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2005年所写的硕士论文,对地区主义建筑(也叫地域主义建筑,地区特色建筑)的一点研究,当时本来想作为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但后来发现此题已不适合再写,遂放弃。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文章的观点也显稚嫩,行文也很粗糙,更像一篇提纲、读书笔记和随感。但文章的内在的思路和逻辑方法还有一点启发性,现转到这里供大家参考。还请各位读者指正。

文章曾经贴在新浪博客,这次简化了一下题目,方便大家理解。


《中国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理论及在徽州地区的实践》

Theories of Contemporary Vernacular and Rigional Architecture in China and Practise in Huizhou Area

袁牧 指导教师:单德启 教授

2005年5月


摘 要

本文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以近十年来(1994-2004)国内建筑学核心期刊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位论文为基础,收集和整理新乡土与地区建筑相关论文进行研究,对国内该领域的主要概念、观点和理论进行梳理和整合,加以评析,以期理清概念关系,形成一个相对共识、完整和清晰的理论体系。

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了地区性的广义内涵,认为地区性应当是指广义的建筑活动的地区性,从而得到「建筑活动与其所在地区必然存在某种密切联系的属性」这一定义,并论证这一定义可以适用于解释不同文明类型的地域性的表现。

实践部分回顾了作者在皖南地区的建筑实践,总结出部分经验教训,对国内设计实践的国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中国当前的新乡土和地区建筑实践面对的主要困难其实是文化的极度匮乏。在当前的历史阶段,建筑还以实用为主,所以当代乡土和地区建筑的创造要强调品质而不是风格,并且主要依赖建筑师以及相关参与者的主观努力,从品质的提高走向文化的创造,从广泛的中国文化中去寻找出路。实践部分其实是理论部分的基础和来源。

关键词:地方特色;地区主义;全球化;地区性;当代乡土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has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orise. Theories of contemporary vernacular and regional architecture in China vary great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cholars. By collecting, comparing and analysing them, this paper makes further study on the conception of regionality, and get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rchitecture Activities should be the main object in researching regionality , which can be more close to the essence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practice in Huizhou area. The author conclusions that the main dificulty is the lack of both money and culture. In such a instance, we have to emphasize more quality than style. And without a good society architecture system, we ha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by our personal efferts. Esspecially, we should find our way out by researching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and aesthetics. This part is the source of the first part.

Keywords:Regionality, Regionalism,Globalization,Contemporary Vernacular


目 录

第一章 当代国内的新乡土和地区建筑理论研究

1.1 研究目的和主要概念 1.2 民族性与地区性(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问题1.3 对地区主义和批判的区主义的介绍1.4 当代乡土(新乡土主义)、地区主义/批判的地区主义的研究 1.5 全球化/现代化与地区性的关系第二章 地区性概念研究2.1 已有「地区性」概念的探讨2.2 从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到建造活动的地区性2.2 广义建筑地区性概念的梳理与验证

第三章 对历史过程的总结和对未来的设想

3.1地区性概念的基本性质:3.2 关于地区性实践的未来发展的几点推想第四章 当代徽州的新乡土/地区建筑实践4.1 灿烂的徽州古代建筑文化及其建造制度4.2 当前的问题4.3 理念辨析4.4 实践案例与得到的经验教训第五章 结合实践的初步思考5.1乡土建筑的活力

5.2 文化和经济的密切依存关系

5.3 中国地区建筑所处的宏观历史阶段5.4 文化繁荣和生产力发展的非线性关系5.5 中国乡土/地区建筑问题的特殊性:物质和文化的双重匮乏。5.6从被迫的地区主义到主动地区主义.——利用多种的因素推动5.7 从传统文化的大范围中寻求发展:第六章 结论:从品质提高到文化创造的漫长道路6.1 变与不变:6.2传统继承的悖论6.3 地区建筑首先是一种品质。

6.4创造更有生命力的地区特色

6.5 历史阶段对理论研究的限制参考文献主要引用参考文献:辅助引用参考文献:内容参考文献


第一章 当代国内的新乡土和地区建筑理论研究

1.1 研究目的和主要概念

从近代以来,特色就是中国建筑界的焦点话题。由此展开,带来了「民族性——乡土民居——当代乡土——地区主义——批判的地区主义——地区主义——地区性——『全球-地区建筑学』」等等一系列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这些概念虽然内涵外延并不相同,但是与之相关的建筑思想和实践却常常交织在一起,往往难以明确界定。

本章主要以近十年来(1994-2004)国内九种建筑学期刊(《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规划师》、《华中建筑》、《建筑师》、《建筑学报》、《时代建筑》、《世界建筑》、《新建筑》)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位论文为基础,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论文进行研究。本文无意去研究这些论文中各观点的最初出处或者是研究者之间错综复杂的互相引用的关系;目的仅限于对这些当代国内有公开影响的相关观点和理论进行梳理和整合并加以分析,以期理清概念关系,形成一个相对公认的、完整和清晰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研究做一些理论上的准备。

因为对于同一个英语概念「region」及其对应的概念,国内目前有「地区」、「地域」、「地方」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并且至今未能达成共识。所以本文暂时不作区别,均以「地区」代替[1]。

本文主要关注的以下问题的相关研究:

  1. 建筑的民族性与地区性关系问题,对应的是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问题
  2. 对西方地区主义以及批判的地区主义的介绍与研究;
  3. 当代乡土(即新乡土主义);
  4. 地区主义(地域主义,地方主义);
  5. 批判的地区主义;
  6. 全球化、现代化与地区性的关系问题;
  7. 地方性(地域性,地方性)问题。

因时间精力所限,本章选取的论文没有包括以下问题的专门研究:

