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指川西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又称成都平原,当地称之为川西坝子。广义的川西平原介于龙泉山和龙门山、峡山之间,中部的眠江、沱江冲积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平原等,三平原之间有丘陵台地分布,总面积2.3万平方千米。狭义的川西平原仅指都江堰、金堂、新津、邛崃为边界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的冲积平原,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是构成川西平原的主体部分。传统的川西民居就是诞生于这个特定区域的民居样式。

川西民居,它不同于北京之贵、西北之硬、岭南之富、江南之秀,自有其朴实飘逸的风格。讲究天人合一自然观与环境观,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建材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这些就地取用的材料,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十分协调,相映成趣,乡土气息格外浓郁,呈现出一种相互的质感美、自然美。

从民居建筑采用的材质和样式来看,川西建筑结构通常采用「穿斗」结构(又叫「穿斗式木结构」),这种结构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使用的材料一般来自房前屋后或田间地头,体现了川西民居建筑就地取材、自然生态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这些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的木制构件均可以循环使用。

川西建筑的墙体无定规,有砖墙、土墙、石块(石板)墙、木墙(木板或原木),还有四川特有的竹编夹泥墙(先用竹片编织,现敷上泥巴,既透气,又吸潮,新津观音寺著名的明代壁画就是画在这样的竹编夹泥墙上,让壁画修复专家们瞠目结舌,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选择众多,以经济、廉价、易得的材料为主。

住宅外墙多采用利于阳光反射的白色为基色调,或者夯土原本的黄色,以解决四川地区阴雨天气多而日照不足引起的采光问题。

川西建筑的屋顶均为两面坡式,覆以小青瓦,采用的是「冷摊瓦」工艺,即在房顶仅用一厘米左右厚的小青瓦,不设木望板,不加黏合料,以「一搭三」的方法,散铺在瓦桷子上。冷摊瓦构造简单,造价低廉,既可以遮挡阳光辐射,又可以防止雨水冲刷墙面或渗入屋内,而且透气性良好,对冬天保暖、夏天防暑以及房屋内外的气流交换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为了适应四川地区雨水较多的气候,川西建筑往往出檐深远,晴时可以遮挡阳光,雨时则可遮风挡雨。沿街住宅或店铺外的宽屋檐往往逶迤连成檐廊,宽广的檐廊增加了活动空间,人们在这里纳凉、躲雨、做手工都很相宜,还能供小孩嬉戏、邻里喝茶、下棋、打牌以及接待来客,使邻里间得以充分交流对话。

川西民居檐角很少高高飞翘,但在两面坡交汇的屋脊上,必高高垒瓦,防止接缝处漏雨,还会在房屋的正脊正中用瓦片垒出一个极富装饰性风格的制高点,取代古建筑中正脊两端翘起的鸱尾。在四川民间建筑工匠的口中,那富于装饰性的制高点是「太岁」,有镇宅安室的象征意义。至于「太岁」的造型,那可是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民间想像力,从简单质朴的瓦片堆堆到《营造法式》也想像不出的繁复造型都有。

屋顶两端伸出山墙之外,交汇处常常设有博风板,用木条钉在檀条顶端,既遮挡桁(檀)头接缝的参差,又能避免檀木日晒雨淋,从而延长屋顶寿命。

「人」字形的博风板,正中央悬下的装饰叫「悬鱼」(宋代称垂鱼),两边顺坡排列较小的三角云纹装饰则称「惹草」。对于这种工艺,宋人李诫的《营造法式》就曾有记载:「造垂鱼、惹草之制;或用花瓣,或用云头造,垂鱼长三尺至一丈;惹草长三尺至七尺,其广厚皆取每尺之长积而为法。垂鱼版:每长一尺,则广六寸,厚二分五厘。惹草版:每长一尺,则广七寸,厚同垂鱼。」

悬鱼的出现使得博风板更为牢固,不过它们又是艺术品,造型美观、华丽典雅,堪称古建筑的风景线。因鱼谐音余,寓意年年有余、富贵有余,也因鱼意味著水,水以克火,后来中国各地的悬鱼大多就雕刻成了鱼形。从《营造法式》的记载来看,宋代悬鱼大多为花瓣纹或云纹,这在四川乡间建筑中常常还能看到,是代代工匠口口相传、因袭至今的建筑美学取向。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区域,据有关史料,大批移民入川先后发生过几次。因此,川西居住文化也是一种兼容性较强的融合文化,其许多特色的形成,都是在不排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的结果。并未因吸收外来文化而丢失传统,而是在兼容先进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本地自然与经济条件的,独立形态的文化体系。

古建家园--未来建筑的产业链孵化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建筑产业链企业提供服务,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建筑+互联网+文化的产业生态平台。

本文原创于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了解更多可登陆:

古建家园-未来建筑的产业链孵化平台,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

www.gujianchina.cn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