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就说好八月郑明媛同学参加阳明校友会(2018-8-12)后,让我导览快游高雄

      八月十一日,高雄还下起雨来,真担心隔天的行程受到影响,之前可是花了时间先后跑四趟,逐一预览这些景点,期盼游程顺利无阻、时间斟酌得宜,家中两辆小捷安特不够,半夜还首次注册高雄C-bike......。

      当日一早,风和日丽,一如往常,先上了柴山一回,寻幽浴森之余,还有幸拍到了长裙竹荪。

      校友会后已是下午三点多,脑海内寿山国家自然公园的行程更显紧凑,深恐疏漏该赏的秘境。还好,没漏气,同学觉得不虚此行。当天方知她近来浸淫于古迹文物建筑,跑了大陆不少地方,还好此次游览之凤山县旧城或可稍撑场面,但事后不得不再重返旧地补照。此次有些照片前拍或后制,不是八月十二日当天的,乃为撷取最佳美景或补实文资,俾便整个导览前后呼应,一气呵成,特此说明。(2018-8-12 校友会  前后)

 

IMG_0601.JPG

虹霓(双彩虹),8月5日台湾很多地方出现此奇景,当时在旗津渡轮站欲返栈贰库

 

IMG_0602.JPG

高雄港内之渡轮,欣赏夕阳余晖(20180805)。

 

IMG_0690.JPG

长裙竹荪, 一早访柴山,常生长于夏日雨后翌日的晴朗清晨,但也不是唾手可得,拍到了,预告一天的好运道。(2018-8-12)

 

IMG_0722.JPG

 阳明校友会餐会,医七一级同学,前排右一为学弟赵致成。

 

1070812校友会 拷贝.jpg

校长郭旭崧来敬酒致意并合照。

 

185079.jpg

医七一级同学伉俪与郭校长、医学院陈震寰院长、高雄市阳明校友会杨宜璋理事长合影。

 

S__58425433.jpg

全体阳明校友大合影。

 

IMG_0812.JPG

展开1/4日的寿山国家自然公园(寿山半屏山旗后山龟山与周边凤山县旧城,英国领事馆等)导游,驱车首现凤山县旧城(左营旧城),此为南门「启文门」。

 

IMG_0790.JPG

大、小龟山,免费停车场。

 

IMG_0769.JPG

龟山园区的木栈道。30分钟可走完全程。

 

IMG_0786.JPG

道路(胜利路)过去、深入莲池潭的就是小龟山

 

IMG_0556.JPG

大龟山俯瞰莲池潭,中央为春秋阁,远处山丘为半屏山。(20180802)

 

IMG_0723.JPG

莲池潭畔巧笑倩兮,已从阳明遗传所教授退休的郑明媛同学,学号109,我110,学生时期实验的最佳partner。

 

IMG_0727.JPG

明媛与内人合影于龙虎塔

 

IMG_0757.JPG

凤山县旧城,此为东门「凤仪门」。我为凤山人,须知凤山事。台湾旧时行政区的演变:明郑:一府(承天府)、二县(天兴万年); 康熙:一府(台湾)、三县(诸罗、台湾、凤山); 雍正 : 一府(台湾)、四县(诸罗、台湾、凤山、彰化)、二厅(淡水、澎湖)。康熙22(1684)设凤山县治于「兴隆庄」(今左营),1722年筑土城,设西四门。1786年因林爽文事件城陷,迁县治另筑新城于埤头村(今凤山)称「新城」,原县城遂称「旧城」。道光5年(1825)重建旧城,翌年竣工,设四门,东门曰「凤仪」、西门「奠海」、南门「启文」、北门「拱辰」。民国74年内政部公告为一级古迹

 

IMG_0758.JPG

东门凤仪门」城墙与护城河。

 

IMG_0797.JPG

凤仪门」城墙内与城墙外栉比鳞次现代建筑之强烈对比。

 

IMG_0771.JPG

北门拱辰门」。

 

IMG_0775.JPG

IMG_0777.JPG

拱辰门」内现有部份住户,与龟山

 

IMG_0730.JPG

寿山公园中山大学侧门,来到山西侧滨海秘境,一旁有『海角咖啡』可简餐品茗歇息望海,多数人临崖赏涛。同学兴奋地录影拍照。

 

8AE7CB4F-CFE5-483A-BEDD-C04729FAAA08.jpg

96CD9569-B95E-4ADD-9099-381BEAB06B4D.jpg

惊涛拍岸,同学所拍。

 

IMG_2191.JPG

IMG_3577.JPG

此处也是拍婚纱的绝美地点。(上图20180313,下图20180522)

 

IMG_0739.JPG

盘根错节的榕树下,43年来未曾见过她如此灿烂的笑容。

 

IMG_0734.JPG

下午四、五点阳光刺眼,合照一张,准备转往旗津

 

E571E377-DCA7-4811-8D51-BEC7AEB23B9F.jpg

开车回盐埕住处,换骑自行车,同学骑车技术有待磨练喔!于栈贰库搭渡轮(一卡通悠游卡好处多多)往旗津中途。夕阳请等等,别急著西坠入梦乡呢。

 