  1. 传统民居、村镇以及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问题;
  2. 具体的某处传统民居、村落、城市历史街区的特色、设计方法的研究;
  3. 具体的某个新乡土/地区主义建筑的设计介绍与经验总结;
  4. 具体某个国外乡土/地区主义建筑师的介绍研究;
  5. 仅仅包含简单的感想不具备一定深度的相关看法。

1.2 民族性与地区性(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问题

本文讨论的民族性主要指的是广义的中华民族的建筑上的民族特性和民族共性,其次才是国内各不同民族的建筑上的民族特性。之所以要讨论民族性,是因为中国建筑从近代以来,首先是因为西方坚船利炮的侵入,才有了被动的更新的要求。与民族国家的兴起同步,建筑的发展和更新也是从追求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与现代西方文化结合开始的。

民族性在近代以来一直为中国建筑师所追求,认为「建筑文化具有民族的特异性和历史延续性」,并经历过三次民族形式复兴的高潮,但近年来建筑师的共识已经从推崇官式到认同地域主义和新乡土主义[2]。

在文化自我认同这个意义上,民族性和地区性是具有高度相关性的。追求民族性是在世界范围内追求文化独立和文化认同的一个主要途径;而从追求广义的中国的民族性,转向追求具体的小文化圈的地区性的丰富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更为丰富多元的具有特色的民族性。毕竟,在全球范围内,民族国家是国际文化舞台的基本单位。

但是理清民族性与地区性之间的关系并不容易。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知道二者并非一个基于种族繁衍,一个基于地理空间,互相并行;而是归属在同一个目的和历史发展的脉络之中,相互具有互动与补充的关系。

邹德依认为:「地域:突出空间因素的作用,因自然条件所产生的建筑属性。民族:突出种族因素的作用,因信仰习惯所产生的建筑属性。…… 通过用语的比较,我们倾向于设定地域性建筑的含意为:以特定地方的特定自然因素为主,辅以特定人文因素为特色的建筑作品。事实上,地域、民族、方言(乡土)这些概念密不可分、相互渗透,只是某种属性更加明显罢了。」[3]在他指导下完成的熊渠的《全球文化背景下我国地域主义的萌芽》一文中则更清楚的列表如下:[4]吴良镛也认为:「对于中国建筑研究是著眼于『民族』还是著眼于『地区』我认为『民族建筑』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是一个并不很确切的概念,对亚洲和中国的探索以著眼于『地区建筑』为宜,因为亚洲本身就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一个分散(dibergent)的群体。就中国来说,不同地区建筑文化的区域性也至为明确……」。[5]

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的民族性概念,是把中华民族当作一个整体,以古代官式宫殿建筑为代表风格的,而其主要目标,仍然是指向特色和文化认同的。而随著地区性概念的普及,民族性概念更多指中国多民族的具体情况。这种情况下,普遍认为著眼地区性更容易把握,地区应该是建筑研究的基本单位。同一地区的建筑具有密切的关系和某种相似性,便于整体研究;而民族对建筑的影响则不是那么明显,民族性有时候甚至被认为只是地域性的一个方面。

1.3 对地区主义和批判的区主义的介绍

从本文收集的文献来看,吴良镛是国内较早关注地区主义相关理论的。[6]李晓东也较早的介绍了从国际主义到批判的地区主义的发展过程。[7]彭怒的论文中则认为「地方主义精神可视为欧洲一些非中心国家和城市的传统」,「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希腊罗马风作为时尚出现,就有以哥特作为抵抗的。」[8]

对于「乡土建筑-乡土主义-地区主义-批判的地区主义」这一系列相关理论,按照单军的较为完整的归纳是[9]:

1 乡土建筑:按照保罗·奥立佛的描述,归纳为带有「本土建筑」、、「匿名建筑」、「自发建筑」、「民间建筑」、「农民或乡村的」、「传统建筑」等描述性特征的建筑;

2 地区主义:苏哈·奥兹坎认为,地区主义包括两个主要方向:乡土主义和现代地区主义;

乡土主义又可以分为两种态度和趋向:保守式趋向和意译式趋向

现代地区主义又可以分为具象的抽象的两类。

3 批判的地区主义则在沈克宁的近作《批判的地域主义》中进行了最充分的阐述:「地域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有活力和时代相融合的一种便是『批判的地域主义』」。[10]

根据这些介绍,我们可以概括地认为这些概念,逻辑上按照从具象到抽象,实践上按照出现的先后形成系列,具有本质上的连续性和相似性。

1.4 当代乡土(新乡土主义)、地区主义/批判的地区主义的研究

1.4.1当代乡土

虽然地区主义的概念来自西方,但是亚洲包括中国的学者却以地区主义的精神,根据自己的实践对地区主义相关理论进行了富有亚洲特点的再阐释和实践。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如1997年召开的』97「当地乡土——现代化的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11]的主题所示,就是对当代乡土的重视。其中特别的一点,如1997年召开的』97「当地乡土——现代化的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12]的主题所示,就是对当代乡土的重视。

新加坡的林少伟在会上的主题报告中充分强调了乡土和传统、遗产的密切关系及其多元化的价值[13];董晶根据实例研究认为中国的地区主义称为乡土主义更合适;[14]单军则认为「乡土主义不仅是建筑地区性表现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最具活力的一个方面」[15],并有《传统乡土的当代解读》一文专门探讨乡土研究的现代问题。

笔者认为在中国,乡土的重要性至少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 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庞大的农村依然存在著大量浸透著乡土智慧的民居,其中蕴藏著巨大的文化财富可供挖掘。
  2. 尤其乡土民居对功能和材料的重视与审美的独特性有著现代住区难以具备的完美结合,对中国现在的住宅建设高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3. 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根深蒂固,乡土思想文化具有比城市更稳定的延续性;农村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现代化进程远未完成,传统技术手段及其适用的村镇生产力条件短时间内还不那么容易被取代;对乡土建筑文化和乡土建筑技术的研究仍然有著极大的现实意义。

