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湯檸檬魚、香辣小龍蝦、風味魔爪、饞嘴鴨頭……這些聽起來“高大上”的佳餚,如今,一個完全不擅廚藝的人也能在自家廚房輕鬆烹飪,而且色香味俱全。

  讓人秒變大廚的祕訣,是一包神奇的醬料,醬料研發者顏發輝將之稱爲懶人醬。

  懶人醬可以有多懶?記者親身體驗了一把。把處理好的生魚片與老壇酸菜的醬料一起放入溫水中,文火煮熟,中間不需要加入任何作料,幾分鐘後,一份美味的酸菜魚就新鮮出爐了。記者品嚐之後,發現味道不輸專業廚師的作品。整個烹飪過程就像煮一碗方便麪一樣簡單。

  因爲節省時間,操作簡單,懶人醬廣受市場好評,自去年4月份正式上市至今,銷售額直線上升。

  簡化工序,催生懶人醬原型

  46歲的顏發輝是三明沙縣人,上世紀90年代初,高中畢業的他隻身一人來到龍巖拜師學習廚藝。

  4年後,顏發輝外出經營小吃。在廣東經營期間,由於當地偏好雜醬口味,在做傳統小吃的同時,他開始着手研製特色雜醬,這是顏發輝與醬料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2007年,顏發輝和妻子一起回到沙縣開了家雜醬麪店,後來改做小酒樓。憑着一手好廚藝,小酒樓生意火爆,最多時一天有50多桌客人。

  “當時店內有一道主打菜跳水牛肉,幾乎每桌必點。”顏發輝回憶,因爲太過火爆,他常常手忙腳亂。

  爲了簡化操作工序,讓店內的其他廚師也能夠輕鬆烹飪出這道菜,他將所需要的材料分成ABC三包:A包主要是酸菜等一些配菜,B包則是花椒等固態調味料,C包是油、醋等液態調料,材料均可事先備好,烹飪的時候按順序倒入即可,稍有經驗的廚師都可操作。

  跳水牛肉的成功,讓顏發輝開始着手研究其他菜品的簡化程序。這就是懶人醬的原型。

  創業轉型,潛心研究醬料

  2015年,在生意正紅火的時候,顏發輝卻不幹了。他關了店鋪,回到沙縣老家成立餐飲公司,潛心研究醬料。

  這樣一個大膽的決定讓很多人不理解,可顏發輝有自己的想法:讓美味簡單起來。

  顏發輝與團隊先後到重慶、廣東等不同省市進行考察,根據當地口味來確定醬料的種類。“每款醬料都需要先經過市場調查,只要消費者追捧的口味就研發。”

  小小一包醬料看似簡單,研製並非易事。顏發輝說,在研製過程中,沒有可參考的依據,就憑口感調味,酸甜苦辣每種口味都要逐一分解。每加一種配料,他就要試一次味道,反反覆覆直至穩定。

  區別於一般的醬料,顏發輝的懶人醬全部通過手工熬製,需要近50次熬製才能定下口味,而每一次熬製需要幾個小時,火候全靠經驗把控,待調味完成後再加入食材進行定味,至此纔算研製成功,整個過程至少需要3個月。

  顏發輝介紹,調好的醬料味道始終在變化,常常一個味道調好後,放置一段時間再來嘗,味道又變了,只能從頭再來。

  “一種醬料有時每天要嘗幾十遍,最後聞到那個味道就受不了。”顏發輝說,由於長時間高頻次地品嚐刺激性調料,現在他的味覺非常敏感,沒有研發時,他只能吃些清淡的食物。

  歷時近3年,經過成千上萬次的調製、品嚐、再調製,顏發輝和團隊先後研發出了肉醬、素醬、風味醬三大類近百種醬料。

  除此之外,公司還搭建了安全追溯體系,不僅在生產、投料、損耗、入庫等各個環節均有電子臺賬記錄,同時每款產品都會被送往第三方機構進行成分檢測,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走進私廚,讓人“一懶到底”

  去年4月,顏發輝的醬料一上市就廣受好評。現在,顏發輝給他的懶人醬註冊了“醉有才”商標,其中3個產品正在申請專利。

  兩個月前,顏發輝在沙縣開了第一家“醉有才”體驗店,店內不僅售賣醬料,顧客還可以現場點菜食用。

  記者在體驗店看到,貨架上擺滿了各式醬料,菜單上幾十款菜品都是由醬料烹飪出來的。不少來店裏的顧客在品嚐過後都要帶上幾種醬料,準備回家大展身手。

  顏發輝告訴記者,目前產品的主要銷售對象還是餐飲店,家庭私廚佔比不大。爲進一步擴展這一市場,公司正在研發把原料也裝進包裏,讓人“一懶到底”。

  “下個月,我們將入駐沙縣小吃產業園。”顏發輝告訴記者,新工廠除了原有的醬料生產線外,還將增設一條原材料生產線,爲消費者提供醃製好的食材,搭配醬料進行銷售。同時廠區內還專門建設一條觀光通道,讓顧客可以參觀和體驗,實現看得見的“安全”。

  爲滿足普通消費者需求,“醉有才”醬料還做起了微信公衆號,顧客通過手機一鍵下單,就能買到需要的醬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