问他是否需要接替

  他按压几组乏力时

  跑友“白羽”“不路凡尘”和其他人主动把他换下来了

  不久

  该男子的家属赶来了

  也加入急救

  就这样,几名跑友一直在做胸部按压

  家属做人工呼吸

  120急救车赶到了

  急救人员立即接手继续实施现场急救

  随后把男子送上急救车

  然而,结果很令人遗憾

  “虽然大家竭尽全力

  但遗憾的是在急救车到来前

  该男子没有恢复自主呼吸”

  尽管这样

  一直目睹并参与急救的患者家属表示

  谢谢所有参与救援的好心人

  这些心梗信号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马拉松属于极限运动项目

  眼下,马拉松长跑成为都市人减压的首选。急救专家指出,马拉松本质仍是一项极限运动,对人的身体素质、意志力、耐受力都是极为严峻的考验,因而也是一项危险多发的运动。马拉松比赛中和赛后突发心梗甚至猝死的案例此前已出现多起,需要进行及时专业的抢救,否则很有可能因为心肌缺血坏死而致命。

  急救专家还提醒,长跑爱好者跑步时一旦感觉不舒服,要立即调整,慢慢减速,而不是马上停下来。量力而行,控制好心率的同时,及时进行能量补给。

  心梗来临前有哪些前兆

  急救专家提醒:因心梗产生的胸痛,发生之前会有前驱症状,如有极度疲劳感;身体疲劳时,胸部突然出现绞痛、剧痛、大汗淋漓;胸闷,胸部疼痛放射至肩、颈、手臂或上腹部等。其中胸痛是最为明显和常见的前驱症状,持续5至10分钟以上不缓解,建议患者第一时间拨打120或者家人电话,通知急救车前来。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如果在1个小时之内开通动脉,患者的死亡率只有3.5%,超过两小时则上升到5.6%,如果超过4个小时,则死亡率上升到10.3%。因此,在心梗急救中,最重要的就是尽可能地缩短时间。

  哪些人群易突发心梗?

  目前为止,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面对高居不下的发病率,专家表示,预防是减少心梗发生的最有效方法,甚至更胜于治疗。从高危因素来讲,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人群、烟民,超重、肥胖和体力活动缺乏、长期熬夜等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男女老少都有可能发生心梗,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是高发年龄段,患者需要留意自身是否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如果存在高危因素,不妨找心血管医生来制定预防计划,如怎么控制血压、血脂、胆固醇,怎么戒烟、饮食、运动等。

  小编提醒大家

  在锻炼身体的同时

  一定要提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不然就得不偿失了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 唐葵阳 文并翻拍

  新媒体编辑:高薇 实习编辑:柳芳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