但是对于具体的地区主义的方法研究,并未有明显突破,归纳起来,地区建筑的策略主要是这么几个方向:

1 尊重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2 尊重地区文化,包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艺术审美等等;

3 采用适宜技术,节约资源能源,维持可持续发展;4 继承发扬当地传统建筑文化,但不简单模仿;5 关心居民的实际需要,重视经济因素和社会责任;

……

1.4.2 地区主义

对于批判的地区主义,国内介绍最多,最有影响的是弗莱普顿的理论(而非更早关注相关问题的芒福德或者佐尼斯,或许这和文献的翻译情况有关。弗莱普顿的《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一书在中国出版和再版,应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

单军对弗莱普顿观念的批判,指出其对单体建筑特性的强调忽略了「地区同一性」的意义。而实际上地区性具有「两性」——内在的地区共性和外在的地区特性。[16]

可以认为,由于「弗莱普顿并非自己发明了批判的地区主义,而是识别和辨认出这种建筑世界观和建筑学派,并且要保持边缘性和批判性」[17],所以批判的地区主义更多的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整套方法,所以无法成为建筑思想的主体部分。实际上我们从他总结的7点也可以看出,他主要是抓住了几个现代建筑忽视的要点,而不是给出了一整套总体到局部的完备策略。

甚至「批判的地区主义」这个名称,都不是自足的:批判性在社会哲学领域具有有极广泛的价值,几乎每个社会科学领域都可以是「批判的」,但作为标签并不能说明「批判的地区主义」与其他的建筑思想相比具体的特征是什么。

批判的地区主义对于中国的建筑发展固然很有帮助,但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将在下面继续讨论。

1.5 全球化/现代化与地区性的关系

当今中国最激烈的争论之一,就是全球化/现代化与地方化的关系。几乎每一篇关于地区主义系列概念相关的论文,都以全球化、现代化和文化趋同开始,从而导出地方化的价值。最具代表性的就如《北京宪章》所说:

大自然的报复

混乱的城市化技术「双刃剑」建筑魂的失色[18]

前三者通常归罪于现代化,后者归于全球化。而解决之道,几乎都与地区建筑有关:保护生态,关怀居民,适用技术,地方特色,每一点似乎都可以用地区建筑来解决。难怪吴良镛多次呼吁提倡发展「全球——地区建筑学」,「现代建筑地区化,乡土建筑现代化」[19];在「建筑与文化」1996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探索新的建筑文化,发展地区建筑学」[20];在「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主旨报告中提出「基本理念加地域文化,从时代模式探索中国建筑道路」[21]的基本看法;撰文《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第一条措施就是「著眼于地域文化,深化对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研究」[22]。如此厚望,地区建筑不可谓不任重道远。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北京宪章》是放眼全球建筑界的共同问题,对于中国的具体情况,确实很难面面俱到。不同的学者对中国现实的分析和未来的预测往往大相径庭。

对于现代化和全球化条件下的地区性、地区特色问题,本文收集的文献里就有截然相反的观点

1.5.1 对地区建筑持反对观点的

比较典型的反对地区特色的例子如:有的建筑师认为「地区建筑是历史现象」,「现代建筑以人的现代生活为目标,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他能……主动适应各种自然条件的地理环境,能再地球上任何位置进行建造,强大的生命力和普适性,是他快月底去建筑的历史局限,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建筑』和『世界建筑』。」……「现代建筑的本质决定了它不是一种地区性建筑,因而也就不会有相应的地区性。」并认为「现代建筑的趋同,绝不意味著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丧失,也不意味著现代的建筑艺术将无所作为。」「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现代建筑形式,具有比任何传统形式更大的可塑性,……我们应该建立『全人类文化的新概念』。」[23]

类似的还有认为:「当代建筑企求地域性首先在高层建筑面前碰了壁。」「现代生活、现代科技的国际化是现代建筑的地域性总体淡出但力争在某些建筑上有所作为。」「以地域性作为当今城市建筑设计的普遍要求是不妥的。」[24]

再温和一点的还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地方特色」知识在个别建筑设计面临这类特定主题时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否认建筑的地区性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认为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考虑,把现代建筑作为普适的通用的终极的建筑范式,是相当流行的观点。

1.5.2从全球化问题反对地区建筑的观点: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孙秉军的观点。他在论文中认为地域性弱化的原因有:

1 工业革命与现代主义的趋同趋向

2 科学技术趋同与城市的现代化3 精神文化趋同与城市的国际化4 多元化的趋势

他根据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说明生物的种群进化中利用物种的先分化再杂交的办法获得更大的复杂性和适应性,结论是「生物是从地域性强适应性弱,到广泛杂交,地域性减弱适应性加强。」[25]

而社会变迁与文化进化理论也认为「文化适应中创造性的主要结果之一,便是它能在特殊环境下产生多种文化,产生多样性。」这也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趋异原则。最后的结论是「文化变迁的最终趋向就是使得文化越来越复杂,其多样性增加,亚文化中间文化更丰富。但文化类型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对特殊地域的适应性也越来越小,其适应性越来越广,即是地域性减弱。

然后他进一步论证,人类随著生产力的提高,对自然的依赖越来越小,受文化自身的影响越来越大,最后综合前面的论证,证得「建筑与城市作为一种人工自然环境,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也不得不遵循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过渡的过程,其所收主要影响也从自然界的影响向人类社会的影响过渡。」[26]

这样得到结论是「建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必然存在一个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中,建筑与城市的差异也越来越小,但却越来越复杂。」进一步推论是「实际上技术趋同与文化趋同的两个趋势都是不可避免的,只存在时间的先后。所以地区性设计的观念应该是有其历史阶段性的。」

