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香港把握机会胜台湾股市

香港把握机会, 如今香港的股市的总市值已比台湾大3-4倍。(资料图片)



在九十年代香港股市并不如台湾蓬勃,当时内地部署要让国企到外地上市,香港要争取国企来港上市,香港的证券界人士都认为无法与台湾相比。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梁振英接受《巴士的报》专访时说,全凭香港过去20多年能把握机遇,没有虚渡光阴。未来应思考香港能为国家做甚么,再令香港经济进一步发展。

中国证券博物馆去年底揭幕,细诉内地的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历程,参观者发现当年一份关于内地公司到其他地方上市的重要讨论文件—《海峡两岸和香港证券交易与管理研讨会》的详细记录,原来是由梁振英提供。

梁振英出席中国证券博物馆开幕礼。(网上图片)

92年这个《海峡两岸和香港证券交易与管理研讨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个研讨会深入讨论两岸三地股市的发展。内地的各部委、台湾及香港知名公司代表共有近270名代表参与。

梁振英92年出席海峡两岸和香港证券交易与管理研讨会。(被访者提供)

由于正本文件已捐赠中国证券博物馆,梁振英拿著复印的资料文件,引述时任国家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的讲话:「台湾证券市场无论从股市规模还是交易额来看,在『四小龙』中均名列前茅。」

时任国家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致词时的讲稿。(被访者提供)

当年参与会议的香港代表,私下倾谈时,都不看好香港股市的竞争力,梁振英说:「我们当时结论是我们不够台湾争的。我们上台演讲,我们普通话都不行,语言都搞不好,又如何与人争?这是一个时期,之后我们都好担心,争不过新加坡,因为新加坡政府出很大力去争。」

不过,27年后的今日,香港的股市的总市值已比台湾大3-4倍。梁振英解释香港股市大大超越台湾的两个关键原因:「一是因为两岸关系在92年之后,不单无发展,反而有恶化的一段时期;第二点是香港能够抢到机会,今日内地在香港上市,是占了交易额及股票只数及总市值,我们话是五成、六成、七成。」

梁振英拿著已捐赠中国证券博物馆复印的资料文件, 细说当年证券界担心不敌台湾股市。(本网记者摄)

1993年第一只到海外上市的国企青岛啤酒,选择了在香港上市,香港后来逐渐跑出。梁振英形容,台湾和新加坡都有本身的因素,但更重要是香港能够掌握机会,「台湾花了精力去搞政治,绝对有关系,岛内的政治,政党轮替……造成很大的政治纷争,无日无之为了选举,无日无之都为了将执政党拉下来」,再加上台独的思潮和运动,都影响到两岸关系。

台湾的独立思潮、政党之争, 令台湾与内地关系恶化, 错失良机。(资料图片)

梁振英说,香港能把握机会,有赖北京和各方人士的支持,壮大本身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市场,而这个经验和教训都好值得汲取,「因为改革无止境,历史也无终结,这样香港落去可以再为国家改革开放做甚么,从而令我们的经济、不单是金融市场可以进一步发展,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谋划。」

梁振英当年不单关心内地和本港股市的关系,也关心内地土地出让制度的发展。国家前总理朱镕基在他出版的书《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曾两度主动提及向梁振英问房地产改意见,当时梁振英只有30余岁。他忆述当年四出奔走向内地提出建议:「我当时可能是最年青的一个,无拍拖,也都无拖拍,当时工作无今日青年人那么忙,讲紧40年前,无电邮,回到家都要处理公事;也无手机,所以我跑得比较多,可能相对其他(香港专业人士组织)会员来说,我家庭负担、或者工作负担、时间负担没有那么多,所以我比较积极,跑内地比较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我都跑过」

上海市政府后请了6位包括他在内的顾问,分别在深圳咨询他们如何修改宪法以至出让土地。他建议,采用香港做法,要公开、公平、公正,一是拍卖,一是招标,价高者得。

他的建议受到重视,但如何执行却未有定案,于是梁振英具体提议上海派一个工作小组到港,一同草拟具有中英文版本的标书,小组派到香港,入住华润大厦的宿舍,长时间工作。到1988年3月,上海计划出售第一幅土地,并在同年下半年正式进行国际招标,最后由日本华侨投得,在上海建成由两座大厦组成的太阳广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内地城市公开卖地。

上海太阳广场是内地第一幅公开拍卖土地而建成的大厦。(网上图片)

目前内地房地产市场发展蓬勃,但只是30多年前的事,梁振英认为仍有很多地方未尽完善,有很多改革工作要继续做,包括产权登记等,所以他呼吁内地要重视香港持续作用,而香港也要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