CDD4C9DB-3C78-4150-B52B-40B35037AE82.jpg

牵著自行车穿梭于旗津熙来攘往的人群、闻著香气扑鼻的沿街美食、踩著自行车徜徉海滩旁小径、吹拂习习海风,不久即穿过『星光隧道』、终来到欣赏夕阳的旗后山下。

 

img3A.jpg

 

 

 

 

 

 

 

 

 

 

 

一旁有个介绍马雅各医师的纪念碑照片翻拍自网路http://www.laijohn.com/archives/pm/Maxwell,JL/memorial/tablet/takao/2012.htm,有「台湾宣教之父」美誉的马雅各于1865年5月由厦门首登打狗港,登陆点就在纪念碑附近。另一为大家熟知的马偕医师则于1872年3月登陆沪尾淡水)。 

 

IMG_0741.JPG

金武扇仙人掌,盛花于沙滩边、自行车道旁。

 

IMG_0591.JPG

旗后山,与山麓下自行车道。(20180805)

 

IMG_0596.JPG

走进防波堤,回望旗后山凸向海洋的海岬。(20170805)

 

IMG_0740.JPG

今日浪大,防波堤禁入,痴等一旁赏落日。
 

IMG_0751.JPG

没入地平线的最后一刻,夕阳轮廓依然清晰(夕阳一旁为防波堤灯杆),一抹残红落霞欢喜相随。小船入港,大船出港。回到栈贰库,别忘来此吃碗特制爱玉冰,消褥暑,沁心凉。

 

IMG_0823.JPG\

晚餐在大远百享用『天仁吃茶趣』较清淡的美食,之后往寿山情人观景台』欣赏夜景。

 

IMG_0816.JPG

情人观景台后方为『忠烈祠』,我跟明媛提起白天此处是日本观光客必访的景点,她瞄到这类似石灯笼的灯座,对古迹有涵养的她,马上联想到此一忠烈祠前身必是日本之『神社』,返家一查,果然是日治时期『高雄神社』所改建。此为仿造的石灯笼,应是近期才建造的,不久前,灯光还非此一造型。以前没对忠烈祠感趣的我,顿时起心动念、兴致盎然,想一窥究竟。

 

IMG_0918.JPG

IMG_0920.JPG

高雄神社』时期原『大鸟居』就屹立于此而今硕果仅存(原本神社殿内外还有较小的三座鸟居,现已不存),经过改建后称忠烈祠『山门』,除漆成红色,『』写上对联,顶端『笠木』也被加上中国式绿瓦。

 

IMG_0907.JPG

IMG_0915.JPG

经过『山门』续行,忠烈祠下方马路转角,遗留一对八面锥体石灯笼,建于昭和十六年(1941年),柱石上刻有“大东亚战争完遂祈愿”字样,石灯笼上方原有的『宝顶』、『幢顶』、『灯室』(日文汉字分别为『宝珠』、『』、『火袋』)已遭移除,改成四角鼎状的建物,并镶刻上梅花与国民党党徽

 

IMG_0835.JPG

忠烈祠石阶下尚保存神社原有之一对『唐狮子』。忠烈祠牌坊处,原「高雄神社」立有第一鸟居

 

IMG_0830.JPG

右侧之『唐狮子』张嘴,公的,下方石座刻“旌忠”二字(民国48年,当时高雄市长陈武璋落款)。

 

IMG_0832.JPG

左侧之『唐狮子』闭嘴,母的,下方石座刻“扬烈”二字。

 

IMG_0872.JPG

今「忠烈祠」正殿。

 

IMG_0929.JPG

由正殿大门向外望,走道即为日治时期神社之『参道』

 

IMG_0854.JPG

忠烈祠前园区『高雄神社』遗留之电线杆。

 

IMG_0852.JPG

IMG_0873.JPG

园区内,还有一对中型的石灯笼,可辨的刻字为“高雄市  国民学校 实业补习学校 职员生徒儿童一同”,其余字迹已被涂销不可辨,年代不可考。上方也被冠上四角鼎状石物,梅花、党徽存焉。其余白色小型石灯笼状灯座,为仿制应于近期才装设的。

 

IMG_0858.JPG

石灯笼残留『灯室』部份,竟弃置忠烈祠旁当椅座,令人浩叹。

 

IMG_0869.JPG

遭弃置石灯笼之『宝顶』与『幢顶』。

 

IMG_0885.JPG

好好吃的果酱最令我赞佩的就是同学送我她亲做的果酱,而她拿手的异国厨艺,也让稍会料理的内人啧啧称奇。除了教导如何果酱真空防腐,已约好下回厨房就让她好好发挥呢。她说平常做实验不见得有结果,但只需把孜孜矻矻的实验精神拿来做果酱或料理,至少会有吃得到之收获,多么切合实际的哲理啊!谢谢她!

 

 

 

 

 

 

 

 

 

 

 

 

 

 

 

 

 

 

 

 

 

 

 

 

 

 

 

 

 

 

 

 

 

       

相关文章