他还认为地域主义强调区域的多样性,排斥内部的多样性。而现代要全面的多样性而内部协调。所以现代的趋势是个人主义胜过集体主义。最后以库哈斯的平凡都市理论作结。[27]

虽然也有反对把全球化和地域性完全对立的观点,但这种以库哈斯的相关理论作为突出代表的观点,却有著很大的市场。理论上,认同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普世主义,在文化上屈从甚至歌颂混乱的、平庸的现代建筑景观,藐视甚至反对对地区建筑文化的探索和发展;实践上以北京的城市建设(国家大剧院、央式新大楼、国家体育馆等)为典型,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失去了历史和特色。

这种理论和实践都大行其道的观点,不仅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全球所见的整体现实情况,尤其是中国城乡建设的种种文化失落的问题,更让人不得不深入的思考这个问题。

1.5.3 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方化

吴良镛提出的「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方化」的策略以及全球-地区建筑之议[28],虽然并未提出具体的操作思路,但是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将地区性和全球化的关系从对抗转为相辅相成,并赋予地方化普遍意义,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的发展。

1.5.4全球化问题

要具体的理解这个矛盾的问题,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对于全球化的本质,徐千里的《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做了全面深入的解释;曾坚、杨晓华的《试论全球化与建筑文化发展的关系》内容基本相似但更直白易懂一些。现取前者简述如下[29]:

1 通过对从文艺复兴以来就开始形成的人类普遍理性、普遍意志、普遍目的之原理的回顾,徐千里认为全球化已经成被赋予强烈的现代普世价值(即「成为『现代性』概念」),而不仅仅属于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体系。存在一种合理的追求全球化文明的全球化要求。

2 而现实存在的全球化要求却实际源自西方世界的现代化扩张。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全球化要求引发了不同的两类观点:一种认为全球化是人类现代化社会运动的必然,一类是认为全球化只能表现在现代经济生活的显性层面,不可能深化为世界政治和文化的趋同。

3 虽然现在盛行的全球化议西方价值为主体,但是它仍然包含了很多合理的因素。认同它的总体合理性,并利用这个全球化的机会,改善自己的民族/国家思维,加强全球意识,理性调整文化战略,地区文化主动参与,有可能培育出一种新的中国建筑文化。

曾坚、侯新华的《千年转折之际亚洲建筑文化发展的新动向》则把一些实例看作亚洲建筑建筑文化的「有机重构」,并认为「目前阻碍当代建筑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已发生变化,如果说,本世纪60年代以前,对亚洲建筑文化的威胁来自于国际式的均质文化;那么,我们可以说,在 80年代以后,这种威胁已来自商业主义影响下的媚俗文化和无中心、无深度、无地域特色五花八门的 『仿形文化』,以及漠视一切理性规则的 『反文化』」。

1.5.5 综合分析以上观点,笔者认为:

  1. 首先,探索一种成熟的、统一的建筑理论,使之尽可能的放之四海皆准,这有著现实的可能性,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合理期望。而现代主义经过地区主义的修正,有可能当此重任。
  2. 目前西方的现代建筑要被分析的看待。其中技术、材料等属于规律层面的,或者理念、价值方面属于普世价值的,符合技术上更大的可能性,经济上更高的效率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的部分,是可以通行全球的。但是具体的机械美学理性美学,则属于欧美本地的地域民族特征;金融资本全球化,也带有强烈的英美国家色彩,不必要强求全球普遍接受。
  3. 中国的情况主要的不是全球化/地方化的矛盾,而是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太低的现代造成的。西方建筑语言被迅速的滥用,而设计者多数处于原始无知状态。往往在宣称现代风格、时代精神而拒绝地方风格的同时,却采用了西方某处的地方风格。
  4. 材料结构,生产技术是底层限制性的,但不是完全决定的。技术主要是提供更大的可能性。经济和技术因素都必须作为手段而接受和利用。但是从来都不应该作为目的和价值来崇拜。
  5. 不同文化的共同发展和相互融合需要漫长而耐心的努力,文明并非只有互相冲突和互相征服,由一种最强势的文明征服和取代其他。考察全球的一体化进程,欧盟的一体化和美国的推广全球化在文化和经济上都具有明显的不同。前者走过了历史长期的冲突分裂和仇恨,终于主动的走向一体,后者依托强大的武力和经济快速推广却引来更多的仇恨和杀戮。选择哪一条路,值得深思。
  6. 因地制宜和文化的自我认同长久以来具有普遍的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地方性将是全球化的一个新起点,成为全球通行的规则和价值。只是如何去实践需要长期的探索。

第二章 地区性概念研究

经过以上对现代化、全球化、地区性之间复杂关系的初步讨论,我们将不得不重新回到地区性本身的意义上来。不能把地区性的概念和规律整理清楚,也就无法讨论它和现代化、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更无法解释当前全球城市和建筑面临文化社会危机的现象。

2.1 已有「地区性」概念的探讨

2.1.1 地区性(地域性、地方性),来源于地方特色。

这个概念常识性的来源是基本来源是:人类文明数千年来依赖大地。正如布罗代尔所说:「文明……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30]

但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封闭性,近百年来清政府闭关锁国和近现代连续的战乱,再加上解放后长期的自我封闭的原因,中国人对全世界的了解和研究相当缺乏。

因此在中国的建筑学领域,最主要最直接的认识来自于对分布于国内各地大规模的千姿百态而又风格各异的乡土民居的地区特色(而不是如西方自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就具备了全球的广泛视野)。

2.1.1.1 传统民居和地区之间具有稳定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这些民居因所在地方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不同的面貌,而同一地区的建筑则显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从而具有一种整体的风格。这是一个事实:传统民居具有强烈的地区特色。

虽然是因为建筑群的整体特色而引发的注意,但是落实到每一个单体建筑上仍然符合这个现象。这样,建筑物本身的特征(而不仅仅是它所在的地点)就和它所在的地区具有了某种稳定的对应关系。但是,现象上的一一对应至少有两种可能:

