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大概平安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看到黄淑芬事件网上波涛汹涌的负面评论,一定愤愤不平大喊冤枉。她们肯定觉得平安这是躺枪了。

她们会觉得首先黄淑芬交通肇事赖账逃避赔偿完全是孤立事件,只是其正好是平安保险公司代理人。

第二、黄淑芬对法院判决长期拒不执行也是其个人行为,平安保险公司与黄淑芬只是保险业务代理人关系,没有权利干涉其个人行为。

第三、黄淑芬不是保险公司正式员工,被贴上平安高管的标签更是网路炒作,让平安躺枪。

第四、平安这么大的公司这么多人的团队偶然出了一个老赖黄淑芬不能因此否认平安公司。也许平安保险公司也是这么认为,或者平安保险公司根本也没把这事当成什么事。

但是,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吗?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黄淑芬接受平安公司多年培训,大概业务非常精熟了,老赖堪比教科书。不愧是保险精英,对赖账的各种风险和收益都已提前算清。千方百计逃避责任,唯利是图的嘴脸淋漓尽致。

没有一点羞愧知心,公然叫嚣赖账,才引起网上轩然大波。

保险公司销售的是保险合同,保险合同最大的要义是责任和义务,而诚信是根本的原则。丧失了根本,天天开会学习那些技巧话术业务在精纯也是枉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平安如果一直以为自己是躺著中枪委屈冤枉,黄淑芬事件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也许就大厦将倾之日不远了。


说实话,和平安真没多大关系。

第一,黄淑芬不是平安的员工,只是平安保险代理人,更不是网上所说的什么高管,连个屁管都不是,只是个代理人。代理人在平安是没有职权的,只有业务和拉人的许可权,而且没有社保,五险一金各种各样的福利,有的只是业务提成。黄淑芬的行为更是她的个人行为,平安公司更无法干涉。因为不是内部员工啊。只是个代理人。

第二,车祸买的保险也不是平安车险。其实平安车险和平安寿险业务是分开的。黄淑芬只是平安寿险的代理人,而且平安车险比其它保险公司要稍微贵点,还有就是买车的时候,都是4s店强制哪家保险公司的,所以,人保车险赔了就好,和平安又有啥关系。

只是网路一篇文章,就把黄淑芬定位为平安高管,说出去让人笑话。一个在平安连五险一金都享受不到的人叫平安高管?

只能说,新闻标题误导了很多人。保险代理人,只是保险公司的外部业务员,没有利用价值就一脚踢开。没有底薪,没有社保,什么保障都没有。


首先,我女朋友就在平安搞销售,做的电销的,目前打算辞职了,待的太累了。

我去过几次平安的大楼,里面全是各种宣传条幅,各种鸡汤文,墙上贴的全是某部门某某人月销售保险几十万的励志海报。搞得很浮夸,完全就是向钱看齐,就像进传销公司一样。我女朋友才进去两三个月,就天天跟我说要保险很挣钱,干两三年就能月入好几万,一年几十万,每天发疯一样的工作,就像被洗脑一样,生活搞得一团糟。还好现在清醒一点了。

平安招人的时候说的是朝九晚六,但是实际上团队要求每天早上8点就得到,晚上10点都可能还在开会,学习话术,连周末都有安排。白天打电话销售,规定必须加几十个微信好友,并且晚上回去还得把每个客户的详细信息上传到公司系统,忙完都11点了。感觉就是在剥削廉价劳动力。

其实绝大多数人买了保险根本用不到,不然一年几百亿的收入是怎么来的。千万别想著靠买保险挣钱保平安,除非你钱多或者真的很可能生病。平安天天都在培训话术,他们说的话真的不能信太多。逢年过节还给你送礼,你不想想他们送礼的钱是从哪来的,你交一万他们能提成2000以上,各级主管还再提一点。

