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画风啊角度啊镜头啊配乐啊服装啊道具啊演技啊内涵意义啊……等等,评价一部电影时,你没有专业知识,用的语言文字也没有专业辞汇,你是怎么看待好片烂片的。最好举例说明,普遍好口碑的你认为是烂片,普遍差评的你认为是好片,或者你认同普遍看法但有自己不同的说法……


作为一个玩票写影评的影迷,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电影好不好看,每个人都有心中的评价标准,你觉得好,我觉得不好,同一部电影的评分,在豆瓣有人打一星,有人打五星,各自有各自的理由,很正常。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是个人的标准,至于这个标准尺度,是你个人的问题。比如说近期的《煎饼侠》,陷入到两种矛盾的评价状态。有人说只要把我逗乐了,就是好电影。有的人说,段子太老,没把我逗笑,所以不是好电影。中国网民的坏毛病是我不但要捍卫我的发言权和言论,还不许别人的言论跟我不一样。所以为一部电影撕逼这种现象太多了,知乎和豆瓣电影评论下尽是这样的。

接下来,说说影评,这个东西其实本来就是专业化的东西。有条件的同学搜一下电影电视编导专业的论文,或者去图书馆翻一翻电影的期刊杂志,里面好多学术论文也是一篇影评而已,只不过人家的角度非常专业化,分析的非常透彻。好的影评会让你对这部电影理解更加深刻,我还记得我上大学时,在图书馆经常翻看《看电影》和《电影世界》,有一次出《霸王别姬》的专题中的一篇文章,大概十多页的评述,深入浅出,把这部电影分析的非常透彻,我看完这篇文章几乎落泪,好像重新看了一遍电影一样。大概就像是侯孝贤曾经说过的,什么才是一部好的电影?对于一部电影,看的浅的人觉得好看,看的深的人可以看的很深。(大意是如此,原文我忘记从哪里看到的,请知道的知友补充)好的影评,可以帮你看的很深。

现在这个互联网环境下,个人可以随意发声,对一部电影,可以做出自己的评价,所以对于一部电影,有多少人去看,就有多少种评价的标准。一般影迷,都可以写出140字的电影评价,觉得特效好不好,演员好不好,故事好不好,这样的评价标准。而专业的影评人,可以讲出特效到底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演员的演技好不好,哪段表演最好等等这样专业的评述。影评人说的不一定全对,你也可以质疑他的专业性,但归根结底,评价一个电影的好坏,尺度还在你自己身上。 你的评价会影响电影票房吗?多少会有影响,有的人看电影之前会查查豆瓣网,时光网的评分,看看短评或不剧透的长评,再去选择看哪一部电影,所以普通影迷的评分就至关重要,当然也会有水军恶意刷高分或低分。也有很多人看电影就凭个人喜好,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不看别人的评价。 你的评价会影响编剧,演员和导演吗?也许会,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好莱坞有影评人,能让整个好莱坞编剧和导演都活在他的打字机阴影下(打字机阴影,说明是70 80年代的影评人?大概是吧)一篇高质量影评,会影响编剧,演员和导演的下一次创作。这本来是好事,不过我国的部分导演并不是这么想的,比如《汽车人总动员》,导演卓建荣似乎并不在乎豆瓣上集体刷一星差评,所以无论你怎么恶评,他都始终如一。

作为一个毫无专业眼光的影迷,我仍然可以评价一部电影的好与烂。只要我不是靠影评谋生,我有权对一部电影大放厥词,用于茶余饭后,酒后吹牛等各种场合,这是一个影迷的权利和自由。至于专业与否,那是交给专业人士去做的。


举重若轻。
一般网上宣传比较火的我都没怎么及时看,都是等到降温了再去看看评分落到哪了,这时应该比较客观了吧!我的方法很简单,一,要么还想看第二遍,比如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电影,《金氏漂流记》《死亡诗社》《辩护人》等等等等;二,要么因为震撼不敢看第二遍,比如《熔炉》《素媛》等等等等。作为一个非常业余的影迷,我的这种方法也是依据个人口味,没必要因为觉得某部大众称赞的电影不好而沮丧,觉得自己与人格格不入,其实这多半与自己的喜好有关,即使对道具光线特效这些知识了解得非常好了 从技术层面上讲这部电影完全高分,但如果依然无法从影片中体验到乐趣和享受,这部电影对你来说也不见得是部好电影。
相信我,认认真真看2年电影,不停看书,傻瓜也会变成半专业

让专业的归专业,只要不以说服其他人为目的,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是自己喜不喜欢。

「好」这个概念下,是可以有很多种含义的,因为电影是个综合艺术,奥斯卡也不是只评最佳影片。

那么,具体到每个人的「好电影」,是和每个人希望在电影中看到的、也就是偏好(有人重故事、有人重画面),以及他/她能欣赏一部电影的多少有关的。那为什么我不专业我也敢说xx 、xx是烂片呢?因为电影这个艺术综合体,有我能够欣赏的部分啊,最浅层的故事的层面我是看得懂的吧?我能够对一部电影的情节、人物合不合情理做出自己的判断吧?再比如,现在很多商业片是卖特效的,你对这方面有了解的话,如果流水线剧情渣特效还敢叫大片那只能喷你没商量了嘛。

具体到我自己,我看电影主要是看和导演对不对得上,导演想表达的、他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和他表达出来的效果,是我的三个基本评判标准,所以连故事都讲不溜的直接pass(当然不排除是我自己阅历有限没看懂)。

能把故事讲得有美感的,就是我心中的好片了。「美感」吧,说起来就见仁见智了,跟镜头运用有关,也跟演员的表演有关。这方面我不专业就没打算说服别人,总之,一部电影,男/女主角的某个动作或是某一瞥当时惊艳了你,以后想起这部电影就想起这一幕,肯定是「美感」了。

最后是题主要的例子。在下普通观众不求逼格,但cult片也看得下,结论是,我的好片、烂片名单也蛮「普遍口碑」的,区别只是「好」的程度(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我偏爱的程度(比如上世纪40年代、6、70年代的片子),和「烂」的程度(比如致青春)。

答得或许没有正中题主想问的,也有点杂,还可以展开的,爪机敲字不易,就酱。
「电影是以余味定输赢」—彭浩翔
看的时候不走神,看完之后能若有所思,想再看一遍,而且第二遍能比第一遍有新的体会


能够回味的,打动自己的,我觉得就挺好的
好电影总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人物的感情真实充沛,比如故事引人入胜,比如音乐优美动听。至于和别人有分歧的电影,自己怎么认为的就怎么说好了,只要自己爽就好,毕竟这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