1 是地区本身决定了当地建筑的特征,这是一种因果关系;

2 地区只是作为一种容器和标识,并不和建筑具有因果关系,而是由于别的原因导致了这种对应关系,因此地区对于建筑仅仅是作为一个空间上的坐标度量。这是必然决定和偶然有关的区别。而笔者认为,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

举例来说:西双版纳的民居显然和当地气候植被有强烈因果关系,所在的地区具有的地理特征直接决定了建筑的特征。而青岛旧城区的老房子则来源于德国殖民地,跟地理上的地区并无关系,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地名直接对应到其建筑特征。事实上强行把不同特征风格的建筑安排给不同的地区并使之各具唯一的特色并非不可能,就像人的名字和每个人一一对应,但是仅仅是一个标签而不具有因果关系。

可见,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的关联,和因为偶然安排但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关联,两种关联虽然都是稳定和唯一的,但是本质并不相同。然而混淆这一区别,认为地区特色可以简单的由建造者自行赋予甚至随意移植的情况比比皆是,例如国内盛行的「欧陆风」;并且还自认为是考虑了地域主义的,例如上海正在建设的「一城九镇」[31]。

传统建筑的地区性显然主要属于前者。

经过研究,普遍认为建筑和地区的对应关系远远超出占用该地区的某一地点的简单关系,而是某种复杂的因果关系,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传统乡土民居的特征必然和所在地区存在某种因果关系;具有这种因果关系的属性,也就是地区性。简而言之,传统民居所在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以各种方式决定了当地建筑的特征,传统民居所在地区和其特征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2.1.1.2 地点性和地区性具有本质不同。

地点性和地区性的本质不同在于是否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

由于建筑物必须建造在某个地点(也就是所谓的地点性:建筑具有一种必然和其建造地点相关联的属性,这个关联性其实就是:建筑必然落在地点上而不能不占据某个地点),所以这种占据地点的必然性也成为了地区性的一个部分。并且因为建筑不能移动,建筑和地点的对应关系必然是稳定的和一一对应的。

一些学者认为地点性是地区性的一个支撑。例如张彤所说:「地点性是地区性的必要条件而不能覆盖地区性的全部内容」[32];单军认为:「从建筑的地点性可以说,所有的建筑都是地区建筑,但它并非是『建筑的地区性』的充分必要条件」[33]。

但是笔者认为,传统民居和所在地区的关联远远超出稳定和一一对应的这样的简单关系,而是具有了某种因果关系:所在地区决定了民居的特征。当我们强调因果关系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时,地点性就不成为主要问题。

因为任何具体的物体都必然占有某个地点。而且即使考虑到建筑不能移动也不行,因为能够移动的事物,例如饮食,服装,戏剧,甚至无形的语言;而不能移动的堤坝,道路,电线杆等等不能移动的构筑物却往往无地区特色可谈。对此张彤的解释是「他们只有地点没有空间」[34]则没有什么说服力。

实际上,建筑和地区之间必然有联系(占用空间和不能离开)的这个属性不能解释建筑地区特色的问题,尤其是当我们发现现代建筑也具有地点性却很难说具有地区性的时候。只有具有某种因果关系,而不只是简单共存的关系,我们才能解释传统民居的千姿百态和地区共性。

正是这个因果关系值得讨论。因为事实证明,试图直接制造出类似的地区特色的企图多数失败了。人类总是相信把握了原因和过程,才能控制其结果。如果能把地区特色以及一系列相关的价值归结到这样的因果关系上,显然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更彻底的控制力。从而追问这个因果决定关系成为多数人选择的道路,包括笔者。

2.1.1.3 现代建筑是否仍然有地区性?

由于传统民居的特色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希望现代建筑也具有这样的地区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然而分歧出现在对现代建筑与城市的新面貌上。

近现代的中国,虽然经过几代建筑师的努力,缺依然出现大量的传统民居因其不适用而被拆毁,钢筋混凝土的方盒子迅速的遍布全球的状况。中国普遍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状况。为此无数学者痛心不已。这时候,建筑具有地区特色的现实被改变了,用以解释建筑地区特色的理论:地区性理论失效了。我们不得不面临选择:

1 认为地区性不存在,过去的地区特色是偶然或者由地区以外的因素决定。

2 地区性在历史上存在,只能用于历史建筑的研究,而现代建筑不存在地区性,也即不由地区因素决定。

3 扩大地区性的概念,把现代建筑没有地区特色的现实概括为地区性的一种合规律的表现。

显然3如果能成功更加理想。因为「科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简单的理论去描述整个宇宙。」[35]事实上从地区特色到地区性,就是一种努力。但是这样也同样是困难的,因为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巨大差异很难被合理的统一在一个理论,尤其是同一个属性中。很多学者倾向于2。然而3依然可为。因为只要古今的建筑仍然具有共同的本质,就有统一考虑的希望。

2.1.2 共性-个性基础上的地区性

一般意义上的地区性,通常是来自地区建筑的对外的形态特性,即对内的形态共性,也就是特定地区的建筑群的整体相似性。经过发展,非形态的性质,例如建筑物理性能、对气候的适应、对历史文化的呼应等都成为建筑的地区性。这个意义上的地区性,是把建筑物本身的特性当作建筑的地区性,而把各种文化、自然、技术要素当作外部的影响因素。

这个意义上的地区性,可以等同于地区特色,也是大众所理解的地区性。因为对于非专业人员,并不需要知道建筑及其特色来源是什么,以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很多因素并不和地区相关,但是只要能成为本地区的共性而与其他地区不同,形成一种地区特色,就能为大众接受。例如西安强调唐文化,这主要是因为历史上是唐朝的首都,是利用历史要素形成特色而不是地区要素。实际上唐朝疆域辽阔,很多重要城市都可以利用唐文化做主题。而江南的耕读文化则具有明显的地理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农业、气候和水网地形的影响。

