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來自東北黑土地的藝術家,他的筆下曾畫過渤海之濱的沉船,也曾繪出青藏高原上的經幡。嚴謹的構圖,沉鬱的色彩,和作品中深沉厚重的時代關懷,一同構成了他獨一無二的創作風格。

  他,就是韓柯。

  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研修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現居北京。

  2006年工作室進駐798藝術區。

  中國美術家協會遼寧分會會員;

  中國青年美術協會遼寧分會會員;

  中國油畫學會遼寧分會會員。

   青藏高原上的經幡與渤海灣的老漁船

  韓柯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正式投身於藝術創作之中,他的早期作品以西藏系列和沉寂系列爲代表,形成了十分獨特的自我風格。色彩細膩但偏向沉鬱厚重,用寫實的手法描繪出了一幅幅莊嚴而神聖的圖景,以寄託自己對時代的思考與關懷。

  飄動的經幡

  神聖莊嚴的青藏高原上是他最早傾心一塊土壤。沉鬱的色彩顯出聖城雪域的莊嚴,而鮮豔的經幡又爲這高原增添了一抹亮色。透過韓柯的畫筆,我們似乎能聽到那遠方的風聲正獵獵作響。

  與早期關於西藏的作品相比,韓柯的沉船系列則更顯孤獨與蒼涼。創作這一系列作品時正值1997年,韓柯因爲某些緣故暫時放棄了在北京的發展,回到了家鄉的黑土地上,沉寂系列作品的創作靈感,也正是源自這個時期。

  閩江之一

  閩江之二

  閩江之三

  在回憶這段時光時,韓柯曾有言稱——

  “當時很痛苦,經常就到海邊散步,我發現海邊的很多沉船。那些曾經經歷驚濤駭浪,或是險些被深海吞噬的老漁船。在五、六十年代漁業合作和計劃經濟時代顯耀一時,後來就被無情得拋棄在海灘,任其爆曬、腐朽。只有偶爾飛來的鷗鳥棲息,給與安慰。就像我們年輕時代的光榮與夢想,歲月滄桑,煙波浩渺,無情得被擱淺了。”

  無題之一

  無題之二

  無題之三

  在創作沉寂系列時,韓柯筆下繪出了不同的老漁船,實際也借這些漁船的形象,表達了他自己。

  “每天我就面對這些老船,尋求心靈上的寧靜,我想表達它們,表達自己。我把它們唯美化。”在很多人眼裏,報廢的老船腐爛而無用。同漂泊一生的人一樣,晚景淒涼,無疾而終,而在韓柯眼中,它們的存在卻是一種美,一種夕陽下的絕唱,象徵着曾經時代的輝煌。

  風景之二

  風景之三

  風景之四

  風景之七

  大豐港

  可以說,在韓柯的早期作品中,所表現的不僅是風景,更是一種自身的心境,包含了個人的憂傷和時代的悲情。

   “天真有邪”與社會關懷

  2006年,韓柯的工作室進駐了北京798藝術區。這時的他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就是放棄了曾經的唯美寫實風格,到北京來開闢新的創作領域,就好似那隻老船上棲息的海鷗,離開了安靜的港灣,開啓了當代藝術的新的征程。

  在“天真有邪”系列中,韓柯選擇了平塗的手法和高對比度高純度的色彩進行創作,人物也第一次成爲了韓柯筆下的主角。畫面中戴着面具的男生女生像極了東北的大頭娃娃,有着木偶般僵硬的四肢,和千篇一律的曖昧表情,誰都無法看清他們的真正面目。

  《天真有邪》系列

  在這一系列作品的創作中,韓柯完成了從感性的個人主義到理性的社會關懷的轉型。通過“天真有邪”系列,他想表達的是對中國性教育的一些思考,“我們都知道形容孩子“天真無邪”,可是當今社會,青春期少男少女包括兒童,面對“性”的問題,無知且盲目,甚至偷食禁果。之後渾然不知將要爲此付出怎樣的人生代價,不能不令人痛心疾首。”

   成爲798“貓王”

  2006年,韓柯的工作室正式進駐了北京798藝術園區。自此之後,他筆下的主角又多了可愛的喵星人。

  欲言系列之一

  欲言系列之二

  欲言系列之三

  欲言系列之七

  798的貓一直是藝術園區內的寵兒,毫無意外,也成爲了韓柯筆下出鏡率極高的“小模特”。工作室進駐北京798藝術區後,韓柯也成爲了一名“貓奴”,除了在藝術區裏餵養流浪貓外,還領養了幾隻與自己作伴。在和貓星人相處的日常中,欲言系列也就自然誕生了。

  老貓枕鹹魚

  798藝術之貓王

  在韓柯看來,藝術家並不應該只知“陽春白雪”,也絕不能一味追求個人風格和商業利益。而是應對社會,對後代堅持知識分子的人文關懷,具有一種特別的責任感。

  從他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到一個藝術家的自我蛻變——從感性的創作到對社會的思考,韓柯不僅完成了自身的轉型,也帶我們領略了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一個縮影。

  “生命是有限的,誰也不可能不朽,但是這些作品可以,作品裏包含的思想可以。某一天把這些作品放在一起,清晰的面對自己這一生所走過的道路,也不枉此生了。”

  ——韓柯

  部分內容來源於《庫藝術》韓柯專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