还有一点是,对于那些保险销售来说,她们觉得我们就应该买保险,保险是为社会做贡献,不买保险,你以后出事了就等著瞧吧。所以根本没办法和她们讲道理,她们觉得人人都买保险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完全不考虑大家真的需不需要。

所以,在这样一种氛围的公司,大部分人都是利欲熏心的,别指望他们能搞出什么造福社会的事情来。


我卖了两份平安人保寿险,一份是我爰人的,一份是我女儿的都是从一个银行卡代扣,过了六年保险公司打电话给我说我一份保险到期了没有续交,我到南京人保寿险去查了并交了钱要求他们给我一个清单,为什么一份扣了一份没扣,另一方面我这么多年卡里一直有钱也没有出过一次险,他们工作人员说十五天给我回付,到了十五天去问说原来业务员不干了具体情况不清楚等公司调查。现在都三年了也没回付,更不了解我的保险情况。


平安躺枪一点也不怨有三点可以证明:第一这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平安公司连个屁都没放;第二自己公司的员工也好代理人也罢,不在本公司买保险,要不是公司信誉,要不是理赔要不是公司得不到员工的人认可,一个连公司员工都不认可的公司能不躺枪;第三平安是国际上知名的大公司,是怎么大言不惭的在国际上谈社会责任的呢?


在这件事情上,老张觉得平安躺枪是有点冤。说起来我们公司对此事没有不闻不问呀,督促函不是也发了吗,只是在事情发酵后迟了点而已;我们平时对员工的素质教育和培养从来也没放松呀,只是该员工执迷不悟难教化而已;开始有人说这老赖是我们公司的高管更是无稽之谈呀,她只不过是我们聘用的一位临时工而已……说起来我们平安有一万条理由能脱干系,可偏偏吃瓜群众不买账呀??


保险公司躺枪一点也不怨,苍蝇不叮没缝的蛋,纵观保险产业从来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没有承担什么社会责任。现在保险市场还规范些,过去保险骗子多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让你买保险时你是祖宗,需要保险时它跑的比谁都快,所以黄老赖事件人们只是用它做引子,翻保险行业的旧账,这也充分证明了那句话,江湖混欠账,早晚是要还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平安公司确实是躺枪,员工发生交通事故成了被告,法院判决后拒不还款成了老赖,理论上来说和公司没有一分钱的关系。更何况黄连员工都不是,只是平安的保险代理人。

但虽然是躺枪,平安公司其实不冤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保险行业是一个自律要求很严格的行业,须知保险公司和银行、证券公司一样需要有单独的监管机构监管的,这就意味著对保险从业人员的道德标准要比普通行业要高的多,别说被法院执行局拉进黑名单,就算信用记录有不良可能都不能进这个行业。一个老赖都能成为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这说明保险公司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得烂到什么地步啊,这种保险公司的产品谁敢买啊?买了能有保障么?

对平安公司来说,收到法院的协执通知的第一时间就该和黄结算所有代理费用,将代理费用移交法院执行局,通知和黄解除代理关系,而不是拖拖拉拉拖到整件事被网路发酵。

所以,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你躺枪也是活该被躺。


平安公司不冤,因为他们对下面的业务员根本就没有约束力,就拿车险定损来说,车出了险定损员必须指定车主到他指定的修理厂修车。你要是不去指定修理厂修车,他就给车主在定损,培款方面,卡你让车主多钱,多跑路,根本都不为车主想,他拿不到回扣,他就反过来整车主。这样的保险公司会冤吗?


一个人在一家公司从一线业务员成长成高管,没有学到怎么去诚信为人却学到了各种无赖嘴脸,难道这个公司会没问题,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保险公司是高培训行业,几乎每天开会培训,长期的培训教育出这样的员工,本身说明保险公司在培训的过程就是培训尔虞我诈的过程,培训怎么骗人的过程!平安现在出事了好像事不管己,装出一副大公司的样,其实他们的业务本身就只看利益,没有为客户本身考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