纯粹意义上的地区特色并不难达到。行政指令,商业运作,尤其是现在为了旅游而发展的人为操作的地区特色越来越多。但是如果不从地区和建筑的内在因果关系入手,这种地区特色往往是肤浅的、做作的、靡费的和不能长久的。所以我们需要从地区的内在的本质的因果关系上区发掘地区性和地区特色。

2.1.3 现有地区性概念的不同定义

2.1.3.1 批判的地区主义

地区主义中最有活力的一种——批判的地区主义,作为对国际式的对抗而产生,首先产生于西方国家。目前的文献和专著来看,国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基本的重要文献并未能够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

笔者认为,批判的地区主义以其批判性和边缘性充满活力,但是目前还仍然以西方现代主义为基本语境。在中国对于批判的地区主义及其相关系列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还刚刚开始。由于中国发展的历史阶段、东西方审美文化、学科历史等多方面与西方存在巨大差异,尤其是不具备西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条件。简而言之,中国当前更迫切和主要的问题是主体要求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而不是对现代化完成时的补充。

虽然前瞻性的批判具有相当大的意义,但是由于中国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和进程很可能和西方不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可能实现这样模式的前瞻需要仔细考虑。相对的,哈桑·法赛一类的新乡土似乎更适合国情,所以如何理解和实践批判的地区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个人认为,或许中国不得不找到一条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自己的建筑道路,而解决之道,恐怕在相当远的未来。

2.1.3.2 吴良镛的「乡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方化」

1998年吴良镛提出的这句著名口号已经成为地区建筑最重要的方针之一。将地区性上升到一种基本属性,并将之归结到整体的建筑文化和时代发展,其意义就是赋予了地区性和地区建筑带动建筑主流发展的重任,为整体建筑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一种重要的可能性。作为属性的地区性,如果能够被证明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将会具有普遍的意义。

2.1.3.3 张彤的《整体地区建筑》

近年来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地区建筑的主要文献之一。他认为「地区性是建筑的本体属性之一」[36],并强调「这里所说的建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含了单体的房屋、聚落、构筑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活动。」他强调地区特性和共性之间的辨证关系,也认为「我们所界定的地区性,超越了纯粹的形式层面深入到形态背后的深层动因,即建筑/聚落的形态与所在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然后他将地区建筑的内涵分解为生态、技术、文化三个方面予以分别阐述,最后提出开放形、批判性、综合性的方针。

全文几乎设计了所有相关概念和比较著名的实例,然而明显的不足在于:

1 以场所理论和存在主义为前提,直接承认地区性的价值,并未加以证明就直接进入了三个方面的具体操作。

2 肯定地区性所举的实例除了传统民居,主要就是西方著名的一些经典实例,而不涉及中国现代国情。对中国当代是否仍存在地区性、其表现又如何以及如何解释大量建筑特色丧失和地区性是基本属性的矛盾,文中并无说明。

3 最后的结论也并无针对性,反而是任何文化任何类型都可以应用的普适原则。

对于地区性这个专门的问题,没有给出针对性的回答。总的来说虽然全面罗列的各种相关内容,却缺乏深入的剖析和实际的结论。地区性问题的根本合法性并未得到确认。

2.2 从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到建造活动的地区性

《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一文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了地区性的基本概念:[37]

地区性是与地区化相关联的概念。建筑的地区性能够存在的前提是基于:迄今为止,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建筑作为特殊的人工产品,其生产和消费具有地点性,即房屋一经建造就不能移动,形成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如果说可居住「空间」的存在,使得建筑得以区别于雕塑、绘画等艺术门类,地点性则是在以定居为主的人类文明中,建筑区别于飞机、汽车的本质特征之一。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建筑的地点性而不是从空间,具有第一性的意义,因为「空间也是从地点,而不是空无获得存在的。」

从建筑的地点性可以说,所有的建筑都是地区建筑,但它并非「建筑的地区性」的充分必要条件。笔者对建筑地区性的释义为:「广义的建筑(或称人居环境)在多层次的空间范畴中一个特定的地区和既定的历史时段内,与该地区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的某种动态、开放的契合关系,并且由于具体的条件不同,其表现的方式、复杂性以及程度也存在差异。」上述定义有下面几个要点:

1)地区性的概念具有时空维度,从空间看它具有相对于某个整体的局部性,从时间看,它是一个时段内相对稳定的现象,而不是某种瞬时或短时期内的现象。

2)地区性是以广义的人类聚居概念为前提的,换言之,它不是狭隘的建筑概念所能完全解释的现象。

3)地区性概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它同时面临对原有地区性的延续和发展,以及通过再阐释获得现时和未来意义的新地区性的双重任务。

4)地区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样性,它提供一种观念,而最后的答案都需要在具体、真实的语境中寻求,所以,任何既定的模式和框架都是与其自身命题相悖的。

5)地区性表现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因此具有其自身的适用性而不是一种普适的规律,并且具有「度」的含义。正因为此,在地区性的凸显过程中,人(如建筑师和规划师)具有主观的能动性。

2.2.1 引文中地区性概念的优点和不足:

此文对地区性的定义,关键性地引入了广义的建筑。因为如引文所述,狭义的建筑概念(即建筑物)的地区性显然与建筑之外的环境紧密相关,不可能单独存在。

该定义不足之处在于把地点的不能移动作为前提。笔者认为建筑的不能移动并非关键(例如可移动的绘画雕塑乃至诗歌文学都具有强烈的地区性)而只是一个基础因素——整个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具有的地区稳定性才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建筑因为工程庞大,与社会自然经济人文条件关系密切而非个人行为,所以其地区性尤其突出。简而言之,建筑地区性的本质,具有深刻的社会性;而社会是轻易不能离开特定的地区的。

