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指川西平原,位於四川盆地西部,又稱成都平原,當地稱之為川西壩子。廣義的川西平原介於龍泉山和龍門山、峽山之間,中部的眠江、沱江沖積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沖積平原等,三平原之間有丘陵臺地分佈,總面積2.3萬平方千米。狹義的川西平原僅指都江堰、金堂、新津、邛崍為邊界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的沖積平原,面積約8000平方千米,是構成川西平原的主體部分。傳統的川西民居就是誕生於這個特定區域的民居樣式。

川西民居,它不同於北京之貴、西北之硬、嶺南之富、江南之秀,自有其樸實飄逸的風格。講究天人合一自然觀與環境觀,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設計,建材以木、石灰、青磚、青瓦為主。這些就地取用的材料,既經濟節約,又與環境十分協調,相映成趣,鄉土氣息格外濃鬱,呈現出一種相互的質感美、自然美。

從民居建築採用的材質和樣式來看,川西建築結構通常採用「穿鬥」結構(又叫「穿鬥式木結構」),這種結構工藝簡單,施工方便,使用的材料一般來自房前屋後或田間地頭,體現了川西民居建築就地取材、自然生態的特點。更重要的是,這些穿鬥式木結構建築的木製構件均可以循環使用。

川西建築的牆體無定規,有磚牆、土牆、石塊(石板)牆、木牆(木板或原木),還有四川特有的竹編夾泥牆(先用竹片編織,現敷上泥巴,既透氣,又吸潮,新津觀音寺著名的明代壁畫就是畫在這樣的竹編夾泥牆上,讓壁畫修復專家們瞠目結舌,沒想到還有這種操作),選擇眾多,以經濟、廉價、易得的材料為主。

住宅外牆多採用利於陽光反射的白色為基色調,或者夯土原本的黃色,以解決四川地區陰雨天氣多而日照不足引起的採光問題。

川西建築的屋頂均為兩面坡式,覆以小青瓦,採用的是「冷攤瓦」工藝,即在房頂僅用一釐米左右厚的小青瓦,不設木望板,不加黏合料,以「一搭三」的方法,散鋪在瓦桷子上。冷攤瓦構造簡單,造價低廉,既可以遮擋陽光輻射,又可以防止雨水沖刷牆面或滲入屋內,而且透氣性良好,對冬天保暖、夏天防暑以及房屋內外的氣流交換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為了適應四川地區雨水較多的氣候,川西建築往往出檐深遠,晴時可以遮擋陽光,雨時則可遮風擋雨。沿街住宅或店鋪外的寬屋檐往往逶迤連成檐廊,寬廣的檐廊增加了活動空間,人們在這裡納涼、躲雨、做手工都很相宜,還能供小孩嬉戲、鄰裏喝茶、下棋、打牌以及接待來客,使鄰裡間得以充分交流對話。

川西民居檐角很少高高飛翹,但在兩面坡交匯的屋脊上,必高高壘瓦,防止接縫處漏雨,還會在房屋的正脊正中用瓦片壘出一個極富裝飾性風格的制高點,取代古建築中正脊兩端翹起的鴟尾。在四川民間建築工匠的口中,那富於裝飾性的制高點是「太歲」,有鎮宅安室的象徵意義。至於「太歲」的造型,那可是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民間想像力,從簡單質樸的瓦片堆堆到《營造法式》也想像不出的繁複造型都有。

屋頂兩端伸出山牆之外,交匯處常常設有博風板,用木條釘在檀條頂端,既遮擋桁(檀)頭接縫的參差,又能避免檀木日曬雨淋,從而延長屋頂壽命。

「人」字形的博風板,正中央懸下的裝飾叫「懸魚」(宋代稱垂魚),兩邊順坡排列較小的三角雲紋裝飾則稱「惹草」。對於這種工藝,宋人李誡的《營造法式》就曾有記載:「造垂魚、惹草之制;或用花瓣,或用雲頭造,垂魚長三尺至一丈;惹草長三尺至七尺,其廣厚皆取每尺之長積而為法。垂魚版:每長一尺,則廣六寸,厚二分五釐。惹草版:每長一尺,則廣七寸,厚同垂魚。」

懸魚的出現使得博風板更為牢固,不過它們又是藝術品,造型美觀、華麗典雅,堪稱古建築的風景線。因魚諧音餘,寓意年年有餘、富貴有餘,也因魚意味著水,水以克火,後來中國各地的懸魚大多就雕刻成了魚形。從《營造法式》的記載來看,宋代懸魚大多為花瓣紋或雲紋,這在四川鄉間建築中常常還能看到,是代代工匠口口相傳、因襲至今的建築美學取向。

四川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區域,據有關史料,大批移民入川先後發生過幾次。因此,川西居住文化也是一種兼容性較強的融合文化,其許多特色的形成,都是在不排外的基礎上兼收並蓄的結果。並未因吸收外來文化而丟失傳統,而是在兼容先進文化因素的過程中,形成了適合本地自然與經濟條件的,獨立形態的文化體系。

古建家園--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臺!通過互聯網平臺為建築產業鏈企業提供服務,打造一個全方位的建築+互聯網+文化的產業生態平臺。

本文原創於古建家園--古建中國。瞭解更多可登陸:

古建家園-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臺,開啟建築+互聯網+文化的新紀元!?

www.gujianchina.cn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