可以商榷的是,文中定义的和该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某种契合关系,作为中心词的「关系」,指两者的关系,并不专属于建筑。同时在修辞上,关系与属性两个概念也各有所指:前者强调两者之间的互动,后者强调主体内部的特征。至少我们可以调整一下修辞,改为「地区性是指广义的建筑必然与该地区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相契合的一种属性「。另外笔者也认为,这个「契合关系」可以表达为「适应并互动的因果关系」或许更为明确。

2.2.2 地区性的本质:

根据地区性的基本常识意义,是某事物与纯粹的地区(而不是与地区内的其他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既然地区性是的关键是建筑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地区性同时与这两者密切相关。从而建筑的地区性可以分解为两步:

1 建筑与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中某些要素(也就建造相关的影响因素)的直接决定的因果关系;

2 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中某些要素与地区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个关系也符合引文作者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文明的地区性是建筑的地区性的基本前提的论断[38]。这样其实具有地区性的是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中某些要素,而建筑的地区性是间接的,通过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中某些要素起作用的。所以说建造活动是地区性的主体。建造活动的地区性是建筑地区性的主体和本质

所以,笔者认为广义的建筑,应该首先包含建筑物、建造者、建造所直接涉及的一部分自然人文社会环境因素——也就是说,广义的建筑是指主客体双方以及主客体之间关系之和的整个建造活动。这样地区性可以简单表达为:建筑活动与其所在地区必然存在某种适应并互动的因果关系(契合关系)的属性

2.2.3 以建造活动为地区性研究对象的优点:

2.2.3.1 变外部关系为内部属性:

狭义建筑的往往关注建筑物本身的属性,而视影响或者决定建筑的自然社会因素为外部条件,这种间接的关系容易造成「外部条件」被混淆、忽略。

而广义建筑关注整个建筑活动的属性,把本质相同且关系密切的「建筑的地区性」和「环境的地区性」合并为 「广义建筑」的地区性,也即「建造活动」的地区性,也就把「契合关系」的另一方「自然社会人文条件」中与建造密切相关的因素纳入其中,既使地区性成为一种内部的属性,也更符合「基本属性」这一论断。

2.2.3.2 变间接属性为直接属性:

现代建筑和地区的因果关系已经复杂到不能直接观察得到,而是要经过中间自然社会因素的推演。笔者把「建筑——环境——地区」的三级关系简化为「广义建筑——地区」的直接关系,使广义的建筑和地区之间的关系不需要经过一个外在因素(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的中介,而变成了直接的、与地区之间的「契合关系」,凸现建造活动整体与地区之间联系才是建筑地区性的本质。

2.2.3.3 相似性与相关性:

使用广义建筑的概念,方便之处还在于便于相关性的理解。地区建筑之间的共性,除了相似,还有相关。过度重视相似性容易陷入形式本位。地区性的根源是和土地的相关性,而不是差异性/相似性。建造活动的联系必然带来建筑物最终面貌的联系。同一地区内很多面貌千差万别的建筑景观,当我们了解了它们背后建造活动的本质联系以后,对其地区性很可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2.2 广义建筑地区性概念的梳理与验证

2.2.1 预设前提与地区性的基本过程

2.2.1.1建造的关系:

表面上看,不同的建造事件之间并无直接联系。然而「自从文明开始,人们即不甘心将事件看作互不相关而不可理解的。他们渴求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39]根据这些秩序,人构建了知识的模型:「我们对于物质世界的知识,只是一个抽象。我们可以构造那个世界的模型,而探索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用这些方法揭露『实在』的内在性质,但可以推断有某种东西存在,不以我们对它的思想为转移,而且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某种未知的方式,与我们模型中的各部分相当。」[40]正是人类的知识模型,使我们能看到事件之间无形的联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都是这种联系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整个人类世界被这样练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路,而且随著人类实践和思考的深入,这种关系的模型也在不断被修正。不同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构建的社会模型并不相同,事实上很多模型之间非常冲突。而且人永远无法把所有的因果关系归结为一个体系,而且人也无法把握过于复杂的关系。根据具体的目的作出相应的简化是主要办法,因此不同学者使用不同的因果关系模型非常正常.不过依据现实的情况,这些模型总体尚有共同之处。按照人的关系基本的包括血缘关系,共同劳动形成的网路,消费分配形成的网路,知识传播形成的网路等等。在历史上人类的不同群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而内部的联系也比较简单,因为从事的活动比较简单。

本文首先要举出的是基本建造模型。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开始。

人的建造活动使建筑立于大地之上。地区性研究中,我们可以预设「建筑——建造活动——地区」作为我们的基本建造关系。

2.2.1.2建造活动的因果关系中规律性和目的性共存

规律性是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果关系。例如建筑物的结构与建筑物存在的关系。

至今科学未能解释人的自由意志。「我们也没有理由断定它(因果关系)必须控制人类的意志。人类意志非常不同于因果律也许已证明为有效的那些现象。」[41]作为主动创造的建造活动总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由于掺入了自由意志,价值判断在建造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为社会活动的建造活动的地区性,因为包含了大量的目的性因素而变得难以把握。但是社会学家仍然试图在其中尤其是群体层面发现不为人类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建造活动则显然是一个由人类目的性引发的,但是受到强烈的规律性约束的事件。它同时涉及价值判断和规律性约束,这是本文探讨地区性的基本出发点。

本文力图能够用广义建筑地区性的概念同时解释传统民居和现代建筑的现象,并证明它们都具有本质同样的地区性。

2.2.2 聚落的历史演变概况及特色——地区性在不同文明形态的不同表现形式

由于不同时代各地区建筑呈现不同的面貌,所以地区性应该是一种跟随时代变迁改变表现形式的属性。

如果我们可以认为,「生态」,符合生命的经济生存的形态就是生态;有机,符合其内部生长机制的就是有机,那么从下表我们也许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农业社会中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区性的村镇聚落,其实和工业社会令人失望的城市状况,其实是本出同源,由一样的机制造成的。

在农业社会,生态自然的和农业生产紧密结合,村落的内部机制也很稳定和适合农业。工业时代产业类型变了,就造成自然生态和经济生态的背离,工业机制和生物机制的冲突,但人类的聚落(城市)依然是和主要的产业类型相适应的。本文试图以此为基础探讨两种文明都能使适用的地区性概念。当然工业社会比起人类整个历史还只是一小段,信息社会也才开始发展几十年。更长的历史范围将会表现出何种规律还不能在今天的到明确结论。而中国的特殊情况还在于长时间的超稳定的农业社会遭遇高速发展的西方世界,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在同时同地交织起来,其中的复杂性使我们很难指出到底规律在何处。

2.2.3 历史发展中建造活动的关系结构整合

构建一个建造事件的通用模型非常困难,因为建筑几乎涉及每一个社会系统,而各要素,各系统之间还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这里我们只能给出简化的概念模型。

建筑的地区性以文明的地区性为根本前提[42]。根据「建筑——建造活动——地区」的基本结构,人的建造活动是地区和建筑的中介,正是由于人的活动使建筑间接的受到地区特征的影响。建筑的地区性,必然通过人的建造活动与地区之间的关系来产生。我们可以将建造活动的要素按照通常办法分做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艺术条件分做三大类。

2.2.3.1 当代的「建筑——建造活动——地区」关系示意图(图2)

地区指得是将纯粹空间意义上的地区,根据影响范围区分为地区-周边环境-建筑用地三部分。其中只有建筑用地这部分是直接参与决定建筑结果的。也可将之视为地点性的表现。

现代建筑的宏观影响因素由社会文化基础以及经济技术基础两大部分组成,自然地理基础通过经济技术基础起作用。这三者实际上也互相有复杂的互动关系,这里忽略不计。

抽出来纳入建造活动的要素有:经济技术中抽出为材料和施工两系,社会文化中抽出设计一系。

业主直接干涉最后的建筑,行政管理则干涉全部其他要素,故单列。

2.2.3.2 农业文明「地建筑——建造活动——地区」关系示意图(图3)

对比现代社会,农业文明的主要不同在于:

因为农业文明主要依靠土地进行生产和再生产,所以社会文化和经济技术均通过自然地理条件起作用,从而与地区有固定对应的关系。

业主,施工设计材料供应等均由乡村组织同时担任,结构简单的多。

因此此图又可以简化为下图

2.2.3.3 简化的农业文明的「建筑——建造活动——地区」关系示意图(图4)

它适用于传统民居的建造机制。也就是自然地理,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三大要素共同决定了建筑的特征。同时自然地理——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也具有一个自下而上的决定关系。农业社会的模式由于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很容易直接将建筑的地区性归结到地区本身的特征。这种简单的模式在工业社会显然不适用了。

2.2.4 通用的地区性概念模式

人类社会内在的关系非常复杂,每种模式的提出都有其适用的方面。本文赞同单军强调的地区性以文明的地区性为基础,试图整合建立统一的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建造活动——地区」结构。

2.2.4.1 农业社会的直观的「地区性-地区特色」的紧密结合,一方面来源于各因素源同时源于地区的自然地理特性,彼此相似;另一方面因为整体发达程

度不高,「自然地理——技术经济——社会文化」这一系列因素相互独立性均较低,存在系列依存关系,故特征叠加后更加明显和统一。(图5)

2.2.4.2 工业社会的关键变化在于经济生产脱离了原来的农业自然地理分布,但这并不代表失去了地区性,而是以不同的因果关系与地区相关。(图6)

材料依赖能源和矿藏,这些资源的分布都具有强烈的地区性,但是不依据农业社会的地形分布。生产和消费具有网路性,强烈的依赖交通物流以及消费市场——此两者的分布显然也具有新的地区性,并且和生产销售成本精确的联系。知识和文化的积累高速增长,而相关的学术教育机构更加的集中到少数大城市而不是遍布各地,这也是一种新的地区依赖。政治上,民族国家的形态比农业社会更强大,更加强调行政区内部的同一性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些现代因素并未脱离对土地的依靠,而是更加关注利用土地,但是各要素依据土地的分布模式不但与过去不同,而且相互之间的独立性更大。

社会文化的经过发展逐渐更加的独立,不再和土地紧密相连,而是和工业以及文化自身的既有成果想关。

2.2.4.3 后工业社会的文化则连与工业的关系也在弱化,自身成为主要产业,独立性更强。也许只有精神产品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产品时,文明才开始真正的不依赖大地,成为一个质变,有可能真正的超越地区性。

2.2.4.4 总之,农业社会的特征引发了地区性的认识,但其简单的模式不能涵盖现代社会的新的更复杂的模式。考虑到理论要尽可能的保持统一,而用现代模式整合历史模式,将历史模式视为现代模式的一个特殊版本,这是比较合理和方便的办法。地区性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建造活动的不同要素和土地的关系,以及与要素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建筑的地区性仍然存在,但是建筑和地区的因果关系已经复杂到不能直接观察得到,而建造活动的各要素则和地区的关系依然紧密。

模式图的基本含义,表达的是地区性的根源是建造要素的地区性,也就是各建造要素大地的因果关系。而其表现,则表现为各要素根据自身规律在大地上分布表现的综合叠加。

地域为单位是历史生产和文化交流自身的范围能力决定的。这个规模的生产协作决定了这个规模的文化交融。世界范围的协作依然很少。协作不等于流动。真正全球协作还远未实现。交流-协作-文化交融这个过程难以跨越。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